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能否带来药肥发展新机遇?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魏婉新 2023/4/22 9:50:20
药肥这一品类自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我国已经有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肥药双减”、人工成本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药肥的发展潜力被一致看好。根据测算,我国的药肥市场可达1700亿元,是农药市场的3倍。 但是被寄予厚望的药肥目前并没有承载起来自各方的殷切期待,市场规模仅为50多亿元,仍然面临着“将飞未飞,似起未起”的尴尬处境。 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权威标准规范,药肥这一品

药肥这一品类自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我国已经有了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肥药双减”、人工成本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药肥的发展潜力被一致看好。根据测算,我国的药肥市场可达1700亿元,是农药市场的3倍。

 

但是被寄予厚望的药肥目前并没有承载起来自各方的殷切期待,市场规模仅为50多亿元,仍然面临着“将飞未飞,似起未起”的尴尬处境。

 

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权威标准规范,药肥这一品类在发展之初还曾出现“假药肥”、肥料含量标注打“擦边球”等问题,破坏了产品在市场上的风评,行业规范迫在眉睫。

 

行业与团体标准相继发布

 

2020年和2021年,药肥行业和团体标准相继发布。

 

在现有的规范体系下,药肥本质上属于以肥料为载体的农药颗粒剂产品,由《农药管理条例》来管理。

 

但《农药管理条例》对药肥并没有明确定义,对药肥中的肥料含量也没有界定,所以不同产品的肥料含量参差不齐,出现许多行业不公平竞争现象。

 

在此背景下,行业标准《颗粒状药肥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在2020年出台。该《技术规范》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将颗粒状药肥定义为“以肥料为填料或载体,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类农药颗粒状制剂产品”,要求药肥中添加的肥料符合各类型肥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例如某种药肥以复合肥作为药肥载体,其总养分质量分数、水分、颗粒等就要符合复合肥国家执行标准的要求。

 

《技术规范》的出台,肯定了药肥这一新品类的合规性,和《农药管理条例》一起保障了药肥最基本的安全问题。

 

但药肥产品质量的提升还需要更高标准的规范。

 

2020年11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进行《药肥产品包装标识规范》团体标准立项。2021年9月,该规范正式命名为《药肥产品标签标识规范》发布。

 

该团体规范规定,申报的产品必须在产品标签与包装标识上同时标注农药活性成分和含量、肥料成分和含量,所以又被称为“双标”规范,可以使种植者直观看到药肥的成分和含量,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不公平竞争。


10-1.jpg

 

“双标”规范,有参与也有顾虑

 

距2021年9月发布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双标”规范给参加的药肥企业带来了什么改变?该标准是否能成为药肥发展的“破局点”?

 

作为“双标”标识的第一起草单位,河南远见非常看好“双标”规范的实施前景。远见旗下的红火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林认为,“双标”药肥可以让客户更省心、用户更放心,对药肥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绝对正面的作用,接下来会构建起红火+渠道商+终端商的“三位一体”的推广战线,提高市场对“双标”的认可度。

 

广东中迅药肥营销总监汪小明介绍,公司有半数药肥产品都在包装上标注了农药肥料的双含量,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应用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汪小明表示:“成熟市场对药肥接触多,能够理解双标的意义,产品推广起来比较顺利。但是在相对落后的市场,农资商和种植户对药肥的认知还比较浅薄,更不要说双标了。”

 

对于为何没有在所有药肥产品上实施“双标”标识,汪小明坦言,除了市场接受度影响,“双标”规范还面临着和政策“打架”的尴尬处境—某些地区相关部门禁止产品的外包装或标识随意变动。

 

汪小明对“双标”规范的意义和作用表示肯定,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出台更加权威的、支持药肥规范发展的政策,以促进这个行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透露,当前国内持有药肥登记证的厂家共有86家,其中有20多家企业参与了“双标”规范,参与度并不高。

 

行业呼吁“国标”出现

 

《药肥产品包装标识规范》实施一年半以来,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可谓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规范的出发点是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提升药肥产品品质,也得到了一部分企业和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双标”仅仅是民间团体性规范,并无法律强制效力,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会与政策冲突,导致企业参与度有限、市场认可度不高。

 

当下的药肥市场持续增长,2018和2021年先后迎来产品登记高峰期,两年的登记数量占近10年登记总量的50%以上。不少企业也将药肥板块作为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开始发力,可见药肥行业真正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但药肥行业的标准目前还存在滞后性,仅由行业和团体制定的标准必然存在局限,行业和市场都在呼吁更具有权威性的“国标”出现。


1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