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全国植保体系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9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5.2亿亩次,虫害发生3.7亿亩次。蚜虫在黄淮海大部麦区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风险高,茎基腐病在黄淮麦区偏重发生,纹枯病在华北麦区偏重发生,条锈病在汉水流域和西北麦区局部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一)病害
赤霉病总体偏重流行,湖北江汉平原和鄂东、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江苏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河北南部、陕西关中、四川西北部和东部中等至偏重流行;预计流行风险面积1.5亿亩,需预防控制面积2.5亿亩次。
茎基腐病总体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淮麦区;预计发生面积6000万亩。
条锈病总体中等流行,湖北江汉流域、四川盆地、陕西南部、河南南部、甘肃南部等局部偏重流行,河南中部、安徽中西部、山东西南部、云南中西部、贵州西部、陕西关中、甘肃中东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和新疆伊犁河谷等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
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江苏中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和北部偏重发生,黄淮、华北和西北的其他大部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
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河南大部、山东大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北部、河北南部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其他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
其他病害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000万亩。其中,叶锈病在各麦区发生4000万亩;根腐病、叶枯病、全蚀病等病害在黄淮和华北的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预计发生面积3000万亩。
(二)虫害
蚜虫总体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黄淮和华北麦区,江淮、西南、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0亿亩次。
麦蜘蛛总体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在江淮、黄淮和华北地区的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麦区;预计发生面积9000万亩。
其他虫害预计发生面积7500万亩,总体为偏轻发生。其中,地下害虫在西北和华北麦区发生4000万亩,麦叶蜂在华北麦区发生面积1500万亩;吸浆虫、一代粘虫、土蝗等害虫在部分麦区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
二、预测依据
(一)大部麦区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的病虫源基数,赤霉病、茎基腐病基数偏高
引起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的镰刀菌菌源分布区域广,且逐年积累、数量丰富。近几年,黄淮麦区茎基腐病连年重发,且扩展势头明显,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麦区赤霉病一直呈重发态势,且大部地区小麦、玉米、水稻秸秆存量大,为镰刀菌循环侵染和积累提供了充分的寄主条件。陕西省冬前调查,鄠邑、周至、临渭等地秸秆带菌率57.1%—97.1%。冬前茎基腐病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发生108.3万亩,平均病株率为0.1%—0.6%,菏泽、郑州局地平均病株率为1.8%—5%,病情总体轻于2022年同期。
条锈病西北秋苗主发区总体发生面积偏小、但田间病情偏重。截至2023年12月8日,西北主发区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4省(区)39个县见病,发生面积61.94万亩,为2010年以来最小年份,比2018—2022年同期均值减少64.4%。但甘肃定西、青海海东、宁夏固原等地发生普遍、且病情较重,平均病田率,渭源、隆德、盐池为36.0—42.5%,循化、原州为71.5%—77.8%;平均病叶率,岷县、康乐、循化、尖扎、盐池为0.9%—1.2%;其他大部地区病叶率在0.1%以下或零星见病。西南冬繁区四川、贵州3个县见零星发病田块,见病时间晚于常年。
白粉病秋苗发病面积小,总体病情轻于常年。西北、西南等部分麦区秋苗见病,发生面170.0万亩,比2018—2022年同期均值减少47.2%。部分早播田发生普遍,平均病叶率,甘肃、山西为0.8%—1.5%,陕西、宁夏、云南低于0.1%,四川、河南等冬繁区尚未见病。
纹枯病秋苗发病面积较小,病情轻于2022年和常年。江淮、黄淮、华北等麦区发生面积354.2万亩,比2018—2022年同期均值减少47.2%。平均病株率,河北、山西、山东为0.4%—1.2%,低于2022年和常年同期;河南为1.4%,略高于2022年同期,商丘永城最高为4.0%。
蚜虫冬前发生面积偏小,华北麦区虫量偏高。全国秋苗发生面积817.8万亩,比2018—2022年同期均值减少30.8%。平均百株蚜量,河北、山西为7.9—11头,高于2022年和常年同期,河南、江苏、山东、安徽为1.1—6.1头,低于常年同期。
麦蜘蛛冬前发生面积偏小。黄淮、江淮、华北、西北等麦区发生830.4万亩,比2018—2022年同期均值减少26.0%。平均每尺单行螨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为2.0—6.4头,低于2022年和常年同期。
(二)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田间群体偏大有利于病害流行
全国大部麦区冬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抗性水平低。据调度,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主栽品种多高感赤霉病;甘肃、陕西、四川等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种植抗病品种比例有所上升,但致病力强、毒性谱宽的条中34号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安徽、河南、山东等东部麦区主栽品种条锈病抗性较差。受2023年秋季播期推迟影响,部分麦区播种量大,导致田间群体偏大,容易造成田间郁闭,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三)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病虫发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