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所面临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决定成败

作者:农业信息资讯 2024/8/9 14:25:23
来源 农业助手近年来,我国柑桔产业发展迅猛,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球之首。但与美国等柑桔主产国相比,仍然差距不小,这与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关系。宏观来说,它指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微观上说,它是广大种植者实际操作时做出的各种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原所长沈兆敏研究员就品种选择、苗木选择、种植选择、肥水选择、模式选择和产后选择等六大选择的相关方内容简述于后。品

来源  农业助手

近年来,我国柑桔产业发展迅猛,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球之首。但与美国等柑桔主产国相比,仍然差距不小,这与发展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关系。宏观来说,它指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微观上说,它是广大种植者实际操作时做出的各种选择。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原所长沈兆敏研究员就品种选择、苗木选择、种植选择、肥水选择、模式选择和产后选择等六大选择的相关方内容简述于后。

品种选择

老旧品种与优新品种

品种是柑桔生产的基础,好品种可以优质、丰产、稳产,品种不好,不是迟迟不结果,就是低产劣质,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应持“喜新不厌旧”的态度。即对优质丰产的新品种应积极种植,但种前要了解品种是否适合当地栽培,最好进行少量高接换种,观察其是否优质丰产,之后再选择扩种或规模种植,以取代原有的相形见绌的老旧品种。

不过,老旧品种能长期种植,必有其适应性、丰产性或易栽易管等方面的优势,不能喜优新品种,厌老旧品种。特别是当前新品种推出还不够规范,有的未经过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就进行推广;更有甚者,个别苗木繁殖户,乱冠品种新名,不实宣传,推出其“新品种”为赚钱,使不明真相的种植者受害不浅。所以对待优新品种应喜欢,但对种植的老品种的更换也要谨慎。

大宗品种与小宗品种

国内,柑桔的大宗品种主要指甜橙类、宽皮柑桔类和柚类的品种;小宗品种是指柠檬和金柑等。大宗品种栽培多,尤其是甜橙类中的纽荷尔脐橙等脐橙品种,宽皮柑桔类中的温州蜜柑、椪柑、沙糖桔,柚类中的沙田柚、琯溪蜜柚等,栽培面积大,产量又多。

小宗品种是指栽培面积、产量相对较少的品种。但大宗品种与小宗品种也是可变的,小宗品种随着栽培面积和产量增加可成为大宗品种。为此,种植者要了解柑桔的大宗品种和小宗品种的变化和市场的供需,以有利于准确选择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品种。

本国品种与引进品种

我国是柑桔品种大国,誉称“世界柑桔资源宝库”,栽培品种达百个以上,主栽品种也有数十个,可以说应有尽有。历史上,我国一直是柑桔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为世界柑桔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在不同时期从世界柑桔生产国引进不少优新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大作用。

如原产我国浙江天台的光桔,被日本僧人来天台山进香归途时带回日本,后发生变异为无核的温州蜜柑。以后我国又从日本引进,尤其是特早熟、早熟、中晚熟温州蜜柑;从美国引进的纽荷尔脐橙、伏令夏橙等已在我国大量种植。不过,引进品种的推广要特别注意适应性、区域性和砧木的试验,以免不适而造成大的损失。

苗木选择

矮化砧木与乔化砧木

柑桔栽培基本都使用嫁接苗。因此,其生长的强弱,树体的高矮,结果的早迟,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和对逆境、病虫害的抵抗力的强弱均受砧木的影响。

目前,世界柑桔主产国使用的砧木主要分乔化砧和矮化砧。美国、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亚等国主要用乔化砧;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用矮化砧。乔化砧以枳橙的特洛亚、卡里佐为代表,主要用作甜橙类的砧木;矮化砧以枳为代表,主要用作宽皮柑桔的砧木,尤其是温州蜜柑的砧木。

使用乔化砧的柑桔树体高大,结果较矮化砧稍迟,但后期产量和单株产量高,种植密度宜稀,适宜果园机械化作业。矮化砧树冠矮小,结果早,适宜密植。

柑桔砧木与品种嫁接后应有好的亲和性,同一砧木对不同品种亲和力可能有所差异。如卡里佐枳橙用于国外引进的纽荷尔脐橙、伏令夏橙、哈姆林等品种后树体生长健旺,结果正常,但它用作从国内锦橙中选出的渝津橙的砧木后,种植后不久,幼树出现枝梢丛生,叶片黄化、长势衰弱而死树的问题。

露地苗木与容器苗木

柑桔的露地苗木是传统常规在露地培育的裸苗,又称非容器苗;容器苗木是在容器中培育的苗木,通常砧木苗在现代设施(温室、大棚)中进行,嫁接后将容器苗移至露地培育。

容器苗通常是无病毒(无裂皮病和碎叶病)的健壮苗。一般根系发达,苗木健壮,不带病毒,一年四季可种植,且种植后无缓苗期,成活率几乎百分之百,不带病毒的苗木还具盛产期长和丰产等的优势。

全球主产柑桔的美国、西班牙、巴西等国在20世纪 60、70年代已较普遍地使用容器苗。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重庆先行试验推广,现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浙江和云南等省、区也在大力推广。

容器苗前期投入较大,如远距离运输成本较高。今后推广宜采用育苗规模适度,适控运输距离,以利普及。无病毒容器苗的大力普及有利于我国柑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种植选择

重视新栽与改造老树

我国柑桔产业发展很快,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新栽柑桔面积的迅速扩大。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柑桔树龄的增长,老龄的柑桔树不断增加。据近期不完全统计,老龄柑桔树占了全国柑桔面积的35%左右。

另外,目前我国的柑桔面积已久居世界之首,实际栽培面积也屡超规划和发展计划面积,不宜无限制扩大。而现有的柑桔老龄树因树冠郁闭或土壤板结、薄瘠等问题造成低产,但树体多数仍然健康,经过改造仍可继续丰产,而且改造的投入远远低于新建园的投入,还能较快见效。

密植栽培与稀植栽培

柑桔的栽植密度与砧木、品种、地形、栽培管理水平、是否实施计划密植等有关,乃至与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的时期相关。

一般使用矮化砧的较使用乔化砧的栽得更密,山地较平地栽得密,品种长势健旺、树体高大的种植较稀,如柚和葡萄柚;树体矮小的金柑、特早熟温州蜜柑等种植较密。树冠管理水平高的,如能有效控制树冠大小的栽得较密,管理水平低,放任树冠生长的栽得较稀。实施计划密植栽培的密度较常规栽培的大一倍,甚至二倍。

因此,世界上柑桔生产国家的栽植密度也有不同,如美国、巴西、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由于柑桔大多使用乔化砧,果园机械化程度较高,栽植密度较稀,一般甜橙的株行距为5米×6米(亩栽22~23株),甚至6米×6米(亩栽18~19株)。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柑桔种植密度较大,枳砧温州蜜柑的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甚至3米×3米,即每亩分别栽56株和74株。20世纪70、80年代时,国内推行计划密植,种植的密度较大,进入20世纪末以来,密度由较密转为适度密植。

种前改土与种后改土

我国柑桔园地绝大多数是需经土层增厚,土壤培肥后才可种植(除少数利用土层深厚肥沃的熟地外)。柑桔种植地凡需改土的,提倡苗木种植前完成改土。有时种植前来不及改土培肥的,柑桔苗木种植后3年内应完成土壤的改良,以利柑桔植株正常生长和如期投产。

肥水选择

有机肥与化肥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都是柑桔生产中需要的肥料。

有机肥的作用:

一是营养作用。有机肥富含柑桔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能不断供给生长结果需要。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增产。供给养分是有机肥的主要作用。

二是改良土壤。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成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培肥土壤。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形成土壤环境的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由土壤中未分解、半分解的有机质残体和腐殖质组成。有机肥料可形成团聚体,加上它的密度一般比土壤小,施入土壤有机肥料可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易吸热保湿。

化肥的作用:

一是成分单一、含量高。含一种或数种柑桔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施得得当,增产效果明显。

二是易为柑桔吸收。多数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化合物,对果树具速效性,能直接为根系或叶片所吸收。

劳力的紧缺,柑桔果树生产的管理,尤其在肥料的管理上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当下柑桔果园施用有机肥大量减少,幼龄果园利用行间空隙种植绿肥也越来越少,导致柑桔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有的产区有机质含量在0.5%以下,远不能满足柑桔植株正常生长结果对有机质的需求。

从柑桔生产持续发展和增加果农种植效益考虑,必须重视有机肥的使用。

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

常规施肥是指根据柑桔不同物侯期进行的传统施肥,存在常会使植株出现营养不足或过量的弊端。

配方施肥是指对果树可利用的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合果树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按比例配合各种所需肥料,并依据肥料在土壤中可被吸收利用的百分比,来确定施肥量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果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达到节肥增产、减肥提质、配肥高效、培肥改土和生态保护的目的。

对于配方施肥,果农可请当地的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对果园土壤的营养元素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柑桔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提出配方施肥的方案。

常规灌溉与节水灌溉

柑桔果树对水分敏感,从优质丰产出发,凡种植柑桔的地域都应有水源,以解决植株需水时的及时灌溉。

常规灌溉是指沟灌、浇灌等,通常用水较多,用人工较多。随着柑桔产业发展和水资源的紧缺,柑桔灌溉上发展了以微喷和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建设时投入较大,管理的要求也较高,但使用省力、节水,柑桔的增产效果明显。提倡平地集中成片,山地相对坡度不大,以及上有水源可利用高度落差进行自流的园地使用节水灌溉。

模式选择

图片


精细栽培与轻简栽培

精细栽培是我国柑桔生产传统栽培的一种方式,以高产为目标,在柑桔果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致富果农,满足消费者需求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栽培特点是精细、费工、费时,成本也相应较高。

随着柑桔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农资价格上涨,给果树继续实施精细管理难度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从美国引进柑桔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在重庆忠县进行苗木培育、建园和种植后的土(壤)、肥(料)、水、保(植保)、果(实)的管理,试验了美国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成效,一些栽培技术还在全国柑桔产区进行推广。

浙江不断从日本引进温州蜜柑特早熟、早熟、中晚熟品种和大量的杂柑品种,以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后经柑桔产区试验、总结,推出了轻简化栽培技术。轻简化栽培又称省力化栽培,其主要特点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用工,简化技术操作。

从柑桔种后的土壤、肥料、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可推行轻简化。

土壤管理上推出生草栽培。

肥料管理改一年施 8~9次肥为2~3次肥,改挖穴(沟)施化肥为树盘撒施化肥。

整形修剪,采取幼树不轻易动剪整形,任其生长,结果后视需要时作适当的整形修剪;树冠密闭,采用剪(锯)3~4 年生的大枝,开出“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

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绿色防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减少使用农药,保护环境。

轻简化栽培另一特点是用机械化代替人工繁重的劳动:机械化耕作、机械化除草,机械化施肥,机械化喷药、喷除草剂,使栽培管理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效极大提高。

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

长期以来,我国柑桔在南方适栽柑桔的地域均作露地栽培。少数因试验和特殊需要进行保护地(设施)栽培。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冬季气温较低的产区进行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栽培,使中熟和中晚熟的柑桔品种顺利过冬,达到完熟,延迟采收而获得好的收益。设施栽培相对投入大,但效益明显,发展加快,且发展了可控温控湿的设施栽培。

产后选择

图片


采后保鲜与留树保鲜

柑桔采后保鲜,是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使采摘后的果实,延缓衰老,并尽可能地保持其品种固有的品质(外观和内质)。

主要是适宜采后贮藏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特早熟品种即采即销,早熟品种采后一时销不了(价格低)暂作贮藏,晚熟柑桔多数边采边销,作采后贮藏的可用各种贮藏场所,如简易库房、地下库、地窖等贮藏,方法同柑桔贮藏(此略)。

有的晚熟品种在春季3~4月,甚至更晚采收,采后又不可能马上销毕,则采取冷库贮藏。

冷库贮藏是利用有制冷及调节气、温、湿设备的现代保鲜方法。贮存时冷库保持8℃左右,相对湿度 90%左右,二氧化碳浓度1%以下,氧气浓度17%~19%,并定期进行循环通风。冷库贮藏期3~4个月,长的可达半年,但出库后的货架期短,要尽快销售。

留树保鲜(又叫留树贮藏)主要是12月底至次年1月成熟的中晚熟柑桔品种,为延迟应市买个好价,可采取留树贮藏至2月、3月甚至更晚。

采后即销与果品加工

柑桔的特早熟、大多数早熟品种,为早上市取得好的效益,一般八、九成熟即采收应市。对翌年2~3月后成熟的晚熟柑桔品种通常也选择随采随销。

果品加工需大量的柑桔原料,因此可有效缓解柑桔滞销,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我国柑桔加工业以加工糖水桔瓣罐头为主,柑桔汁的加工起步较晚,与巴西、美国等相比差距大,应大力发展橙汁加工,尤其是鲜橙汁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