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资市场为什么能做大?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于平平 2022/9/4 9:50:14
大家都知道云南市场大,那么为什么云南农资市场能做大? 散装的作物,旺盛的需求 “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经济的四张名片。 云米、云菜、云果、云花利用高山立体气候,错峰上市,人无我有是云南的特色。 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从南到北所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一直攀升,经作更是百花齐放:蔬菜种植面积达1880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20万亩

3-1.png


大家都知道云南市场大,那么为什么云南农资市场能做大?

 

散装的作物,旺盛的需求

 

“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经济的四张名片。

 

云米、云菜、云果、云花利用高山立体气候,错峰上市,人无我有是云南的特色。

 

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从南到北所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一直攀升,经作更是百花齐放:蔬菜种植面积达1880万亩,茶叶种植面积720万亩,花卉种植面积190万亩、水果面积1150万亩、核桃种植面积4303万亩、咖啡种植面积15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900万亩……

 

未来,在特色种植方面,还会有长足的发展。

 

丰富的作物,品质化的种植,为农资的蓬勃经营定下了基调。因为种植结构决定了施肥、用药结构,越是高端作物,越需要品质高的产品。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云南云天化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树新认为,云南用肥整体结构上,底肥在弱化,追肥越来越重要了。专用肥、专用配方更加适合作物的需求,转色、膨果、风味等功能性的农药、肥料将会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特色作物用肥、用药水平高

 

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网站数据:截至202010月底,云南省全省共使用设施农业用地11316宗、面积2087万亩。设施农业面积的增加使得施肥自动化程度增加,灌溉方式逐步发生变化,也使云南的特肥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品质农业成共识

 

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云南省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户,新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28个。

 

可以看出云南省对高品质农业的重视。

 

近些年,农产品价格越来越体现出优质优价的苗头。

 

所以,农业投入品的提质也在所难免。

 

特肥在慢慢地常规化,复合肥的功能化也开始增强。目前,云南市场矿源腐植酸、微生物菌剂、菌肥、微生物代谢产物、植物提取物等产品销量可观。究其原因,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无公害发展的政策;符合老百姓追求有机、追求健康、需要更高品质果蔬的诉求。

 

葡萄、鲜切花是高端肥增量重点

 

据昆明海关数据,2021年云南省鲜切花出口额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位居中国各省市第一。

 

为什么云南的葡萄、鲜花产业价值高?

 

供应期长;

 

气候优势明显;

 

市场前景好;

 

规模化、设施化种植水平高。

 

除了葡萄、鲜花,还有元谋的番茄、黄瓜,华宁的蜜橘,宝山潞江坝蒲缥镇的脆柿,通海的小葱……


3-2.png

 

种植者在品种上追新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歇的,因为风险越高,回报越高。同时,需要的服务也越多。聚焦特色作物,或将是在云南市场打开大门的钥匙。

 

趋新的态度,韧性的成长

 

市场的新,新在作物。

 

有时候趋新是自发的,有时候的趋新是被迫的。

 

如果说,宾川建水葡萄品种的迭代是自发的,那么,元谋的作物变化就是被迫的。“因土传病害的因素,生理病害、营养障碍、市场因素等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元谋由番茄主导变为番茄、黄瓜占优势的多元化种植。”金诚种业负责人武成勇这样介绍元谋的产业发展。


3-3.png

 

武成勇主要做番茄育种,掌握着番茄的“芯片”,今年已经有8个新品取得登记,还有20多个新品在登记当中。番茄研究所投入使用后,将会加速番茄品种的升级换代。

 

每过一段时间,云南市场都会有新的热门作物出来。而新的作物,需要有新的技术和团队。


“市场机会都是自己找的,机会是永远存在的。像今年,花卉和葡萄的价格好一些,而叶菜就会稍微差一点。这样看来,只聚焦一个作物做市场可能会费劲一些。”云南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忠银介绍。

 

虽然说,公司服务多种作物,但是,也有侧重,葡萄就占了金牌农业最大的精力,“金牌农业重点为葡萄提供营养方案,做品控,将阳光玫瑰的糖度、香味、脆度做上去。”赵忠银表示。在技术的道路上,没有成熟二字,他们一直在实践经验中探索最佳方案。

 

每一个产品消费群体是不同的。只有企业和产品与客户的匹配度高,黏性才会越来越强。


市场的新,新在方法。

 

一部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方法。木戈农业负责人“90后”罗立娟,带着一帮“00后”,在走一个新路径。创业之初,从下而上做营销。搞定种植者之后,再找零售商。今年,她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以作物为核心、技术为导向、产品为媒介,开始做加盟店,为客户提供保姆式销售:店面陈列、培训、线上线下活动等等。

 

“线下学习+下地指导”为客户提供在营养+植保全程托管方案。

 

也有人凭借聚焦一个作物,通过在抖音的技术视频,生生在几乎没有缝隙的市场中拿到上亿元的份额。

 

作物不断迭代,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新的挑战不断涌现。要想发展,就必须看清云南经作市场的逻辑,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不断进化,韧性发展。

 

精耕细作,从业者共同将市场做大了

 

据云南省农资协会数据,云南省农资经营在册的有3万家,不办证的大概有2万。宾川、元谋、文山、通海经营者比较多。


3-4.png

 

很多经销商都是以作物为基础进行服务的。专注几个作物(葡萄、柑橘、花卉、蔬菜),去钻研,去探索、丰富技术,去做方案。


3-5.png

3-6.png

 

产品、市场、作物管理是杰润农科的铁三角,聚焦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杰润农科张子刚告诫种植者和服务者,“云南作物赢得市场靠的从来不是产量,而是品质和错峰。7月份,华宁蜜橘就可以领先上市,地头价34/斤。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客户做好长期投入,技术稳定,让企业和种植者都能行稳致远。”一旦聚焦区域或者聚焦作物,市场就能有深挖的空间。

 

云南四角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和林认为,做市场要思路清晰,不要跟风,目前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要想做好可能就需要往上走,往下沉。往上走和厂家战略合作,往下沉去聚焦作物。

 

即便在不被大家关注的剑川,经销商也能做出大市场来。

 

剑川2021年粮食(玉米、水稻、大麦)种植面积31.35万亩,全县粮食总产量8.8万吨。烤烟种植面积3.5万亩,蔬菜(蚕豆、辣椒)种植面积2.66万亩。

 

化肥施用量为4608吨,农药施用量为134.3吨,地膜施用量为547.4吨。

 

对很多企业和平台商而言,这样的市场很鸡肋。

 

但是80后经销商德通农资总经理赵丽平却用实际行动说明了“哪里有用户的痛点,哪里就有经销商的机会!”。

 

农学专业出身的赵丽平经常说,经销商的衣食父母就是作物,要解决作物的需求。经过十多年对当地病虫害的研究,使她对植保有自己的理解,不但教经销商如何防治病虫害,还总结出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一到农闲就去村里做公益的病虫害防治及技术普及。她的植保水平厉害到政府、企业都邀请他讲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及发生规律的地步。

 

专业,是他们的代名词

 

小市场,同样能做到几千万。

 

做经营,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到一定程度后的增长,基本上都是需要技术突破的!没有技术做底层逻辑,增长是很难的。

 

无论如何差异化,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都信奉“千里之外的炮火支援,胜过千军万马的贴身厮杀”专业是他们的代名词。

 

或者凭借新技术深耕单一作物抢占品类赛道形成圈层,或者找到新需求做深作物市场脱离低端竞争,或者依托新的种植品种、品类找到新业务,或者依靠数字化东风找到新效益一骑绝尘。

 

我们看到,很多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了(不少零售商也能做几千万的流水)。云南的农资从业者共同将种植者用肥、用药的水平都提高了,共同将市场做大了。

 

即便今年农资价格产品震荡,农产品价格不景气,但是主流经销商都反映今年仍有增量。

 

因为,他们以长期主义的眼光,专注作物品质种植的需求,立得住、看得远、行得久。

 

有人说云南市场,无论是做大做全,还是做精做细的企业都会活得很好,本质是路径选择。市场一直在那里,你得确定要切入的产品和找得到释放影响力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