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绘河南增量行军图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0/5/13 10:00:35
上量!上量!上量!是每个企业对区域负责人的夺命三连呼。我想,对于区域经理们而言,对每一年的增量目标都有些焦虑吧。企业要求达到增量的额度,经销商要求给出区域增量的计划,加上今年特殊的开年,增量是有些难。熟悉河南的一定都知道,河南种植以大田为主,经作近几年也在崛起,但是呈散装分布。在努力的同时,应该到哪里找一个坚强的“靠山”—增量空间?很多人将目光投注到了经作上,对我而言,值得关注的不是某个区域经作的

上量!上量!上量!

是每个企业对区域负责人的夺命三连呼。

我想,对于区域经理们而言,对每一年的增量目标都有些焦虑吧。

企业要求达到增量的额度,经销商要求给出区域增量的计划,加上今年特殊的开年,增量是有些难。熟悉河南的一定都知道,河南种植以大田为主,经作近几年也在崛起,但是呈散装分布。

在努力的同时,应该到哪里找一个坚强的“靠山”—增量空间?

很多人将目光投注到了经作上,对我而言,值得关注的不是某个区域经作的崛起速度,而是变化本身。经作在河南市场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慢变量,怎样在慢变量中发现趋势,重塑市场秩序,而不是等真正看到改变的时候发现已经无力回天。

1626141749(1).jpg1626141788(1).jpg

争抢河南经作市场

对于河南的经作,我的认知也是不足的,即便是知道某地有某些种植,但是由于厂家传递出的信号都是“没多少量”“不成规模”,所以我们也忽视了局部集中、分散分布与整体的关系。当我们搜索资料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

没想到零散分布的作物播种面积竟然也大得惊人。如果说对于1966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尚有预期的话,那么,2500多万亩的蔬菜种植面积,确实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之外。

这些经作需肥用药肯定和大田不同,不止是需肥特征、次数,还有使用水平。我也没有将那些零散听到的种植成本,硬套在面积上来测算需肥、需药量。

但是经作的增量绝对是农资增量的前奏。可能有些企业还没有意识过来,但是的确蕴含着大量的生机。

正像心连心新乡复合肥事业部新任销售副总孟铮描述的,河南经济作物整体用肥、用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但是发展势头猛,种植户学习意识强,成长快。

并且蔬菜种植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且温室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以内黄县为例,蔬菜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高达19.7万亩。还有,内乡县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园,高标准设施建设,高质量品种培育,采用水培技术,在无菌无农药环境下生产,高成果技术转化。

恒大也启动了投资30亿元的恒大(河南周口)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这些项目多集成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都将打造现代化种植的标杆作为目标。这些科技风向标的存在,会带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或许,合作会将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方案引进来,我们蔬菜的未来可期?

就像我们去以色列,去荷兰参访时看到他们的作物的高产方案一样,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优质、高产高效。

目前,我省的部分种植技术和水平也属上乘,当然也有些种植较为粗放。

左图是河南各市蔬菜和瓜果类(甜瓜、西瓜、草莓)种植面积对比图,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周口、南阳、商丘、开封、信阳、驻马店、安阳、漯河、郑州、新乡、濮阳、洛阳、郑州、平顶山、许昌、焦作、三门峡等地都有蔬菜种植。而周口超过500万亩,南阳400多万亩,商丘近400万亩,开封超过300万亩的种植,安阳虽然没有名列前茅,但仅内黄就有60万亩的种植面积。

当然,河南的经作不止这些。还有药材、水果、油料、茶叶等经作的种植。

敏锐的企业,或者说在河南深耕的企业已经开始了在河南经作的布局,而这种新的布局,也有利于厂商的健康发展。

就像阿波罗集团研发中心刘小奇所言,企业以前的发展是横向的,越做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宽,因此越做越容易展开“同质化竞争”;今后的企业将是纵向发展的,越做越精,挖掘度越来越深。

这种变化将使行业越来越垂直化,协作越来越完善。

对经销商而言,判断的标准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能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不再单纯依靠帮厂家售卖传统产品(赚差价)挣钱,要依靠销售定制化的产品,还要依靠自己向消费者提供后续的增值服务赚钱。

1626141823(1).jpg1626141910(1).jpg

各地市经作剖解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各地主要经作,我们绘制一张河南经作地图,将主要经作列举其上。

在采访每个区域的时候,都有蔬菜种植水平高、菜(瓜)品优质、高产高价的案例,当然也都有发愁销路,价格一般的现象。面对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万吨和瓜果类(甜瓜、西瓜、草莓)1585万吨的产量,我们做农业、做农业服务的都要更慎重一点。

在种植之前,自己首先要内问:要干啥(规划)?怎么种(有没有标准)?卖给谁?能否承受风险?

有个地黄种植者说得特别实在,药草药草,行情好时是药,行情差时是草。去年或者说今年的行情较好,每斤地黄(干)收购价十来块钱一斤。估计又将带来新一轮的种植热潮。

也有蔬菜种植者说,对未来有预期,不管好坏。

《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冯卫东认为,要想种地赚钱就要改掉这些坏毛病:第一,从众心理,别人种什么自己种什么,没有自己的考虑和判断;第二,靠经验,原来怎么种植现在还怎么种,用原来的经验来应对现在的事情;第三,太任性,太相信自己,不改变,不相信新技术、新力量、新品种,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第四,跟不上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口味越来越刁,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自己却没有跟着市场跟着消费者的改变而改变。

在我们做消费者需求调查的时候,发现消费者非常期待好的农产品。否则就不会有《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类似纪录片的红火。

不由想起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位种植者的话:有人安心种植,有人安心消费,大道至简。

消费者不用担心农残,不用担心消费之外的事情,种植者只按照标准做好种植就好,如果真能这样,是否就好得多?

说太远了。消费者对好产品的需求倒逼种植者对产品的品控,也倒逼农资企业做好适应的农资产品。就像峰会时很多作物大王向百果园推荐自己的果品,被选中的却寥寥。种植没有标准,品控没有做好是落选的原因。

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农资企业,经销商,种植者,收购者共同努力,去把控河南经作的品质,去寻找更多的销路。

种植者的信心足了,市场景气值就高了,厂商种植者的日子都好过了。

或许,农资厂商可以重新评估下河南经作的价值和增量空间了。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增量市场。(文中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