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大型假肥厂被打掉!

作者:农视网《聚焦三农》 2022/4/18 10:51:57
近日,贵州省独山县朵罗村的村民反映,他们买了一种叫做复合氮肥的化肥,是别人送上门的,而且是买二送一。听起来是复合肥,实际上却没有磷和钾元素。贵州省独山县朵罗村村民黎玉智介绍:“我买了二十包,他送了十包,二十包花费一共是2600元。”有问题的复合氮肥原来,2022年2月23日,朵罗村的100多户村民在村民小组组长的召集下,集体来到县城的一家酒店里购买化肥,当时现场还有自称“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的工
近日,贵州省独山县朵罗村的村民反映,他们买了一种叫做复合氮肥的化肥,是别人送上门的,而且是买二送一。听起来是复合肥,实际上却没有磷和钾元素。

贵州省独山县朵罗村村民黎玉智介绍:“我买了二十包,他送了十包,二十包花费一共是2600元。”
图片

有问题的复合氮肥

原来,2022年2月23日,朵罗村的100多户村民在村民小组组长的召集下,集体来到县城的一家酒店里购买化肥,当时现场还有自称“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专门讲解。
肥效高、买二送一、有买就有送……这一连串承诺实在让人心动。因此,即使在现场根本没见到肥料的情况下,朵罗村的100多户村民也痛快地掏了腰包,购买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的肥料,每户最少10袋,大部分村民都买20袋。而且,经销商还给大家都发了金卡社员证,承诺来年买化肥的时候还可以优惠。

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声称,是政府让他们来独山县开一个化肥厂,而且政府帮他们建厂房,买两包送一包,是为了表达对独山县人民的感谢。

附近百泉湖村村民史大爷也表示,他们村不少人家的化肥,也是由村民小组组长召集去县城参加会议后购买的,同样出自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
据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秦松介绍,目前国内没有一种叫做复合氮肥的化肥,国内目前也没有复合氮肥的相关标准或者规范,所以这些化肥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独山县,记者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些“不放心”化肥的储存仓库,仓库里的化肥足有上百吨,经常会有一些车辆出没其中,拉出化肥去四里八乡叫卖。

在村里叫卖肥料的不仅仅在独山县的周边出现,记者在镇远县调查时,一位化肥企业的业务员就给记者提供了一位村民在家门口买到仿冒化肥的事情。


揭开问题化肥的真相

不论是独山县朵罗村村民购买的复合氮肥、百泉湖村黄大爷家购买的便宜肥,还是镇远县的村民购买到的仿冒化肥,这些让农民朋友“不放心”的肥料,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记者对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的几袋化肥采样完之后,再次对其它化肥进行采样。采样完成之后,记者把样品送到了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进行检测。

3月28日,检测结果显示,采样出自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的1号样品,铵态氮含量只有20%。其它样本氮的含量均为0,既不是包装袋上标注的含量,更不是经销商口中含氮量为45%的肥料。
出自贵州赤化化肥业有限公司的赤化牌2号样品,检测结果只有铵态氮是19.7%,其它的氮含量均为0,并不像包装上标注的铵态氮大于等于20%,氮含量大于等于20%,也不是经销商解释的含氮量为40%的肥料。
图片

7号样品来自于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尿素的包装标识含量是47.1%,实际检测结果只有20.8%百分之二十几,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真假“赤天化”

为了能尽快打击假劣化肥,记者把这些线索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假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更是提级办理、重拳出击、依法查处。
4月2日,独山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解决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当天,就开始对农民购买的劣质化肥进行紧急召回。
图片
图片
“津北”两个字不翼而飞
贵州津北肥业有限公司这家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的企业,也进入了政府部门的查办视线。这家企业的经营者又是谁呢?
据了解,贵阳津北肥业有限公司在2021年12月份成立,年产量预计10万吨。贵州安顺人王银浩是企业负责人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是“赤天化肥业”和“赤化化肥业”的负责人。而巧合的是,贵州省最大的氮肥生产企业,名字也有“赤天化”,叫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其实,赤天化集团曾将王银浩等人告上过法庭。
2019年开始,经过了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和一审二审,终于在2020年12月,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决,明确判决贵州赤化化肥业对赤天化集团的仿冒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并且提出了赔偿的判决。
尽管有了法院的判决,但是作为这几家企业负责人的王银浩,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仿冒劣质化肥的宣传和销售。
2021年4月份,“贵州赤天化集团”将“贵州赤天化肥业”告到了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裁决确认争议的“贵州赤天化肥业有限公司”为不适宜的企业名称,应予以纠正,并责令被申请人自接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
裁决决定内容可以看出,自这份决定书执行之日起,贵州赤天化肥业有限公司将不再允许用该中文名字。
但是,王银浩以上诉为由,一直使用“贵州赤天化肥业有限公司”的名称销售化肥。农民朋友以为是同一个“赤天化”,谁能料到其中一家是“挂羊头卖狗肉”?
从“赤化化肥业”到“赤天化肥业”再到“津北肥业”,他们换汤不换药,一直做的是坑农害农的问题化肥。
现在,随着这起案件的揭露,贵州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重拳出击,力求除假务尽。
文章来源:综合农视网《聚焦三农》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