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庄不是梦,产业振兴促发展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孟莹 2024/5/7 14:42:13
#总编走基层##社旗正振兴#周庄村位于社旗县大冯营镇西一公里,人口2200人,耕地3480亩。多年以来,以周庄村为主阵地,打造“文化周庄”品牌,以文化、康养为主线,以“文化兴村、生态建村、产业富村、文明治村”为抓手,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抓文化康养旅游乡村建设,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宜居宜业宜游“中原文化周庄”。文化兴村周庄村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


#总编走基层##社旗正振兴#

周庄村位于社旗县大冯营镇西一公里,人口2200人,耕地3480亩。多年以来,以周庄村为主阵地,打造“文化周庄”品牌,以文化、康养为主线,以“文化兴村、生态建村、产业富村、文明治村”为抓手,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抓文化康养旅游乡村建设,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宜居宜业宜游“中原文化周庄”。

图片 1.jpg

文化兴村

周庄村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周同宾的故居地。文化底蕴丰厚,农耕文化、非遗文化、孝道文化氛围浓厚。周庄村以文化为魂,以“文化周庄不是梦”为动力,不断加强“文化周庄”建设。

一是建设文化阵地。利用村中老宅院建成了农耕文化展馆、女子工坊、兰风茶座、兰馨书院、国学堂、同宾书屋、非遗体验馆、老年活动室,利用村中的空闲地等建设文体广场、二十四孝文化墙等文化娱乐阵地。

二是组织文化活动。周庄村分别以“奋进的周庄”、“振兴的周庄”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六届农民文化节,以农民吟国学、奏乐器、扭秧歌、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斗鸡、斗羊、手工艺品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发扬文化传承。周庄村农耕文化展馆收集农耕、木工、泥瓦工、织工等各行各业古器具200余件,收集红色文化像章及字画1000余件;兰馨书院、同宾书屋藏书1000余册;女子工坊把即将失传的艾草香包、虎头鞋、虎头靴、婴儿棉衣帽、工艺团扇等纯手工传统女红产品重新传承起来;德生酒坊农家千年赊店老酒酿酒工艺传承等文化传承,扮靓了周庄村文化名片。 

生态建村

周庄村以“村落复古、田园风采”为特色,科学规划,生态建村。

一是保留古村落风貌。整合各类资金420万元,对全村180户外墙统一制做成仿古墙,保留住古村落特色风貌。

二是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整合各类资金1460万元,全面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行动,村内硬化道路4.7公里,安装道牙1950米,铺广场砖4200平方米,铺透水砖5900平方米,整治坑塘6座,建成广场3处,铺雨水管网3960米、污水管网5300米,厕所改造240户,村内栽植各类绿化风景树11200余棵,安装路灯180盏。

三是保留田园风采。按照森林村庄的建设要求,周庄村把废旧宅基地、空闲地等闲置用地变游园、变花园、变菜园50余亩,栽植国槐、桃树、葡萄等围村林410亩。

图片 5.jpg

产业富村

周庄村注重人才撬动,推动产业富村。

一是大力发展艾草特色产业。引进南阳国医仲景忠顶有限公司,种植艾草1500亩,建成艾草加工车间1个、艾保健品加工车间2个,年产值达到43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带动务工群众每人年增收2万元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小杂粮。通过兰馨合作社每年销售各类小杂粮80万吨,每年带动群众户均增收1500元。

三是大力推进非遗产品加工和销售。以女子工坊、女红体验馆、产品直播间为载体,开展女子手工活培训、非遗产品加工和网上直播销售等,每年体验培训近1000人,带动就业300余人,销售女红产品价值120余万元。

图片 6.jpg

文明治村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倡导崇德尚文,积善兴家。

一是开展国学教育。本村返乡知识分子利用假期开展小学生孝道等文化专题教育;每年对本村考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发放爱心助学善款,乡风文明,爱我家乡,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

二是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爱乡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组织,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树立新风。建立保洁员划片包干、农户“门前三包”等卫生保洁办法。

三是开展文明创评活动。利用村里“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战士)定期开展“五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身边的好人”、“创业之星”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家庭和先进个人,村里给荣誉、给奖励,鞭策激励使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保持主良好的村风和家风。

图片 7.jpg

周庄村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南阳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南阳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