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更迭加速,特肥迎来爆发期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1/9/2 14:09:30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用来形容近两年水稻区用肥新面貌最为贴切。 在国家对粮食安全日益重视,水稻价格稳定,种植日益规模化和集约化,减肥增效的大背景下,传统的BB肥、尿素和复合肥流量红利在水稻区正在逐渐减退。化肥厂商在这个成熟的市场,开始转向特肥的推广,特肥迎来发展的良机。 传统用肥结构调整加速,大户更重视投入产出比 相较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稻收益较低,所以,传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用来形容近两年水稻区用肥新面貌最为贴切。

 

在国家对粮食安全日益重视,水稻价格稳定,种植日益规模化和集约化,减肥增效的大背景下,传统的BB肥、尿素和复合肥流量红利在水稻区正在逐渐减退。化肥厂商在这个成熟的市场,开始转向特肥的推广,特肥迎来发展的良机。

 

传统用肥结构调整加速,大户更重视投入产出比

 

相较于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稻收益较低,所以,传统上施肥水平并不高端。氮肥过量、BB肥当道一度是国内水稻区用肥的普遍写照。


1.jpg

 

据悉,水稻区种植户普遍对肥料价格敏感,多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肥料,且对肥料产品的了解不多。很多老农户只是知道要么是平衡型的,要么是高氮型的,对科学变量施肥的重视程度较低。

 

其实,除去价格的因素,前期不旺长、后期不脱肥、肥效长效持久、水稻能高产是稻农选购肥料时的标准之一。是以,在水稻肥市场上,能满足水稻生长的基础养分需求,销量领先的依旧是以高氮高钾为主的复(混)肥、掺混肥等肥料品种。

 

“新生代的一批种植大户用肥观念和传统水稻种植者不同,他们逐渐从以往控制购肥成本的观念中转变出来,更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种植大户越来越注重种植的整体效益,对品牌肥料认可度较高,有品牌忠诚度,不轻易更换正在使用的肥料品牌,这些变化让肥料生产企业加速调整市场和产品策略。”一肥企广东区负责人表示。

 

每一茬水稻种植施肥量大约在80120/亩,用肥成本约在120180/亩。相比之下,散户种植大部分仍然是以单包化肥价格来计算成本,偏向于使用低价化肥,购肥受产品的降价促销活动影响较大,会频繁地更换品牌。当然,在规模化程度较高的产区也有不少散户开始跟风大户用肥,开始接受一些新型肥料。

 

可见,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大户群体的不断壮大,稻区传统的用肥结构正在加速瓦解,不少新兴的大户和农场主逐步加大使用有养土、增产、提质功效的配方肥、新型复合肥产品、包括腐植酸、中微量元素肥等功能性特肥产品的使用比例。

 

功能性特肥需求日益增长,渐成稻区新宠

 

近几年,在水稻区尤其是规模化种植区域,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市场教育的深入,稻农的种植理念和施肥方式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种植管理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细化,尤其是施肥管理。

 

稻农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所以以提升产量及品质的功能性肥料为代表的特肥需求也日益加大,迎来爆发期。例如种植大户包括一部分散户,从水稻底肥到后续的追肥,会选择一些功能性肥料,像底肥除大量元素的复合肥外,还会选择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剂产品,来改良土壤,提升土壤的有机质;移栽苗时,使用生根的壮苗的液体肥;苗期会使用含中微量元素的水溶肥。

 

这些施肥方式和理念的转变都说明了特肥在稻区的推广渐入佳境。

 

而为了引导稻农科学高效施肥,满足大户多元化用肥需求,掘金这一市场,各肥企也是加快了自身产品的升级,加大了特肥产品的投放。肥企也愈加重视水稻产业的精准高效用肥,提升农资配套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少肥料企业纷纷推出了水稻专用肥、缓控释肥、免追肥等,同时,也为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生物刺激剂等功能型产品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另外,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流行,让肥效长的缓控释肥在水稻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受到稻农的欢迎,前景大好。

 

意大利瓦拉格罗、比奥齐姆、澳大利亚埃尔夫等国际特肥企业都针对水稻市场关注度高的增产和逆境管理,推出了自己的特肥应用方案。例如比奥齐姆推出了生物刺激剂+特种肥料的应用方案;埃尔夫推出了药肥一体化水稻飞防增产方案,该方案中霍尚奥优12元素液体肥螯合了植物生长必需的12种营养元素,既可以与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混配施用,又可以实现超低容量安全喷施,起到了见效快、省工、增效的作用。


2.jpg

 

和飞防结合做增产方案也成为不少特肥企业在水稻上寻求增量的新途径。他们都针对性地开发出了适用于飞防的专用剂型产品。这些产品都具有沉降性好、溶解度高、混配性好等特点,在国内的水稻主产区得到了很好的飞防推广,得到了经销商和大户的普遍认可。

 

同时,国内的大肥企业这几年也都积极调整了产品结构,发力功能性特肥。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云图、芭田、川金象、拉多美、开门子、茂施、雷邦斯等品牌企业都相继在水稻上推出了自己的特肥产品。

 

例如,芭田微生物包膜系列产品可全程应用于水稻的基肥和追肥中,拉多美腐植酸钾型产品墨翠系列、青蛙王子系列等新产品都已在江门等广东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模式已经比较成熟。

 

于特肥而言,保量在经作,增量在大田。传统的肥料增长空间受限,特肥也成为经销商之间最受关注的品类,同时在种植端,面对恶劣的天气环境和土壤修复的需求,稻农尤其是大户开始选择特肥产品,寻求提质增效。

 

在渠道端,特肥也成为水稻区的经销商转型的优先抓手。例如在黑龙江寒地水稻区的经销商很多都在水稻上推广杀虫或者除草药肥,虽然在安全性、价格和除草、杀虫的广谱性上还有一些受限,但市场潜力和空间非常大。目前,沙隆达新品稻金方杀菌穗肥、除草药肥在黑龙江水稻区效果表现优异。

 

实现上量重在强化技术服务

 

近两年,水稻特肥市场的竞争其实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且以特肥为名,夸大功效,乱象频生。


3.jpg

 

目前功能性特肥在水稻上的推广正在加速,市场培育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不同于传统大肥的推广,功能性特肥产品的推广在水稻上还是缺乏技术支持,基础的农技推广力量严重匮乏。对农户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薄弱,更缺乏集中展示的基地。

 

所以,肥企要想在水稻特肥上大展拳脚,实现上量突破,除了要抓好大户,制定完善的产品体系,关键还在于强化技术服务。

 

这对企业业务团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业务人员不仅需要实际了解当地的种植习惯,还需要熟悉水稻营养、植保技术,从农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技术服务。

 

“特肥在水稻田的应用肯定有巨大的空间,但推广没有捷径,推广方式更不应该过度追求营销的技巧化,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到田间一线,把水稻种植管理的各个用肥环节搞透。这就要求企业要培养专业的农化服务团队,加强农化服务综合技术的输出,把水稻土壤测试、田间肥效试验、配方设计、施肥技术等深入田间切实讲给农户听、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引导农户进行科学施肥,实现农户的持续提质增收。”吉林昌图万盈农业总经理张强表示。

 

落地践行技术服务才能真正占领农户的心智,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解决农户水稻种植的痛点问题,把应用技术搞清楚,进而让他们接受价格,这样提高市场占有率、上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