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634斤!这个小麦新品种火了!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郭英民 2022/6/9 11:36:32
参加过很多次小麦测产观摩活动,这一次是最科学最专业,也是最精准的。当然了,测产的结果也是相当令人振奋。 6月8日上午10点20分,对于新乡县七里营镇七一村小麦种植户马有江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的时刻。省、市两级专家联合宣布:马有江种植的国审小麦新品种“科林618”的小麦亩产达到1634斤!再看马有江的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其实,对这个测产结果感到最高兴的可不仅仅只是马有江,还有被

参加过很多次小麦测产观摩活动,这一次是最科学最专业,也是最精准的。当然了,测产的结果也是相当令人振奋。

 

68日上午1020分,对于新乡县七里营镇七一村小麦种植户马有江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的时刻。



省、市两级专家联合宣布:马有江种植的国审小麦新品种“科林618”的小麦亩产达到1634斤!再看马有江的脸上,瞬间乐开了花。

 

其实,对这个测产结果感到最高兴的可不仅仅只是马有江,还有被一直“拒绝”在整个测产过程之外,只能远远旁观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新乡基地副主任,新乡市新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松科。“我预估的是能达到1500斤以上,没想到轻松突破了1600斤,整个过程大家都看到了,这是我们整个基地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审‘618’的实力展现!”


3.jpg

 

是的,我们见证了整个测产过程。

 

从早上9点开始,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一台大型铲土机就在马有江120亩的小麦现玚待命。910分,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王晨阳,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二级推广研究员郑义专程从郑州赶往测产现场。与此同时,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的两位研究员李璐、张东升老师也在等待。


 

四位专家汇合后,马上用长尺随机四边量取了3.68亩待测产田,收割机一阵轰鸣后,测产田小麦被收的干干净净。基地工作人员早就准备好了四个吨包,收割机把粮食倒进吨包以后,测产正式开始。


8.jpg

 

铲土机一次吊起一个吨包测重,四次结果相加,测产总量结果出炉:水分进行测验,结果是籽粒鲜重3022.00 kg,去除杂质后净重3006.73 kg,平均含水量10.63%,折合亩产817.0 kg

 

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整个测产过程一气呵成!尽管田间阳光暴晒,但现场的每一个人对这个结果都感到很震憾!


 

在李松科看来,“科林618”能有这样优秀的表现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科林618”这个新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市新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并育种的。它的品种来源是新05-8/04中38//百农AK58。

 

  它的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27.9天,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窄长,叶色绿,分蘖力强。株高73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42.4万穗,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5.5克。抗病性鉴定:高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中感条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叶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24克/升、845克/升,蛋白质含量12.6%、13.6%,湿面筋含量27.4%、33.4%,稳定时间3.1分钟、2.0分钟,吸水率60%、62%。

 

  它的产量表现:2018―2019年度参加河南泽熙农作物联合体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7%;2019―202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1.3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7%;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6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5.1%。

 

  它的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6万―22万。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防治蚜虫、锈病、和赤霉病。

 

  相关专业部门给出的初审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可能会有朋友会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有必要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8月,是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系和农药系为基础,首批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五个直属专业研究所之一,时有在职职工116人,设有植物病害、农业虫害和农药等三个研究室,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型科学研究机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2019连续八年科研院所评估中,植保所位居人均实力第一。

 

据了解,研究所设有植物病害、农业昆虫、农药、生物防治、植保生物技术、生物入侵、杂草鼠害与草地植保7个研究室,全面涵盖了当今植物保护学科的内容,形成了植物病害、植物虫害、杂草鼠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安全和植保生物技术等7个院级重点学科领域,建成了完整的现代植物保护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领域涵盖2-4个研究方向。

 

目前,植保所主持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课题)242项, 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课题16项;“973”计划课题 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5项;“948”计划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6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1人。

 

近年来,研究所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5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奖3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奖8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26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和获新品种保护6个,获得农药登记证32个,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