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提高果面光洁度,幼果期喷药须注意
(一)果锈、果灰、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农药应用浓度过高。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果树谢花后至套袋前喷药,浓度不能过大,过大喷布容易产生果锈。②农药混配种类过多。套袋前的幼果期,果皮嫩,不抗刺激,混配农药种类过多,农药浓度大,易产生药害,导致果点大,果锈多。尤其套袋前这遍药,用药种类一定不要过多。
③配药时没有先配制母液。配药时,如果不先配制母液,农药很难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这样的药水喷在果实上,易造成药害,伤及果面,导致果面果锈多、裂纹多。
④稀释农药的水质有问题。水质不同,对农药理化性质影响不同,有时会产生药害,影响果品质量。提倡应用河水等配药,反对直接用刚从井里提上的水配药。如果使用井水配药,可把井水提上来后,先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然后再使用。
⑤喷片药液出孔过大。出孔大,喷出的药液在果面上呈点状分,造成局部农药浓度过高,产生药害,形成果锈或裂纹。喷片出孔小,药液雾化好,药液在果面上均匀分布,不易形成药害。
⑥喷头与果实距离过近。过近,机械作业喷出的药水压力大,会刺激果面,形成果锈。喷头与果面距离50厘米较好。幼果期,果皮薄,果实皮孔还未完全关闭,巨大的药水压力,会加大皮孔开放度,导致果实表皮粗糙。
⑦果袋透气、防水、抗老化性能差。凡是套用过的旧袋、生产果袋的纸质量差、果袋上没有留透气透水孔的、不抗日烧的、纸袋紧贴果面,或袋的层数过多也易引起果锈、果灰、裂纹病的产生。果袋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能否生产出优质果品的关键。
⑧套袋时雾大、雾多、有露水,或果园浇水过多,喷药后立即套袋,皆会加剧果锈、果灰的形成。出现连续几天的大雾天气,导致果锈多。
⑨地下施用氮肥过多或大量施用未腐熟的鸡粪等也会引起果锈产生。尤其雨前或雨后地下大量使用液体冲施肥,或向果园里撒施尿素或碳酸氢铵,晴天后,在阳光作用下,尿素或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会刺激果面产生果锈。追喂未腐熟的鸡粪,不但果锈多,而且果灰、裂口也多。
⑩前干后涝等气候影响及连续阴雨或高温天气、果园湿度大都会加重裂纹、裂口及果锈的产生。前期干旱,后期雨量多,再加上后期大量含氮高的冲施肥的应用,导致果实膨大迅速,果皮出现裂纹。
另外,蚜虫等进入袋内,分泌蜜液,也会产生果灰。霜冻危害是近几年果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剥过重,果锈发生重。树势弱,果锈等发生也同样会加重发生。
(二)不提倡谢花后只喷两遍药就套袋
这几年,套袋越来越早,表现为果实越来越小,苦痘病越来越重,虽然有的年头套袋早,果实表光好点,但就综合效益来讲,套袋过早,弊端大于利。套袋早,落果重。
(三)喷药后,不能立即套袋的原因
一是为了使药液充分干燥。二是为了杀灭黄蚜。有些药,是内吸性药,对刺吸性口器害虫效果慢。如果这类害虫杀不死,套袋后,黄蚜在袋内分泌蜜液,污染果面,形成果灰。
(四)果子套内层为塑料袋、外层为纸袋好不好?
套这种果袋,虽然果实表光好,但摘袋2~3天后,果实开始缩水,贮藏期果实缩水更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因此,不提倡套这种果袋。
(五)只套塑料袋的果子,采摘后萼洼周围为何有凸起?
这是隐形药害造成的。其主要与塑料袋的透气性差有关。塑料袋的密封性强,袋内出汗,汗水溶解了果上残留的农药,形成高浓度药滴。药滴顺果实下流到萼洼周围,并作长时间停留,刺激果皮细胞,导致果面凹凸不平。把塑料袋底部多剪几个口子,增加袋的透气性,即可解决。有的人认为这是绿盲蝽危害造成的,是不正确的。(六)农药使用七禁忌
一忌用井水配药。井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较多,它们与药液易起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药效。
二忌污水配药。污水含杂质多,配药会堵塞喷雾器喷头,还会破坏药的稳定性,降低药效。
三忌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刮风喷药会使农药飘散;雨天施药,药液被雨水冲刷降低了药效;高温下施药,易发生药害和中毒。因此,最佳施药时间是:上午8时-11时,下午4时-6时。天气晴好、微风施药。
四忌滥用农药。应根据公示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农药,做到对症下药,同时还忌盲目加大施药量,造成害虫抗性增强而降低防治效果,还容易产生药害。
五忌花期喷药。果树在花期施药,容易发生药害。
六忌采前施药。由于农药会在果树上产生残留,若采前施药,残留物会使人食物中毒。
七忌一药连用。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种剂型的农药,最易使害虫产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交替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