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害的类型、发病规律、诊断技术及流行因素

作者:农业种植技术 2024/2/27 14:24:59
果树在生长发育或果实贮存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缺少营养元素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果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在外观和生理上发生了改变,如枝干、叶片、果实或根部出现病斑、病瘤,枝干维管束变黑,植株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这就是果树发生了病害。果树发生病害后,生理功能会受到干扰,组织形态上也会发生异常,这一系列的变化叫病理程序。一、果树病害有那些类型?果树病害分侵(传)染

果树在生长发育或果实贮存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缺少营养元素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果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在外观和生理上发生了改变,如枝干、叶片、果实或根部出现病斑、病瘤,枝干维管束变黑,植株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这就是果树发生了病害。果树发生病害后,生理功能会受到干扰,组织形态上也会发生异常,这一系列的变化叫病理程序。

一、果树病害有那些类型?

果树病害分侵(传)染性病害和非侵(传)染性病害两种。

1. 侵染性病害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染引发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真菌病害,由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如苹果轮纹病、苹果褐斑病等。

2)细菌病害,由细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如苹果根癌病等

3)病毒病害,由病毒侵染引发的病害,如苹果花叶病、苹果锈果病等

4)线虫病害,由线虫侵染引发的病害,如苹果树根结线虫病、苹果树根腐线虫病等

2. 非侵染性病害

果树因缺乏营养元素,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光照过强或不足等非病原微生物侵染导致的病害,因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营养不足 果树生长、发育中需要多种矿物元素,若缺少某种元素时就会发生缺素症,其表现症状亦不相同。如缺氮时,植株矮小、黄花;缺磷时,植株生长迟缓,茎叶呈现暗绿色或紫红色,有的还出现不规则褐斑;缺锌时引起小叶病,叶片呈柳叶状,淡黄绿色;缺铁时,叶脉间失绿,植株上部叶片黄化,植株矮小。

图片

2)水分失调 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果树生长受到抑制,叶尖、叶缘或叶脉间变黄,引起早期落叶、落果。夏季暴雨,土壤水分过多,会造成萎蔫,根部腐烂,落叶(花、果)。
3)温度不适 果树生长期和休眠期遇到低温常会引起霜害和冻害。生长期遇到高温会造成植物呼吸增强,同化作用降低,植物生长受阻,组织中的原生质中毒或凝固,引起落叶,或茎叶、果实发生局部灼伤。
4)光照强弱 光照不足,茎叶叶绿素减少,出现黄化或白化。光照过强会引起果实灼伤,如苹果白灼病,造成果面变褐,果肉木栓化,果实变小,提早脱落。
5)环境污染 大气、灌溉水及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及农药、化肥引起的药害和肥害,都会造成果树中毒。
图片
植物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亦会为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两者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单一的。如苹果受冻后易发生腐烂病。果树感染侵染性病害后,植株衰弱,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减弱,会加重非侵染性病害。如苹果褐斑病发生严重,会造成大量落叶;树体抗寒力降低,又容易造成冻害或霜害;苹果轮纹病发生严重的果园,早春树体受冻就特别重。

二、果树病害有哪些症状?

果树发生病害后就会表现一定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

1. 病状

果树感病后表现出的反常状态,成为病状。

1)变色 果树受理化因素的影响或病原物的侵染,全株或局部叶片失去正常的色泽,如黄花(缺氮、缺铁)、化叶(病毒侵染)等病状,如苹果黄叶病、苹果花叶病等。

图片

2)坏死或腐烂 果树染病后体内组织和细胞死亡会造成坏死或腐烂,含水量较少的器官或组织坏死后多呈干腐,如苹果树干腐病等;花、果等肉汁或幼嫩器官坏死后易发生潮腐,如苹果花腐病等。

3)病斑 果树被不同病原物侵染后,在叶片、果实或枝干的表面,就会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其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病斑多时会造成落叶、落叶,枯死或腐烂,如苹果斑点落叶病等。

4)萎蔫 染病后果树根部或枝条维管束被破坏,水分运输受阻,使枝、叶缺水而萎蔫,根部和主干受害会造成整株萎蔫;侧枝、叶柄受害则会引起局部萎蔫。有的植株迅速凋萎死亡,但叶片仍为绿色,称为青枯,如苹果圆斑根腐病

5)畸形  果树染病后,细胞数量增多,生长过度,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则会发生畸形,如肿瘤、丛枝、缩叶、缩果、扭曲、叶纤细等,如苹果根癌病等。

图片

2. 病症

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染病部位表现出的特征成为病症。

非侵染性病害没有病症,侵染性病害中由病毒、线虫、菌原质体所致的病害亦无病症。

细菌病害则会在病部出现乳白色或淡黄色胶黏脓状物,称为菌浓。

真菌病害的病症类型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霉状物  染病部位产生各种霉状物,如霜霉、青霉、灰霉、黑霉、红(赤)霉等,霉状物由菌丝、孢子梗和孢子组成,如苹果青霉病等。

2)粉状物 病部产生白色或黑色粉状物。白粉一般由病部表面产生,有时拌有霉层,它是由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构成,如苹果白粉病等。黑粉状物是植物器官或组织被破坏后产生的,是由黑粉病菌厚垣孢子所构成的,果树上很少发生。

3)锈粉状物  病部表皮上形成的小疱状物,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色、橘红色、棕黑色粉状物,即锈菌的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如苹果锈病等。

4)黑色小粒点 病部产生大小,形状不一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子座等,如苹果炭疽病等。

三、果树病害的诊断技术

果树病害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病原,以便对症治疗,提出防治措施,控制病害。诊断方法分为症状诊断和病原鉴定两种。

1. 症状诊断

当田间发现病害时,首先要观察病害的症状(病状和病症),确定是病害还是机械伤害,如果是病害,要区别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如何准确、快速判断果树生理性病害还是感染性病害?如何准确诊断果树生理性缺素症状?附:各种果树缺素症典型特征)。病毒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均无病症,但病毒能相互传染,在田间分布比较分散,不成片发生,其症状往往先从植株或分枝的顶端开始,然后扩散到其他部位,除表现花叶,黄化或矮缩外,还与昆虫活动有关。非侵染性病害相互间不传染,在田间发生普遍或成片发生。真菌病害有病症,细菌病害有“菌浓”。病原确定以后,根据症状特点,果树种类,发病部位,气候和环境状况等,进一步诊断病害种类。

图片

2. 病原鉴定

病原鉴定内容包括组织解剖,显微镜或电镀检查,人工诱发或接菌诱发等。若是营养缺素症,还应对果树枝,叶或土壤进行化验,查明所缺营养元素。

四、 果树病害的发病规律

病害的发生规律包括侵染过程,侵染循环和传播途径 个方面。

1. 病害的侵染过程

果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程序,它包括接触→侵入→潜育(繁殖)→发病 个阶段,每阶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1)接触期 病原物需接触寄主才能侵入,病毒与寄主接触和侵入是同时完成的;真菌孢子需待环境条件(温湿度)适宜,孢子萌发后长成芽管或菌丝才能侵入;细菌则需有水滴才能进一步繁殖和侵入。

2)侵入期 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称侵入期。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可从果树的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蜜腺等)及伤口(如虫伤、机械伤、裂伤等)侵入,也可直接穿过果实表皮的角质层侵入。各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侵入途径。真菌可从自然孔、伤口及直接侵入,但从伤口侵入的一般寄生性比较弱。病毒只能从微细的伤口侵入,细菌可从伤口、自然孔侵入。

3)潜育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果树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决定于病原菌的特性,寄主植物种类以及环境条件等,不同病害在不同环境下潜育期不同。其中温度最为重要,有的病害在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潜育期很长,待条件合适时才发病。

4)发病期 果树病害经潜育期后就开始出现症状,从表现症状到病害进一步发展称为发病期。如环境条件适宜病害就会迅速流行,反之则会延缓或停止扩展蔓延。

2. 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其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越冬和越夏是指病原物以潜育或休眠方式躲避寒冷冬季和炎热夏季的一种方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与寄主生长季节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一时期在冬季,就叫越冬。如果在夏季,称为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一般就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及时消灭越冬和越夏的病原物,对减轻下一季节病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例如:果园在冬季及时刮树皮,清除枯枝、落叶,摘僵果,并集中深埋或烧毁等措施,都是消灭越冬菌源。果树上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是:土壤、病株和病残体(叶、枝、果实)等。有的病毒可在昆虫体内越冬,还可在体内繁殖。

2)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经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果树生长期间,第一次侵染树体的称为初次侵染。初次侵染后在病株上进行繁殖,产生病菌的繁殖器官如菌丝体及各种孢子,又传播到健株上为害,如此反复进行,称为再次侵染。有的病菌只有初次侵染,没有再次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只发生次,如苹果锈病。但大多数病害既有初次侵染,又可进行再次侵染。再次侵染次数多少,决定于果树生长期的长短和环境条件,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则潜育期短,再次侵染次数多,如苹果斑点落叶病等都是侵染次数比较多的病害。

3.  病害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原物的传播主要靠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方式。

1)自然传播

①气流(风力)传播  真菌病害的孢子小,且数量多,成熟后易散落,可随风作近距离或远距离传播。传播距离与风力强弱有关,风速大和孢子生命力强的可作远距离传播。病原细菌和病毒不能直接随风传播,但细菌的“菌浓”和病残体可随风传播,传播病毒的昆虫如蚜虫、叶蝉等亦可随气流作远距离传播。

②雨水传播  果树上的病原物可随雨水作近距离传播,细菌病害的“菌浓”以及真菌含有胶质物的子实体(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需经雨水溶解后才能散出进行传播,存在土壤中的病原物也可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③生物介体传播  昆虫、螨类和某些线虫是传播果树病毒的主要生物介体,其中又以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等)传播病毒最为普遍。同时昆虫还能传播细菌和某些真菌,但一般昆虫对真菌的传播作用不大。

④土壤和肥料的传播  土壤是病原物在果树体外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病原物的休眠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带土的苗木可有效地进行远距离传播,带土的农具、人的鞋靴、动物的腿脚可作近距离的传播。携带病菌的植物残体混入肥料未经充分高温腐熟,施入土壤中是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

2)人为传播

人们进行农事操作,如施肥、灌溉、整枝、打杈、嫁接等,均能带菌传播。另外,果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亦会将病菌作远距离传播。

五、果树病害的流行因素

病害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大面积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病害的流行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单循环病害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或者虽有再次侵染,但作用不大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子传播或土壤传播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近,且效能小。这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菌量增长幅度不大,但能逐年积累,稳定增长,数年后会导致大流行,又称为“积年流行病害”,该类病害果树上很少发生。

多循环病害是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菌能够繁殖多代,可以多次再侵染,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寄主感病时间长,病害潜育期短,在有利的环境下增殖率高,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如苹果斑点落叶病等。

果树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

1.栽培品种的感病性及其种植面积  种植感病品种且栽培面积大,是病害流行的基础条件。感病品种病害潜育期短,病菌繁殖快,再次侵染的次数多,在有利的环境下极易造成大流行。反之,种植抗病品种且范围大,则会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流行。

2.病原物的致病力和数量病原物  在自然条件下经常发生变异,会产生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有的变异后小种毒力很强,能使原先抗病的品种变为不抗病,从而引发病害流行。有的变异后小种毒力并不强,甚至会减弱。不同的病原物繁殖力差异很大,有的具有高度繁殖力,能在短期内产生大量后代,为病害流行提供大量病原物。

3.气候等环境因素  温湿度高低、风雨强弱、土壤质地等环境因素与病害流行关系极大,雨水多的年份常会引发多种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流行。天气干旱,雨水少但田间小气候湿度大,有些病害亦会流行,如苹果白粉病。雨水少的年份或季节,有利于传毒昆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等)的发生,所以病毒病容易流行。不同的病原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有的病害喜在较低的温度下流行,有的则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