原料紧缺,开工率迫降,冬小麦肥市受到多重考验
时至6月下旬,随着夏季肥收尾,一年一度的重头戏——冬小麦肥的帷幕就要开启了。据笔者观察,今年冬小麦的形势与往年有极大的不同。外部环境来看,开春东北三省的疫情影响了春耕物流;俄乌冲突、通货膨胀、环保等因素,使化肥原料硫磺、磷矿石、合成氨等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氯化铵、钾肥、硫磺和磷矿价高且一货难求。目前氮、磷、钾三种肥料的价格依旧热度不减,上游磷铵厂家和下游复合肥企业压力倍增。面对这样的行情,却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原料紧缺影响冬小麦肥市
面对上半年上涨的行情,如何顺利进入冬小麦秋销环节,保障冬小麦用肥需求,维护粮食安全,给化肥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终端销售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笔者就当下的磷复肥行情发展,做一个浅析:
首先是磷铵企业面临磷矿粉库存水平不足的难题。据了解,大部分磷铵企业的磷矿粉库存告急,个别企业因为没有开采权,储备的磷矿粉仅够20天左右的生产。即便是有可开采的磷矿,由于生产地与矿区不在一个省,难以运输回来形成磷铵产量。磷石膏配额的限制,也是今年磷铵产能难以释放的一个因素。高品位的磷矿被新能源行业挤占了份额,新能源的高利润介入对传统的磷铵企业就是掠夺性的、降维式打击,预计今后55%磷酸一铵更是一货难求。
鉴于磷矿产地的限采政策,使部分磷铵企业可能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对此,磷矿主产区出台了新的政策:除开磷外,各矿山企业的磷矿粉30%用于保障域内企业自用,50%用在政府平台对外招标,20%由矿山自主销售。这就相当于70%的磷矿份额会外销,也会缓解当下磷铵企业紧张的矿粉供应形势。既然是拍卖,价高者得,虽然会缓解矿粉的供应紧张形势,随之而来的就是硫磺需求恢复,但价格方面预计会进一步走高。
其次是硫磺港存量不足。目前港口库存量在100万吨左右,而往年同期的硫磺库存一般不低于200万吨。前期硫磺的价格是4100元/吨,现在价格有所回落,约3900元/吨左右。硫磺降价的主要原因不是供应量的增加,而是磷铵企业被迫降低开工率形成的,同样合成氨的价格也随之回落,这将对冬小麦肥市供应量产生影响,局部形成短缺。
复合肥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当前复合肥厂家在做夏肥的扫尾工作,面对高昂的氮磷钾价格,企业压力较大:
首先是资金压力。原料价格上涨,使复合肥企业生产成本增长了50%以上。复合肥企业会在6—7月进行冬小麦秋销的预热,这也是秋销的资金的一个来源,但今年的原材料行情,难以预计后市行情发展,终端销售商打款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会延迟付款或观望。毕竟离冬小麦施肥还有3个月的时间,不少终端商对如此遥远的行情,心存疑虑,如农民的种地成本过高会不会影响到化肥投入等原因,使得复合肥预收款面临很大的困难。
另外,终端市场的观望情绪,也会影响到复合肥企业的生产计划,库存会被迫压低。据了解,受疫情和价格的影响,当前东北的磷铵库存水平已经到了历史低位。按照惯例,东北地区磷铵备货是9月份以后,与冬小麦区的采购时间相互衔接,不会冲突。但面临疫情的不确定性,今年东北的磷铵采购极有可能提前到8月份,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的磷铵使用高峰期叠加,进一步推高磷铵的采购难度。
综上,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冲突等因素,国家粮食安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农资企业举步维艰,希望国家政策能对农资行业有所倾斜。建议肥料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筹措资金,适度保持原材料的库存水平,顺利地保障秋收秋种。(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