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同样是一作区,马铃薯为啥能卖出高价?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1/2/15 15:54:51
在陕北榆林,有这样一句俗语“陕北一大怪,洋芋当饭不当菜”。这里的洋芋就是指马铃薯。早在被确定为主粮之前,马铃薯在陕西就已经是主粮了。在陕北榆林和陕南安康,马铃薯分别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和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当地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25%。陕西省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的地区之一,也是马铃薯主要生产省份之一。在马铃薯的众多产区中,以榆林地区为代表的沙地土豆,品质目前为全国最佳。陕西马铃薯也因此名声

在陕北榆林,有这样一句俗语“陕北一大怪,洋芋当饭不当菜”。这里的洋芋就是指马铃薯。

早在被确定为主粮之前,马铃薯在陕西就已经是主粮了。在陕北榆林和陕南安康,马铃薯分别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和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当地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25%。

陕西省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的地区之一,也是马铃薯主要生产省份之一。在马铃薯的众多产区中,以榆林地区为代表的沙地土豆,品质目前为全国最佳。

陕西马铃薯也因此名声在外,卖价较高。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由于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的扩种和增产,再加之多产区的重叠上市,导致马铃薯市场行情低迷。就是在这样的年景下,陕北的马铃薯因为品质较好,依然卖了个好价格。

同样处于北方一作区,同样的马铃薯种植基础,为何陕西马铃薯就能以品质著称,卖出高价呢?

300年开枝散叶,陕西马铃薯终成一派

陕西是马铃薯的最佳适种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根据陕西地方志等史料的记载,17世纪(明朝万历年间)时马铃薯传入中国,在清朝乾隆时期被引种至陕西,最早在关中南部秦岭山地开始种植。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杨名飏颁谕《种洋芋法》,并采买洋芋一万余斤,分运延、榆、鄜、绥四府州,严令各府州引进、推广、种植最适合山地生长的洋芋。这一举措推动了马铃薯在陕北的传播。

随着马铃薯高产、耐旱、耐寒特性的显现,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关中、陕南和陕北的高山冷凉地区及陕北沙地都有分布,呈现出“高下俱种”之态势,马铃薯也逐渐从杂粮发展成为山民的主食之一。

经过近300年的发展,马铃薯已成为陕西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陕西主要的蔬菜作物。

据统计,2017年,陕西省马铃薯播种面积577.5万亩,总产量567万吨,总产值 90亿元,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的12.6%、9.3%和4.2%。


产业发展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陕西马铃薯主要分布在陕南和陕北地区,分别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5%和60%。

陕南马铃薯主要分布在商洛市、安康市以及汉中市,是陕西省早春上市菜用马铃薯生产的集中区域。其中,汉中市以早春地膜马铃薯种植为主,采用“冬早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使马铃薯上市时间提早到4月中旬。

陕北素来为马铃薯的传统种植区,是陕西秋薯生产以及鲜薯出口、(油炸)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的重点区域。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和延安市。其中,榆林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52万亩,折粮总产量59万吨,是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市。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方玉川在谈及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时曾表示,榆林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之一,在全市12个县(区、市)中,有9个县(区)属于国家西北马铃薯优势区主产县,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有10个县(区、市)马铃薯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

陕南、陕北两大产区的发展,共同推动了陕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从自然条件来看,陕南地处秦巴山地,具有近似于马铃薯原产地的生态条件;陕北作为全国马铃薯五大优势产区之一,同样具备马铃薯优生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占据了“天时”。

从地理条件看,陕北地势平坦,宜采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品竞争力较强;陕南距离省会西安较近,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占据了“地利”。

从技术优势来看,陕西有安康市农科所、榆林市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的科研机构,致力于马铃薯育种研究、栽培技术创新研究等,占据了“人和”。

在陕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善

目前,陕西全省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善。从2013年起,榆林市组织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创建了西北一流的脱毒种苗组培中心;陕南商洛市在各县区建立市、县、镇、村“四级三代”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市级生产脱毒原原种,县级生产脱毒原种,镇村生产脱毒良种。自繁加上外调,使得脱毒种薯快速在陕西推广开来,全省脱毒种薯覆盖率超过了40%。

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在陕南地区,马铃薯冬播种植已成趋势,双/三膜覆盖、三个六、两增三控、马铃薯—药材/水稻/西瓜/蔬菜间作套种等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在陕北,以提高旱地马铃薯增产增效为目标,水肥一体化精准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晚疫病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等集成技术也在进行示范推广,推动陕西马铃薯种植水平的提升。


产业化链条初步形成

在陕北榆林,马铃薯的规模化经营发现迅猛。到2017年,榆林市年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和企业达到1145家,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主要以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为主。

种植大户的规模在壮大,为种植大户提供服务的农服组织也在发展壮大。除了为种植大户提供农资产品和技术指导的农资服务商外,全省还建起了从事马铃薯生产与销售的农民专业组织681家,各类加工企业119家,初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马铃薯产业链条。


马铃薯种植向陕北转移

近年来,由于马铃薯种植效益远高于其他作物,陕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作为陕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榆林市,因为耕地面积广,素有陕西“第二粮仓”之美誉,具备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

榆林马铃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陕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推广研究员、榆林市农科院院长常勇表示,近几年,榆林马铃薯面积在不断增加,其中,旱地马铃薯面积不断减少,水地马铃薯面积逐年增加。尤其是榆阳区的马铃薯产业快速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农场发展,种植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榆林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行情的刺激。

由于2019年薯市行情较好,2020年秋薯种植户生产积极性高涨,纷纷扩大种植规模。在北方一作区,绝大多数产区同比增幅在10%~20% ,榆林定边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20%左右。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陕北马铃薯的价格依然不错。

“前几年,张家口、承德那边马铃薯价格很低,这边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多少年种植马铃薯几乎没有赔过钱,只要有产量,就不会赔钱。”据北京裕丰金必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大区经理刘洪友介绍,陕北的土壤是沙质土壤,昼夜温差也大于乌兰察布、张家口、承德等地,种出来的马铃薯薯形好、质量高,自然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2020年,由于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的扩种和增产,再加之多产区的重叠上市,导致马铃薯市场行情低迷。就是在这样的年景下,陕北的马铃薯因为品质较好,依然卖了个好价格。

据了解,在马铃薯还没有大面积上市时,赤峰EV达到了0.82元/斤以上,806达到0.75元/斤左右。随着商都和榆林的开市,赤峰黄心低端尾货直接拉到了0.5元/斤的水平,商都的好薯和榆林好薯依然实现了0.7元甚至0.8元的价格。进入8月末和9月初,薯价平均下降一毛左右,三优色好的商都货和榆林货依然在0.65元以上和0.7元以上的价格。

北方其他主产区适种土地的减少,也在促使马铃薯种植向陕北转移。

据西大华特蒙冀战区业务经理霍东飞介绍,近年来,因为地下病害的影响,张家口地区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缩减,集宁、榆林地区的面积在不断扩张。

刘洪友表示,由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水改旱、粮改饲等政策的实施,种植户不好拿地,甚至有部分地区2020年不允许继续种植马铃薯,种植户只能跑到榆林种植。相较于2019年,2020年榆林马铃薯的面积肯定是增加的。


陕北成为农资新兴市场

数百万亩的种植面积以及还算不错的行情,使得陕北马铃薯产区蕴藏着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整个西北马铃薯产区,投入水平比较高的,还算是榆林地区。”刘洪友表示,在西北地区,限制马铃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干旱。旱地种植马铃薯,基本是靠天吃饭,亩产量较低,农户也不怎么投入。

相较于甘肃定西、宁夏固原等产区,陕北榆林的马铃薯种植水田较多,对于农资的投入还算比较高。据了解,在陕北榆林,马铃薯的亩投入成本在2000~3000元,一季马铃薯需要施肥13~15次。

除此之外,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马铃薯种植没有办法继续“换地”,部分地块只能连续去种植马铃薯,导致细菌性病害(气生茎腐病、疮痂病)、线虫危害在逐年加大,出苗慢、不出苗现象时有发生,迫使种植户开始注重土壤健康,重视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拌种菌剂、腐植酸肥料、海藻肥等新型肥料的使用,对于细菌性病害的防控也逐渐重视起来。

陕北马铃薯市场也因此成为备受农资行业关注的一个新兴市场,不少农资企业纷纷布局陕北马铃薯市场。

2020年,金必来和陕西绿叶农化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布局陕北马铃薯市场。其在陕北市场推广的土藏金、中微菌素等微生物肥料,在改良土壤、解决根结线虫、生根、提苗、壮秧上表现突出。不少种植大户在看到第一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后,第二年所种的马铃薯全部使用了金必来的产品。

“在春节前,一些种植大户的底肥我们都已经布局完了。”刘洪友告诉记者,合作第一年,金必来在陕北马铃薯市场上的销售额便达到200万元左右。

西大华特在马铃薯圈的布局,则是在更早时间。其通过打造专一作物,借助核心合作伙伴的力量,开拓核心市场,并通过寻找核心基地,利用两会一促的推广方式,服务不同圈层基地来扩大销售。

据霍东飞介绍,在以陕北榆林为代表的马铃薯主产区,西大华特根据马铃薯种植品质的逐渐丰富,不断调整、优化产品技术,针对不同品种进行不同技术及产品的组合使用。同时针对气生茎腐病、疮痂病等进行核心方案的推广。

对于细菌性病害,尤其是气生茎腐病及疮痂病的防治上,西大华特提出了“一灌两喷”的防治理念,通过核心产品、关键时期及有效的用药方式,在病害防治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销量也在稳步上升。


马铃薯产业向更高维度发展

虽然陕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已影响到陕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必须下力气解决。

第一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在陕西,马铃薯主栽品种为克新1号、费乌瑞它、早大白、冀张薯8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号、秦芋32号、鄂马铃薯5号等品种,多为鲜食品种,缺乏主食化加工品种。

第二病害越来越严重。在陕北地区,马铃薯重茬种植严重,导致疮痂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由于规模化农场发展迅速,不少种植大户自发外出调种,使得马铃薯黑痣病、黑胫病、粉痂病等从未在陕西发生的病害开始为害。 

第三单产水平较低。陕西是中国马铃薯生产大省,但由于立地条件差(大部分地块无灌溉条件)、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水肥管理技术不精准、水肥利用率低,病虫害防控不到位等问题,马铃薯产量、品质得不到保障。2017年,陕西省马铃薯平均单产(鲜薯)仅为982公斤/亩,远远低于1360公斤/亩的全国平均水平。

第四脱毒种薯推广不均匀。近年来陕西省也在大力推广种薯脱毒技术,全省脱毒种薯覆盖率超过了40%,但脱毒种薯在陕北、陕南两地的推广分布极不均匀。陕北榆林,因为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供“一亩田”工程,全市脱毒种薯推广普及率达到60%。而在陕南,这一比例远远不及陕北地区。

第五产业化水平不高。与周边产区相比,陕西省马铃薯加工产业水平较低,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大都是作坊式和小型加工厂,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即使是在核心主产区定边县,马铃薯加工转化率也仅有20%,且产品大多是普通淀粉、粉条、粉皮等初级产品,缺乏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等高价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业务。这与陕西马铃薯生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

拯救一个产区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展开更高维度的竞争。

针对上述问题,陕西省已经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努力将榆林建设成为陕西省一流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向省内其他地区输送优质脱毒种薯;大力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改善陕西马铃薯品种结构;大力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引导马铃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可持续化发展。

这或许正如陕西富钾技术总监张瑞龙所说,在经历了疯狂扩种和价格冰点之后,陕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理性了,无论是种植户还是服务商,都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维度的竞争阶段。

2021年,富钾农服新模式全面开启,并率先落地陕北马铃薯,正是陕西富钾强化马铃薯作物服务力的体现,也是陕西马铃薯产业向更高维度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