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涨太多,物流不给力,今年农服怎么干?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2/4/21 9:49:53
今年的农服不好干:首先是农资价格涨得有点吓人,部分低价打败了高价;其次是有些地方的货目前还没有送到,时节不等人,错过了果树的底肥,怕又要错过冲施的环节。大田农服本来就是以价格取胜,成本增加这么多,竞争优势在哪里?高投入、高收益的经作也受农资价格和供应影响,甚至于低价打败了高价,经作的服务商又该怎么办?物流、涨价影响明显“下不了乡,出不了货。”“物流影响大,货运不到。”“价格影响大,有些都倒挂啦。”
今年的农服不好干:首先是农资价格涨得有点吓人,部分低价打败了高价;其次是有些地方的货目前还没有送到,时节不等人,错过了果树的底肥,怕又要错过冲施的环节。

大田农服本来就是以价格取胜,成本增加这么多,竞争优势在哪里?高投入、高收益的经作也受农资价格和供应影响,甚至于低价打败了高价,经作的服务商又该怎么办?

物流、涨价影响明显

“下不了乡,出不了货。”
“物流影响大,货运不到。”
“价格影响大,有些都倒挂啦。”
“疫情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价格影响大。”
“错过了施肥最佳节点,现在也用不上了。”
“市场压力大,主要价格涨太多,中下游普遍难受。”
“东北市场情况一般,主要是疫情影响、原材料不足和涨价等因素。”
“我们出手早,物流没大影响。价格影响非常大,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也只能多收农民的钱。”
……  ……
一圈电话打过,笔者心中阴影更甚:市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
首先是物流不畅(特别是北方),时节不等人,货送不到一切白搭。
好在政府先后出台政策,保障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相信农资物流的畅通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就是价格,抓不住机会点很郁闷。
对于经销商而言,今年又踩了基本不冬储的习惯的坑,春季一波行情错过,步步错过,越往后越难操作。
大多经销商都是一面上游拿货,一面往下走货,基本上不囤货。随拉随卖,这批卖完,发现价格又涨了。
有着前面的价格做对照组,新价格越看越“面目可憎”。
很多企业都在提示,保持合理利润,看清市场走势,不要犹豫。
只看现象,不看趋势,自然抓不住什么机会。有企业营销人员表示,当前的价格基本上市场不会接受,只有下一次涨价时,这一次的价格才能被接受。
经销商觉得企业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有足够的资金和胆识,哪里有那么多假如?
其实,企业也很无奈,原料走势太猛,成本高企,厂家也没有“余粮”,为了保供还得硬着头皮生产。
令厂商头疼的是一批低价劣质产品的涌入,在价格面前,或许说什么都没用,前提是这个产品真的能有效。若因此带来更大的损失,可能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同步公布的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双双跌落至荣枯线以下。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跌落到了“-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下跌6%,增速较上月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
市场有焦虑的,也有能稳住的。很多人认为,在困难的时候,价格偏好被放大,这很正常。部分人坚信,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即便是行情持续,也总能找到和价格和解的方式。

农服承压

如果说制造企业还能将压力留给第二季度的话,经销企业只能只争朝夕。
这波大涨是大多数厂商始料未及的,即便年前很多人说着看涨,但是并没有付出相匹配的行动。备货不足就是明证。
也有农服平台说,物流的影响更大些。因为农资价格会在最终的农产品涨价部分体现,国家还有各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所以,特别在北方地区,物流的影响比价格还要大一些。
因为即便是农服企业,也大部分和其企业主营业务分离,为了保持平台属性,也不会只采购一家企业产品。所以,其产品储备力也没有传统的企业那么强。也没有那么多的前置仓。
物流、价格成了农服企业的拦路虎。
而直接面对、服务农户的就是农服企业,前后端压力的出口就在这里。
农户嫌贵,区域服务商嫌农服企业供不来货,或者没抢到好价格。
当初若是能料到现在的境况……当然,现在不是事后诸葛亮的时候。未来怎么走?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们无力左右农资和农产品行情,但是我们能够左右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纠结过往,不畏惧将来。
很多企业开始锤炼自己的作物解决方案,准备以标准化的技术方案给经销商赋能。关注作物,关注作物的标准化技术方案,是厂商的选择。
因为,单纯卖农资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了。作物的兴衰左右着农资投入的增减,收入高投入热情就高,收入低投入热情就低。为了保障农户的收入,提高种植积极性,农服企业或者平台的压力是很大的。
有一部分企业已经退出广西、四川的柑橘产业农服,因为市场供大于求,除了早上市的部分产品价格喜人之外,乏善可陈。加上今年多种因素叠加,致使部分厂商直接“躺平”。
目前农服大多数是在大田发力,大田当然以成本取胜,可以标准化管理。当成本优势荡然无存的时候,该如何发力?
我们就从近几年的作物投入、利润等情况,再看农资市场。看是否有增量的机会。

土地入股或成大田“救命稻草”

农资价格高涨,会压缩种植者的利润空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区域服务平台反映,今年土地流转的合作社风险很大,因为投入成本急剧上涨。该区域目前一亩地化肥投入上涨了90元左右,预计今年总投入高达1000~1200元/亩(笔者虽然存疑,但是要尊重人家的说法),相比去年500~800元/亩的投入上涨了太多。面对未知的收益,该服务商并没那么乐观,因为收益取决于未来玉米的价格和产量。
很多经销商都表示,未来农业更难干,农民也会更难。如何找到平衡点,很重要。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摘要2021》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三种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平均的产量和产值增幅不明显,但是成本及成本利润率波动较大。

图片


我们知道,种植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自营地折租)。

图片


为什么散户种植不亏钱?就因为土地和人工都是自己的,没有计算到成本里面。像今年,各种农资价格都不同程度上涨,对前期没有备肥的流转土地种植大田的种植者估计不太友好。
而土地入股可能就成了很多大田散户的选择。一方面,为了省事,另一方面,只管后期分钱少了前期投入,对农户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
2021年河南某地种植合作社给笔者计算了他们的每亩种植成本,小麦为540元,玉米为377元(可能具体投入各地会有差异)。这个种植合作社是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托管(垫付农资和管理费用),利润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三方按比例分成。
无论是流转土地者还是合作社,对冲涨价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收益。
或者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或者从良种入手,提高总产的价值,或者产量产值同步提升。

低劣产品涌入成经作的难题

和主粮相比,部分经作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但是利润率也比较高。
笔者以为,经作区对价格敏感会低一些,好像事实并非如此。河南内黄一个服务商告诉笔者,由于肥料价格上涨较高,经销商不敢进货。致使大量低价劣质产品涌入市场。
对于作物来说,时节不等人。“底肥错过了一部分了,再不解封,冲施也会错过一大部分。往年栽树这个季节底肥能发100多吨,今年只发了30吨。”大连某服务商这样描述。
一边无货,一边时节不等人。想想也知道会发生什么:要么,施肥更少,要么有什么用什么。
很多经销商表示,在绝对的低价面前,一切服务都没有了卖点。
当然,这句话肯定不全面,但是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一波行情赶不上,后来步步赶不上。

图片


说实在的,高投入能带来高收益。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摘要2021》,大豆的成本利润率为-8.37%,花生的成本利润率能达到31.55%,苹果为31.96%,桔为37.16%,西红柿为96.78%。
笔者和菜区的种植者谈论的时候,他们都表示种蔬菜之后就不想种大田作物,收益太低。
但是,要种植经作是有门槛的,需要有比较高的种植水平及资金能力,桔类需要投入的成本平均4350元,蔬菜类平均总成本更是达到了5000元以上。设施类蔬菜更是投入高,以设施西红柿为例,每亩的总投入均值高达9489元,设施黄瓜总成本均值高达9793元/亩。

图片


粮食的主要成本是肥料、租赁作业(机械、灌溉)、人工成本。而经作除了农资产品之外,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保险、管理、财务、销售)也不少,更多的就是人工成本,这个已经成为经作最大的投入成本。
很多地方蔬菜、水果大面积作业或上市的时候,可谓是一工难求。
某种植者给出了阳光玫瑰的亩产投入

项目

数量

价格

种苗

150株

(2.5米行距×1.4米株距)

825元

水泥柱

40根

(3米行距× 6米株距)

1200元

架面拉丝

220斤(1.8-2毫米钢丝)

484元

避雨设施

简单避雨设施

3425-5125

肥料

——

500-1000元

农药

——

200-300元

竹片

300个

300元

横梁

40-66根

200元

拉丝

40-60kg

200-400元

防鸟网


100-300元


一入种植深似海,从此悠闲是路人。
这个种植者给出的种植建议其实也是基础性投入,少了地租、人工等成本,并且很多都是长期投入。
笔者在大连某地调研时,发现有阳光玫瑰营养方案,最低有860元/亩的,中档有2000多元/亩的,还有5000多元/亩的。即便是一起调研的专家说,有些投入是不必要的,可以适当删减,但很多种植者还是觉得投入多了保险。
去年很多标准种植的阳光玫瑰种植者是受益的。
很多农服企业做整体解决方案为产业保驾护航,除了做产品集群,打造生态闭环驱赶竞品之外,都想提升产品品质,让农户赚到更多的钱,形成良性循环,产业好了所有人都受益。

只要消费者追求好吃的逻辑不变,只要种植者增产增收的逻辑不变,农服就有市场,只不过今年会更加艰难一些罢了。我们不是就是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情吗?而在作物上深耕的,且不断优化的方案,以及成功的案例,就是我们在行业立足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