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物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2/24 9:20:30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2023年,行业经历了许多困难。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下,我们越需要乐观、积极、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哪些企业家在2023年彰显了其卓越的个人素养?这些企业家精神又能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本刊年度人物盘点,通过三组关键词,带您认识11位杰出的农资企业家。  三宁化工毛国斌:理性评估自我

2-1.jpg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2023年,行业经历了许多困难。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下,我们越需要乐观、积极、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什么才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哪些企业家在2023年彰显了其卓越的个人素养?这些企业家精神又能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本刊年度人物盘点,通过三组关键词,带您认识11位杰出的农资企业家。

 

2-2.jpg

 

三宁化工毛国斌:理性评估自我,准确捕捉变化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当下的时代,创新正变得越来越难,甚至出现了“无意义的创新”。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宁化工”)副总经理毛国斌认为,需要理性对待发展和创新,当下最可贵的是正确评估自身,其次再去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现在回归到很难过的日子也很正常。”这是毛国斌对市场的解读。

 

笔者对毛国斌的第一印象便是真诚、务实、理性、博闻强识,这在之后的交流中也一一得到了验证。他强调,不能夸大事实,不能向外界传递不切实际的语言以及实现不了的想法。

 

“20世纪60年代,全国氮肥厂有2000多家,到现在全部加起来才100多家,包括磷肥的集中度也在提升。在几千家化肥厂里,能存活下来、能发展的是少数。”毛国斌说。不必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乱了脚步,发展的大潮流无法阻挡,更重要的是找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路,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特色,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当笔者询问三宁化工的核心竞争力时,毛国斌笑道:“现在这个层面上,工艺、技术已经非常稳定,企业哪里还有绝活?可能资源的保障是比较重要的。”

 

没有成功的企业家,只有时代的企业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时代。

 

对于三宁化工和毛国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捕捉变化。因为需求永远都在,但是不会一成不变,只有抓住变化,用产品和技术来满足需求,才能实现与时代同频发展。

 

三宁化工是如何应对时代变化的?用适应趋势的技术变革、用基于用户需求的匠心、用内部造血能力的提升、用对下游经销商的扶持。这是毛国斌给出的答案。

 

方法很朴素,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时代的变化,就是在看似不经意的点滴中发生,想跟上变化的人,也要从细微处着手。

 

谈及梦想,毛国斌说:“让企业在行业里面永远待下去。”这个梦想看似简单,细想却能触及毛国斌理性之下埋藏的野心。静水深流,宁静致远。或许,这就是三宁化工,这就是三宁人。

 

鄂中生态常云:保持认知,做难而正确的事

 

经历过高速发展的复合肥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挤压式增长阶段。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中生态”)副总经理常云认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跟着市场走,跳出化肥营销来看营销,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

 

“今年给复合肥从业者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心态。”面对“有点冷”的肥料市场,常云有着清醒的认知。

 

在外人看来难以跨越的门槛,在常云眼中却稀松平常。坦然面对的底气,来自他不断超越自我的从业经历。

 

在外人眼里,常云是个能接受挑战,浑身上下充满正能量的人。而在常云自己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抱着敢打必胜的决心,不断地超越自我、迎接挑战。也正是这种认知和决心,让他能够从容迎接挑战。

 

比经验更可贵的是“空杯心态”,常云恰好就是一个从不避讳学习和进步的人。“在销售上,我是一个新兵,要学习,更要实践。”常云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自己,这样清醒的认知,让常云能够跳出营销来看营销,从不同的视角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站着的时候,耳边都是议论,跑起来之后,耳边就只剩风声。

 

“今年的市场很特殊,但是化肥的刚需仍在。”常云认为,“这种大起大落的行情下,鄂中生态除了适时调整价格外,还需要不断向内挖潜,坚定不移地前进。”

 

常云介绍,鄂中生态通过了一项决议—要加快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用发展来解决目前和今后将要面临的问题。

 

鄂中生态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也即常云认为的:“优势的打造一定是多维的,也正是鄂中生态走到今天所一直坚持的。”

 

坚持产品创新,坚持诚信经营,坚持品质为先,这三大坚持,就是鄂中生态最显著的三大优势,也无一不是“难而正确”的事。

 

但是一个将奋斗当作自己的“锚”的人,想必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怀着必胜的信念,带领营销团队投入到接下来一场场艰难的战斗中去。

 

祥云股份胡清:带领祥云股份做好二次创业

 

一个“外行人”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入职,将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胡清选择在而立之年回到祥云股份,显然是承载了长辈的厚望以及自己的壮志。这样的新鲜血液将会为祥云续写怎样的故事?整个行业都在期待。

 

与那些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前辈比起来,胡清确实算是“外行人”。

 

胡清不避讳“外行人”的说法,只表示不害怕面对新的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外行人”或许更能够打破旧的商业范式,为企业建立新秩序。

 

“我相信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解决问题往往需要从问题以外找答案。”胡清表示。

 

胡清在祥云初次亮相的身份便是祥云股份农科公司董事长,起点不可谓不高。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从1到N的难度并不亚于从0到1的创业,尤其是对于祥云股份这种传统老牌强企。

 

胡清愿意将自己在祥云股份的起步称为二次创业,期待能带领祥云股份再攀高峰。

 

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祥云股份这样具备强大实力和资源优势的大企业又该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看问题要看本质,看到本质之后,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是胡清经常说的话,他也实实在在确定了祥云股份二次发展的道路:找到自己的特色,做引领者而非跟随者;改变用人机制,来激活管理机制;坚持长期主义,去做长远的事,而非只着眼于眼前利益。

 

“希望农科人有冲劲、有干劲、有闯劲,坐在祥云这艘大游轮上,看到未来巨大的机会。”

 

勇于突破,敢于重新出发,这是祥云人的可贵之处,也是胡清想要带领祥云股份走的道路。

 

拉多美集团杨进昌:企业的集中差异化战略

 

“我们提出要精准营销,精致生产。这是20年来我们摸索出来的集中差异化战略,与总成本优势企业错开正面竞争。”杨进昌介绍。

 

拉多美现在整体的策略,就是打造一个小而精、精而专、专而强的企业,找到差异化竞争点,去做集中差异化。

 

“要把所有的差异化集中起来,显示出优势核心竞争力,才会有立足之地。这几年我们的战略也是集中差异化。”杨进昌介绍,“归结起来这差异化就是生产技术差异化、原材料差异化、营销差异化,把这三个差异化集中起来,变成我们的集中差异化。”

 

目前复合肥的生产线基本上有两种:高塔造粒和氨化造粒。还能如何创新?

 

“拉多美把腐植酸钾和有高度活化功能、调理土壤的产品,加到高塔工艺里去,变成高塔腐钾再活化技术,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杨进昌介绍,拉多美“高塔+腐植酸钾”做高塔腐钾复合肥生产技术的创新,形成了竞争壁垒。

 

要做减量化、功能化的高端产品,保证土壤健康的产品,选择上游原材料要选好。这是杨进昌的坚持。要考虑原料的使用性质,是否含重金属、原材料本身的状况等。

 

产品要做好,原材料是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好的原材料,加上好的工艺,做出来的才是好产品。

 

打透区域,打透作物。

 

拉多美的“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里提出拉多美的5P营销维度,在产品、经销商(渠道)、政策、促销的基础上,加了作物(Plant)。厂家、经销商只要把当地的作物打透,就可以生存下来。

 

到最后,差异化的目的是无从比较。一旦无从比较,就会带来一个结果:凭借稀缺,掌握定价权。

 

 

2-3.jpg

 

 

六夫丁陈诺: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是方向也是使命

 

在普世意义中,企业家似乎总是高于商人,因为企业家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而商人则一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夫丁”)董事长陈诺认为,在商言商并不是商人的本质,商人也可以做利他且利己的事情。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而交换的基础是物超所值。”按照陈诺的理解,作为商人,把产品做得物超所值是唯一的方向。“因为商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利他。”

 

陈诺也会思考,为什么40多年来,农资商人始终徘徊在主流商业之外:“正是因为有一些人把投机取巧、吹嘘欺骗当成了经营秘籍,把以次充好当成了经营信条,把牟取暴利当成了价值取向,才导致行业风评受损。只有产品好了,用户才会好;用户好了,商人才能好。把这个基本的道理搞明白,才能去谈利他。”

 

事实上,陈诺的思想与六夫丁如出一辙,都是靠着“利他”的商业逻辑来打造企业,把对农民、对农业的责任贯穿于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将六夫丁打造成了国内集杀虫研发、生产、销售、植保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生物制剂公司,创造了行业奇迹。

 

在陈诺的经营理念中,从来不存在“取巧”这条路。

 

行业内很多人把六夫丁定义为“产品主义”,陈诺也坦然接受了这个定义:“六夫丁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产品主义者,这个词六夫丁完全受得起。”

 

2009年起,陈诺就极为重视产品的质量细节;3年前,六夫丁更是率先在国内提出“长效杀虫”理念,并深刻践行。可以说,正是“不取巧”的精神,造就了陈诺这个极致的“产品主义者”,也将这种精神传递到了整个企业,成为六夫丁的企业文化。

 

经过时间的洗礼,六夫丁沉淀出了大批脚踏实地的老实人,这些人分布在生产、研发、生测、仓储物流、销售、后勤等每一个岗位,成为推广技术、创造价值的先行者。

 

海大生物单俊伟:以海洋科技引领绿色农业未来

 

海洋强国、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专注海洋生物领域,深耕蓝色海洋产业,将海洋资源应用在绿色农业领域,是青岛海大生物集团(以下简称“海大生物”)董事长单俊伟坚持了23年的事业。

 

都说企业领导者的经历决定了整个企业的风格。海大生物也是如此。

 

单俊伟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后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有过一段时间的执教经历。海大生物便是单俊伟于大学校园内创立的企业,自创建伊始,就带着浓厚的科技创新的基因。

 

“海大生物的发展既得益于山东半岛得天独厚的海洋生物资源优势,也得益于中国海洋大学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更得益于长期以来海大生物和中国海洋大学优势学科相结合的原创性创新。”单俊伟强调。

 

在海大生物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技术原创性,从源头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是单俊伟始终在坚持的事情。也正是这种坚持,让海大生物得以聚焦主业、专注研发,推动海藻肥逐渐成为种植户的必需品。

 

都说独木不成林,但优秀者的身边也必然不缺同行人。

 

围绕在单俊伟身边的,是以博士、硕士为主的海大生物研发队伍。可以说现在的海大生物,已经成为海洋生物农业应用领域的高端人才聚集平台。

 

人才带给海大生物的,是如同大海一般澎湃的生命力。

 

海大生物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发展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殊荣,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这一项项荣誉,都是海大生物凭借人才为本、科研为本打下的最强地基。

 

关于海大生物的未来,单俊伟概括了三个词语,“国际标准”“资源优势”“行业领先”。海大生物未来会持续带动海洋功能型特肥行业的发展,把更多创新产品推向国际舞台,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的产品去对标、去竞争、去合作。

 

惠州银农钱炫舟:抓住每一个能抓住的机会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农科技”)董事长钱炫舟坚定地将自己定义为“机会主义者”,将“活下来”作为企业的首要目标。他笑称:“华为都说自己先要活下来,我们算什么。”

 

钱炫舟并不避讳小企业的话题,也认可小企业的优势。

 

他认为:“大企业做决策的时候,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风险控制,所以小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和战略一定来自小企业。”

 

所以他并不浮于表面地模仿大企业的“长期主义”,而是回归当下,抓住每一个能够抓住的机会。聚焦微乳剂,打造大单品,实现了差异化、专一化优势。这个聚焦无疑是成功的,让银农科技在行业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别人拿不走,也学不了的。

 

银农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持续创造价值。

 

因为钱炫舟意识到,某一项技术领先只是暂时的,当某项技术在市场上成了时髦的东西,就会出现恶性竞争,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随之变短。企业的出路就是不断创造价值,做差异化,保持竞争优势,提升议价空间。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需要用新的东西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剂型的创新也好,产品的升级也好,银农科技一直坚持用更多的时间去练内功,提高竞争力,打造竞争优势。

 

专注构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人,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研发能力、可信任的银农科技,逐渐获得了头部企业的关注,与巴斯夫、科迪华、富美实、陶氏化学四大国际农化巨头达成了战略合作。2022年9月,银农科技又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整体升级。

 

现在的银农科技,已经算得上制剂行业的隐形冠军。

 

即使钱炫舟表示自己不愿意模仿大企业的“长期主义”,但是坚定地做一个“机会主义者”,把握住每一个能抓住的机会,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长期主义”呢?

 

慕恩生物蒋先芝:做新赛道的行业催化剂

 

与其在老赛道拥挤,不如找新赛道奔驰。

 

农资行业的新风口是什么?农业微生物是不可绕过的领域之一,也在不断吸引着创新和研发型企业进驻。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恩生物”)就是其中之一,选择了这一赛道的蒋先芝博士的目标就是成为行业的催化剂。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在许多人印象中,蒋先芝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但是接触了之后方能感知,蒋先芝是一位不停在进化的“多面体”:不仅拥有科学家的单向思维,能够专注细分领域的科学研究,也拥有企业家的多向思维,能够看到产品、市场、资金等多方面需求。正是这样的“多面”性格,让蒋先芝获得了资本的信赖和市场的肯定。

 

创始人的进化思维,自然也被植入了企业中,这样的创始人创造的企业,必定也不缺创新基因和勇气。

 

蒋先芝创业的初衷十分简单:因为看到微生物产业在国内外的巨大差距,就萌生了打破国外领先的局面的想法。

 

但是在农业领域,做一家纯粹的科技公司是很困难的,因为大家缺少对科技公司的认知,也缺少通向资本的途径。幸而慕恩生物找到了方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两条腿走路。将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应用在生物农业中,快速建立领先地位;用农业领域的现金流反哺医药领域,促进长期发展。

 

确定了目标的慕恩生物很快在农业微生物行业公开亮相,并实现了从实验室阶段到田间阶段的转化。接下来的5—7年,慕恩生物还将搭建渠道,搭建营销体系,搭建产品矩阵,直至上市。

 

蒋先芝也希望通过慕恩生物的成功案例,改变农资行业中科技公司的尴尬地位。“让大家看到做技术创新是有前景、有未来的。”蒋先芝这样说道。

 

也许,慕恩生物在实现蒋博士描述的目标的过程中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笔者相信,优秀的企业总会等到它崭露锋芒的时代。

 

2-4.jpg

 

 

普罗蒂欧赵云和博士:专业,特肥最重要的关键词

 

目前,特肥仍然是最炙手可热的农资赛道之一,中国生物刺激剂市场更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发展的东风也催生了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

 

快速增长或许能够掩盖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终将成为继续增长的阻碍。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普罗蒂欧中国区总裁赵云和博士坚持认为:“特肥应该更专业、认真、严谨,要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认知特肥。”

 

“未来一定是作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生物刺激素的增量机会,就来自新中产群体对农产品品质的提升、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赵云和博士这样认为。

 

进入新的领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那些自带光环的大企业。但是赵云和博士认为,专业的价值永远不会变,即使是全新的领域,专业优势仍然是最好的护城河。

 

谈到普罗蒂欧的发展优势,赵云和博士给出了三点心得:做细分,市场细分、场景细分;做原装、原产、原瓶的产品;实现稳定的供应保障。通过这三点,让普罗蒂欧成为中国特肥领域的先行者。

 

优势从来都是说来容易,践行起来方知其中的困难。“意大利不是资源型国家,从来不拼资源,而是拼技术,普罗蒂欧也是如此。”赵云和博士介绍说,所以在发展中,普罗蒂欧一直秉持着技术先行的理念,“只给作物需要的营养,提高使用效率,真正为农业增长服务,而非成为农业的负担。”

 

“正确地做事”容易,“做正确的事”很难,赵云和博士给人的印象正是后者。他从不选择高举高打突飞猛进,而是坚持搭建更稳固的基础,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在风口中起飞很简单,但飞得更久才是赵云和博士想要做的事。当风停下来之后,考验的就是谁更加专业,谁的产品更能同时满足机理明确、应用精准、作用突出等市场需求,而这些,也是普罗蒂欧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谈起普罗蒂欧的未来,赵云和博士用了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受人尊敬。但细想下来,能够用科技和先进的产品与技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行业赋能,不就是“受人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做到的事吗?

 

上海碧晶喻武远: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驱动基因

 

当一个概念在行业中变得火热,甚至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时,对于专注这个品类、不愿炒作概念的从业者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

 

上海碧晶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碧晶”)总经理喻武远就是其中一员。

 

面对行业现状,作为硝化抑制剂在国内的开拓者,喻武远反对炒作概念,选择踏踏实实走技术创新与推广的道路。

 

以前国内市场上没有硝化抑制剂概念,但是这一技术,正是进口肥料优于国产肥料的原因。

 

喻武远看到了硝化抑制剂在农业上的前景,毫不犹豫地决定将产品用于肥料市场。

 

“目前硝化抑制剂技术全球只有三家,陶氏(CP)、巴斯夫(DMPP)以及我们碧晶,有登记证的只有我们三家。”谈到这里,喻武远很是骄傲。

 

取得了成就的上海碧晶并没有选择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因为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的掌舵人,喻武远认为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才是上海碧晶能走到现在且愈发强大的驱动基因。

 

近两年,随着稳定性肥料的快速发展,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那么上海碧晶还有创新空间吗?

 

“在剂型上创新,也要在应用上创新,以使其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状态下的肥料添加量更加精准。”这是喻武远选择的道路,他对硝化抑制剂未来的增量空间也充满信心。

 

在交流中,喻武远一再表示,上海碧晶会坚持“节肥增效,碧晶之路”的企业理念,脚踏实地,持续不断地精进、创新,不断为中国复合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这也是一个品类开拓者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相信喻武远的信心,也想见证这样一位企业家,能够带领企业走到什么样的高度!

 

杭州永航王秀群:十年专注,让高端进口肥在国内遍地开花

 

最牢固的人际关系往往来源于微时的相遇,而杭州永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永航”)总经理王秀群与高端进口肥也可以说是“相识于微时”。经过十年如一日的推广,杭州永航的多款进口产品已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如今再谈起这十年的推广之路,王秀群仍然认为,专注高端进口肥这一件事,值得!

 

回顾王秀群的进口肥推广事业,有一条很清晰的时间线:

 

2006年,国内的特肥市场以进口肥为主,凭借品质和效果深受种植者的青睐;

 

2008年,王秀群毕业后进入农资行业,高端进口肥的魅力便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也更加坚定了王秀群做进口产品的决心;

 

2012年,杭州永航在王秀群的带领下横空出世,并明确了只做高端进口肥、服务优质客户的定位;

 

2019年,与外商加强合作,成功跨过危机,实现“双品牌发展”。

 

……

 

困难是所有创业者必然面对的问题,王秀群也不例外。

 

在杭州永航成立之初,市场教育不到位、代理商与外企之间缺乏信任等问题都是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市场风云激变,畏首畏尾者终将被淘汰,只有有魄力者可以先行。王秀群决定改变现状,与外商建立信任,加强合作。同时,王秀群也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舒适区”—产品商品名属于杭州永航,包装风格可以为外商保留。这样既借助了外商的影响力,也不会损害代理方苦心经营的品牌。

 

多年积累,让杭州永航拥有了雄厚的外企资源、信守承诺的企业文化等核心优势。师出名门的学习经历、曾在多个知名外企就职的工作经历,也让王秀群成了一个综合型技术能手,个人与公司都在行业内有口皆碑。

 

让中国种植者用上真正的进口产品是王秀群的梦想,不忘初心是王秀群对杭州永航未来的定位。哪怕竞争再激烈,王秀群也相信杭州永航必能屹立潮头,坚挺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