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大会】刘永强: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3/4/27 16:14: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主任、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岗位专家  刘永强葡萄病虫害防控理念植物健康概念内涵植物健康状态各种生理功能平和或平衡的自然状态平和就是适度,就是恰好。平衡,就是各器官、组织及它们的功能之间配合得当、恰到好处。自然状态是植物应该具有的本然状态。植物没有受到胁迫就平和,平和中有平衡;植物受到胁迫时,一些机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34.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主任、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岗位专家  刘永强

葡萄病虫害防控理念

植物健康概念内涵

植物健康状态

各种生理功能平和或平衡的自然状态平和就是适度,就是恰好。平衡,就是各器官、组织及它们的功能之间配合得当、恰到好处。自然状态是植物应该具有的本然状态。植物没有受到胁迫就平和,平和中有平衡;植物受到胁迫时,一些机能(防御反应、应急反应等)不平和了,但各种机能平衡。对于植物个体本身,维护和保持的各种生理功能平衡三个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植物对营养的需求和环境营养供应能力的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植物健康水平与生长量(负载量)的平衡。

土肥水管理、定向栽培、产量与质量的控制等栽培学内容

对于植物个体之外,维护和保持的各种生理功能平衡也有三个最为重要的内容:避免有害生物的侵害、避免植物种群内部的竞争、避免生态系统中其它物种的竞争及化感作用。

有害生物防控(病虫害害防治)、种植密度、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控制

1974年在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形成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共识。

1975年,由农林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认为我国植物保护的工作方针。

云南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1. 南方新发展葡萄栽培区域设施延迟栽培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2. 设施避雨栽培(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避雨栽培)配套的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3. 一年两熟栽培配套的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4. 南方干旱河谷非埋土区域酿酒葡萄配套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模式

  5.  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配套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781.png

云南重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1 葡萄霜霉病

发生与危害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的第一大世界性病害,多发生在温和潮湿的葡萄种植区域。该病害是气候主导的流行性病害,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可达70%—80%,甚至使一些葡萄园颗粒无收,造成毁灭性损失。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929.png

综合防治技术:抗性品种利用;避雨栽培;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开花前、落花后、封穗前至转色期

 防治药剂: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氟噻唑吡乙酮等。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1006.png

2022年葡萄霜霉菌抗药性的检测

3.2 葡萄灰霉病

发生与危害

葡萄灰霉病近十几年在中国葡萄上的危害日渐加重,造成损失 20%左右,发病严重的果园病穗率可达 40%以上;虽然有高效杀菌剂和先进的贮藏技术,但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葡萄产后损失依然高达50%,一般损失在20%—30%左右;对于酿酒葡萄,除了影响产量,主要是影响品质,由于灰霉病菌的侵染,造成葡萄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用混杂或含有灰霉病病果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有怪味或味道欠佳,并容易被氧化和被细菌感染,不易存放,影响葡萄酒的陈酿和年份。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1282.png

综合防治技术

抗性品种利用——葡萄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容易裂果品种、果皮比较薄的品种,比较感病;一般欧亚种比较感病,巨峰系品种及其他杂交种比较抗病。

栽培措施合理——气传病害与通风透光有关:避雨栽培加重灰霉病的发生风险;套袋栽培:如果在套袋前没有经过充分的保护和杀菌处理,比不套袋发病风险大。

化学防治——初侵染来源,减少初侵染来源:清除病组织、清除病果。防治时期,开花前;落后后;封穗前;转色后。

3.3葡萄白粉病

发生与危害

葡萄白粉病的危害包括:果粒酸度高、不能成熟,造成果实品质的下降,丧失食用价值和加工价值;枝条不能成熟、运输和传导机能下降、生长量和生物量减少,花芽分化、营养储藏、枝条越冬等受到影响;果实受害后容易造成裂果,从而引发灰霉病、酸腐病及腐生性霉菌等的二次侵染,发生腐烂等,成为进一步危害直接诱因;叶片被侵染,影响光合作用等等。葡萄遭受葡萄白粉病危害,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60%左右,发病严重的果园减产80%以上。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1709.png

  • 综合防治技术:初侵染来源—— 减少初侵染来源:清除病组织;秋季落叶期、萌芽期防治

  • 防治时期:萌芽前后、开花前后、落叶前后;结合生长季节监控。

  •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栽培上,避免郁闭;

  • 用药位置:保护幼果;叶片、枝条、果实并重。

• 保护剂

硫制剂: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磺等

福美双、百菌清等

保倍福美双

• 内吸性剂

  •  常用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

  • 三唑类:三唑酮、稀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等

  •  醚菌酯、大黄素甲醚、武夷菌素、芽孢杆菌制剂、乙嘧酚磺酸酯、丁香菌酯、四氟醚唑等

3.4 葡萄炭疽病

发生与危害

葡萄炭疽病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均有此病的报道,多发生

在温暖、潮湿的葡萄种植区域。

在我国一般年份造成损失达1-30%,严重年份可达50-80%,甚至使一些葡萄园颗粒无收。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2087.png

综合防治技术

初侵染来源——减少初侵染来源:清除卷须、叶柄、去年的枝蔓等;发芽后的药剂防治 。

防治措施——套袋栽培;避雨栽培。

3.5 葡萄酸腐病

发生与危害

葡萄酸腐病近年来已成为葡萄生产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大量果实腐烂,影响葡萄和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危害严重的果园,损失可达30%—80%,甚至可导致绝产,严重制约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

 云南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方案2265.png

综合防治技术:

  1. 品种抗性利用

    在雨水多的区域种植不易裂果的品种;禁止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

  2. 农业措施

    结合葡萄园栽培管理,避免果实上出现伤口、避免果穗过紧。套袋栽培。

  3. 诱杀技术

    使用气味诱杀剂进行诱杀。

3.6 葡萄叶蝉

习性

葡萄斑叶蝉以成虫在葡萄枝条老皮下、枯枝落叶、石块、石缝、杂草丛等隐蔽场所越冬,越冬前体色变为褐色、橘黄色、绿色或土黄色。越冬成虫离开越冬场所后,首先在梨、杏、桑、枣、白杨及榆树等树木上活动,但不产卵,葡萄萌芽后进入葡萄园为害。

葡萄二黄斑叶蝉与葡萄班叶蝉习性相似。

综合防治技术

  1. 栽培措施合理

     避免果园郁闭,清洁田园卫生;

  2. 物理防治措施

    黄板诱杀;

  3. 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落叶期(落叶前20天)、萌芽期、开花前。

    防治药剂:新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

3.7 螨类害虫

种类:瘿螨、短须螨、二斑叶螨、茶黄螨等;

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措施

    清洁田园;

  2. 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落叶期(落叶前20天)、萌芽期、第一代和第二代若螨。

    防治药剂:有效药剂:矿物油、D-柠檬烯、乙唑螨腈、阿维菌素、螺螨酯、乙螨唑、联苯肼酯

    杀卵药剂:螺螨酯、乙螨唑

    杀成螨药剂:丙溴磷、阿维菌素、联苯肼酯

    复配较好药剂:阿维⸱ 丙溴磷、联苯⸱ 乙螨唑

3.8 蓟马类害虫

种类

 烟蓟马、西花蓟马等;

习性

 多以成虫和若虫在葡萄、杂草和死株上越冬,少数以蛹在土中越冬。在葡萄初花期开始发现有蓟马为害幼果的症状。

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措施

    清理葡萄园杂草,烧毁枯枝落叶,保持园内整洁。初秋和早春集中消灭在葱蒜上为害的蓟马,以减少虫源。

  2. 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萌芽后、开花前、幼果期。

    防治药剂:乙基多杀菌素、溴虫氟苯双酰胺

3.9 蚧壳虫类害虫

种类:东方盔蚧、葡萄粉蚧、康氏粉蚧、长尾粉蚧等。

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措施

    清除越冬场所(扒树皮、涂石灰或机油、清除杂草等。

  2. 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萌芽期、第一点若虫期(花前)、套袋前(或封穗前)。

    防治药剂:螺虫乙酯、噻嗪酮、吡丙醚等。

微信图片_202304270957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