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封面人物】蔡护华:精准营养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3/17 9:55:16
         农资行业很卷,卷配方、卷含量、卷价格、卷原料来源……        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和促进营养吸收,不少企业不断提升氮磷钾的含量,以引领、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丰富地力和丰产丰收,

 12.jpg


        农资行业很卷,卷配方、卷含量、卷价格、卷原料来源……


        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和促进营养吸收,不少企业不断提升氮磷钾的含量,以引领、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丰富地力和丰产丰收,不少种植者不断叠加农资,以期种植出更好的农产品,带来更好的收益。


        为了体现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不断有机构提出一些新概念、新故事,寻求新的突破和变革。


        如何理性地、科学地创新并使用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是目前亟须传递给行业的。


        “用肥、用药不是越多越好,更没必要交各种智商税,解决营养问题,只要方案精准,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在日        本深耕肥料技术36年的蔡护华博士这样说。


        蔡护华博士是谁?他给行业带来了什么?如何做到精准营养?未来,他又将做什么?本期,笔者带大家去认识一个默默耕耘的奉献者。


12-1.jpg


        春节假期第一天,和蔡护华博士一行约见在郑州。


        彼时的郑州正在经历一场大雪,出行并不方便。见面前一天,蔡护华博士从日本回来,直接来到郑州。


12-5.jpg


        双方本来约的时间是上午9点,当笔者提前10分钟抵达办公室时,蔡护华博士一行居然还要早一点。


        蔡护华博士是一个典型的科研专家,不善言辞,即便是在知名企业深耕行业36年,有专业方面的自信,但对于工作内容,他也只是说,“我就是一直研究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和它们的作用机理,做了一辈子而已”。


        1964年,蔡护华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乡村,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名列前茅,17岁就考入湘潭大学化工系;而后出国留学,在日本鹿儿岛大学继续深造,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蔡护华博士不无骄傲地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影响了老家周边很多人重视读书、持续深造。“即便是现在,老家的人也都知道我,虽然见得比较少。”蔡护华说。


        也许,农村出身的孩子都有造福农民,让大家吃饱、吃好的心愿和抱负;也许,并没有太多的计划,只是水到渠成的努力使然:从读大学的那一刻起,蔡护华博士就和农业深度绑定了。


        读博士期间,蔡护华主要从事天然有机物化学的提取、分析及有效利用研究。而后,毕业即进入旭化学工业公司,持续36年专注于肥料产品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的研究工作。


12-2.jpg

12-3.jpg


        和蔡护华博士对话,就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工匠精神,也许是多年日本从业经验使然,也许是本身个性即是如此,讲话一板一眼,非常认真,很有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全心投入。


        笔者问及蔡护华博士在旭化学工业公司的经历的时候,他平铺直叙:1995年,也就是在旭化学任职初期,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技术开发与新产品开发工作;1999年开始,负责各种植物营养剂的开发及天然化学物质的抗植物病虫害研究;长期从事肥料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使用效果试验、推广……


        可能说旭化学,大家都还不太了解,当说到植物生长调节剂ATONIK(爱多收),大家一定都知道,因为这个产品即便是现在在中国依然畅销。


        而爱多收的畅销,和蔡护华博士也是分不开的。他针对爱多收长期库存后有效成分易挥发的问题,做了改进。


        “我发现改变剂型,比如由液体改为固体,再加以表面处理(或者保持液体形态,调整其有效成分比率,改变包装袋素材),就可以大大改善其成分的稳定性。简单实用,真正做到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蔡护华博士介绍。


        源自绿色主张的研发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一场消费者导向的肥料变革在全球铺开,消费者需要绿色环保的可持续产品。


        为了适应日本农户的要求,蔡护华博士负责的研究组开发了纯有机肥,以及以有机肥料为主要原料的多种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现在有10多个产品为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农业作贡献,部分产品远销南美及东南亚的10多个国家。


        当笔者问及日本的有机肥原料来源时,蔡护华博士表示,日本的饲料和肥料的原料来源相近。“日本对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异常苛刻,政府职能部门对有机肥的定义也很狭窄,一般只限定来源于天然原料的产品,比如鱼粉、骨粉、皮粉、蹄角粉等等;植物资源的话也只是限定于各种植物油枯、米糠油枯等等,与中国的有机肥定义相差很大。”蔡护华博士表示。


        旭化学还服务许多植物工厂(无土栽培),需要给它们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旭化学是日本液体肥料与叶面肥的先驱,而植物工厂与无土栽培农场最大的施肥难点在于硝酸钾的难溶解性,以及硝酸钙不能与含磷酸根、硫酸根的肥料同时溶解在同一容器里。“我所领导的开发研究部做的新型水溶肥料及其液体化研究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难题。”蔡护华博士表示,虽然此研究时间还不长,但是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他们已经开发20多个产品,已经有接近20个产品面市,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竞争。


        精准施肥、精准营养的理念


        日本也曾经有过很多肥料的概念以及添加物乱象,但是,现在已经走向规范。


        “精准的用肥、精准的营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利用一些刺激素与植调剂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植调剂用量一定要非常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蔡护华博士指出。


        蔡护华博士一再表示,肥料不用强调高含量,过剩的营养作物吸收不了,不但造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土壤修复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在日本,像8—8—8、10—10—10这种低含量的复合肥也是比较多的。蔡护华博士认为,氮磷钾的比例大概维持在3∶1∶4到3∶1∶5是比较理想的。


        蔡护华博士介绍,日本也有特种肥料的说法,大概是指,在低含量氮磷钾的基础上加上助剂等材料,以产生特殊功能的肥料。


        不断进阶的能力和业务


        这样一个内向、刻苦钻研的科研人员,却比大家想象中的更适合做管理。


        在旭化学36年,从主任研究员到课长再到部门长,蔡护华博士主管注册登记,总管公司研发部门并协管公司生产部门工作;主持并带领公司研发部门开发出80多种肥料、植调新产品以及“植调+营养”方案,部分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深受市场和农民喜爱。


        他钻研30余载,参与的重要研究课题、发表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蔡护华博士作为资深的“植调+营养”专家,在日本农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担任日本水素株式会社等多家企业顾问、日本关西湖南同湘会副会长、中国留日同学会理事等职位。


12-4.jpg

12-6.jpg


        当你埋头做事的时候,很容易就忘了时间。一转眼,30多年就过去了。


        蔡护华博士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自己好像离开家乡很久了。


        年少一别三十年,归来愈发爱丘山。陶渊明的《归田园居》颇能代表他的心声。


        “在日本30多年我没有加入日本国籍,”蔡护华博士说,“不想加入,也没有必要加入,我一直是一个中国人。”当然,凭借他的资历和社会影响力而言,毫无疑问是有资格和能力加入的。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他有强烈的愿望,要回乡做些事情,用在日本积累的这些技术去为中国农业做些事情。


        2019—2023年,蔡护华博士作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9YEE0122700)的日方总负责人,负责项目计划,以及实施与管理。


12-7.jpg


        “去年4月份,我和日本归国的前辈蔡博士进行了一次交流,交流中得知,蔡博士即将退休,并且有回国发展、将毕生成果奉献祖国农业、造福中国农民的想法。我听后非常感动。”农资行业深耕多年、所创办企业已被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战略收购的郑彩霞女士说。她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勇敢跳出舒适区,用她多年的经验和全部的资源,帮助蔡博士实现理想,将日本最先进的植物营养科技引入中国,为中国农民造福。


        当然,去做一件新的事情,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并不容易。


        也许,他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认真去做事,专注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将会有更多的机会,会见到更好的风光。


        专业的人,专业的能力,专业的态度。


        这是笔者和蔡博士一行深谈后的赞叹。


        笔者不仅钦佩蔡博士对肥料行业的贡献和对祖国的热爱,也钦佩郑彩霞女士毅然决然的鼎力相助!


        究竟是怎样的使命和情怀,促使蔡护华博士东渡重洋,又促使他毅然回国?


        又是什么样的情怀,促使郑彩霞女士选择重新出发,去闯一个全新的未来?


        笔者试图用一个词来描述:热爱。对行业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他们想做的,是坚持“科技赋农,不负丘山”的使命,是将全球的创新技术、优质产品赋能中国农业,是在精准营养的理念指导下,用极致的产品和服务帮用户精准解决问题……


        只要不忘初心,笔者相信,他们,会见到更好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