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农资行业的增量去哪儿找?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1/2/15 16:35:43
增量治百病,无量百病生。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企业,增量问题都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无论是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创新,还是品牌的打造渠道的变革,抑或是组织架构的重构,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要增长。对企业来讲,增长是第一要务。但是,企业增量却越来越难,原来厂商闭着眼干就能带来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农资行业早已进入调整周期—存量竞争时代。存量竞争时代,原先应有的趋势性增长被打乱,增长出现了停滞

增量治百病,无量百病生。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企业,增量问题都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无论是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创新,还是品牌的打造渠道的变革,抑或是组织架构的重构,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要增长。

对企业来讲,增长是第一要务。但是,企业增量却越来越难,原来厂商闭着眼干就能带来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农资行业早已进入调整周期—存量竞争时代。

存量竞争时代,原先应有的趋势性增长被打乱,增长出现了停滞,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所掩盖的问题就被暴露出来了。行业内也因此多了“农资越来越难做”的说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销量和利润增长点就成为企业和经销商的首要目标。 那么,新的增量空间又该去哪找呢?本期,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存量时代,寻找增量市场

开篇,我们先讲一个案例,一个行业内省级大平台的案例。

去年,在一个小型的聚会上,这个平台负责人提出让大家给他出谋划策,找找转型的方式。他说,他们面前有三条路:上市、破产、转型。当然,上市也是需要转型成功之后的。所以只有两条路:破产或者转型。

一说破产惊到了所有的人,因为在大家看来他没有什么大的困扰,企业的体量是那么的庞大,每年的销售额高得惊人。

但是据他说,单纯的产品买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每年的库存数字惊人,利润一再摊薄,增长难以持续。

这个平台负责人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规模不及他的经销商和零售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而导致增量停滞,不得不选择转型或者转行。

这就是我们要关注增长的原因。增长解决生存问题,如果增长的市场份额所带来的收入无法保障企业的未来,企业就该消亡了。

既然大家都在谈论增长,都在渴望增长,那么,我们就要先弄明白两个问题:什么样的增长才是我们想要的增长?这种增长的源泉在哪里?


增长陷阱

市场增长战略专家王赛将增长分为好的增长和不好的增长。

什么是不好的增长?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听到有经销商抱怨:“请了几个业务员,好不容易把销量做上去了,谁知道费用也增加了不少,年底一算账,利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种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销量是没有价值的。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和经销商?愿意推广新产品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不好的增长,就是那种不具有盈利性、可持续性及高资本回报率的增长,不惜成本实现增长,或者只是为了增长而增长。

企业是营利性的组织,做销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利润。企业没有了利润,也就谈不上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出现问题。这种没有价值的销量做得再多,也不能够给企业创造利润,销量越大,对企业的发展越不利。比如说曾经价格倒挂的尿素,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比如说价格已经透明的15-15-15普通复合肥,越来越少有经销商愿意推广,因为不赚钱。

这种仅仅表现为销量变化的增长,一直摆脱不了“一大就出问题”“一红就死”的命运,并不是一种良性的增长,当然,出于竞争或占领市场份额需要而不考虑利润的增量的除外。

不能否认,用利润换取时间是一种经营策略。很多刚踏入农资行业的经销商,为了快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往往为了扩大销售额而不考虑利润,不过是一种既定的战略选择。

通过补贴快速获取客户是一种企业战略。很多创业型公司,在创业早期都是通过补贴来获取用户,实现快速的增长,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瑞幸咖啡、滴滴打车、美团、摩拜、ofo等创业型公司,都是这种发展逻辑。瑞幸咖啡在当年面对外界难以赢利的质疑时,依然明确表示要坚持持续补贴3~5年,坚持快速扩张,不考虑盈利。

我们行业内最近几年比较火的植保飞防,也是基于这种增长逻辑,依靠价格战和补贴来打开市场。据耕地托管服务公司美来众联分析,2017年的飞防价格保持在6~8元/亩,大中型植保飞防队还保持在盈亏平衡的范畴,还有一定的赢利空间。

但是在2018年某些地方出现了跌破3元/亩的超低价格,这一收费标准,不要说盈利了,保本都成问题。即使飞防队用价格战获得了局部市场的垄断,也难以保证飞防的质量,不仅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植保飞防这项新兴事业的发展。

不管是在还属于新业态的飞防市场,还是在格局还未确定的农资行业,企业拼的是成长速度,但也要看谁活得长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迅速做大的“风口”和指数级的增长模式,固然重要,将这种流量增长、用户增长转化成利润增长,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价值的增长

那好的增长又该如何理解呢?

比如说东北有一位经销商朋友,曾经销售玉米除草剂,前几年增长乏力,但去年增长了7000万元,因为他推广了一款增产套餐。他的增长点不是基于玉米田除草剂的增长,而是增产套餐新品类的开发。

这种增长就是好的增长,是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增长。

这种增长逻辑,既适用于宏观层面,比如说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发展,反而是经济增长由重速度转为重质量、重效益的表现;也适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面对行业增量停滞的新常态,谁能不断发现和创造增长机会,谁就能获得持续增长。

比如说行业内一位曾经的大平台商,他地处经作种类繁多的区域,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有十多万吨的销量,但是现在仅有不足万吨的销量,因为仅凭一个肥料产品或者农资产品很难服务基地客户,现在他自己都很难找到大面积施用大肥的时机和理由。他感叹,幸亏十多年前他就毅然转型了,从农资经销商到作物服务商,再从作物服务商跨界做规模种植,他一直在不断突破自己,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著名的商业报告《失速点》中有一个结论,企业一旦到达失速点,业务停止增长,往往只有4%能够恢复业务增长。结论证明,一个企业的发展总会遇到瓶颈,业绩止步于某个数额,瓶颈即是失速点。

中国农资行业不可避免地已经到达这样一个失速点: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主旋律下,化肥、农药施用量已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虽然企业的销售额还在继续增长,但后续难以继续增长。

在此情况之下,寻找新的增量途径,是恢复业绩增长的唯一选择。

消费者在哪里,增量就在哪里

寻找新的增量途径,首先要清楚消费者的分布。

农资行业的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先从几个数据说起。

第一个数据是全国粮食种植面积。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2019年增加1056万亩。其中,双季稻播种面积比2019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成为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 

2021年,农业农村部已经立下“军令状”,将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具体说,就是要做到:南方双季稻2020年扩种的面积不能减少,同时要提高单产;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大豆面积力争稳定在1.4亿亩以上;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

种植面积和种植频次的增加,将会使农资产品的使用量出现增加,带来销量的自然增长。

第二个数据是粮食价格。元旦过后,玉米价格迎来了一路上涨的局面,部分地区收购价超过1.5元/斤。再根据近期玉米的期现货价格表现来看,2021年玉米价格仍将会保持高位。

2021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3元/斤,较2020年上涨1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计也有稳中小幅上调的可能。

粮食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农民种植的投入水平,从而带动农资产品的销售。 

第三个数据是全国化肥使用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施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2021年,这个趋势还会继续。

第四个数据是新型肥料(特肥)的增长率。伴随着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实施,新型肥料迎来了快速发展,新型肥料比例提升至20%左右。未来5年,特肥将以1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

这些数据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农资行业已经进入负增长时代,营销竞争从过去抢增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一家企业的增长就是另一家甚至是多家企业的下滑。二是企业的增量将来源于特肥,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决定了企业的增长速度。如果企业不改变产品结构,只卖那些传统产品,销量增长将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