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资大零售时代来了?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2/19 9:20:34
难走的路,从不拥挤。 在普遍说“难做”的零售市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大零售的崛起。 他们以作物为运营核心,创造、提供专业的服务场景,用自己的运作理念(农资商品、农业服务),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能成为大零售的零售商,无一不是创造了新业态,在不同层面上创新,以满足种植者的需求。为什么突然关注大零售了?有人这样问笔者。 其实,笔者也知道,大零售不是现在才有

难走的路,从不拥挤。

 

在普遍说“难做”的零售市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大零售的崛起。

 

他们以作物为运营核心,创造、提供专业的服务场景,用自己的运作理念(农资商品、农业服务),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能成为大零售的零售商,无一不是创造了新业态,在不同层面上创新,以满足种植者的需求。


为什么突然关注大零售了?有人这样问笔者。

 

其实,笔者也知道,大零售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现在这个群体更大了。

 

将其当成话题,源自去年在云南元谋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的零售商开会时到场嘉宾的规格高得吓人,足以媲美一场顶级的特肥加农药的会议。

 

笔者就问,现在企业和渠道都“卷”成这样了吗?

 

有人告诉笔者,这就是大零售的威力!这些企业都看好该作物的前景,以及该经销商的技术服务能力。


4-1.jpg

 

新消费圈层出现拉动大零售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大零售呢?

 

万物都有迹可循,我们可以倒推。

 

我们常说的大零售商一般都是年销售额在800万元以上。那么,哪里能产生这么大的零售额?一定是有销售基础的地方。或者服务面积大,或者种植作物相对集中,或者有强势特色作物。

 

所以,这也是新疆、东北,以及其他拥有优势特色作物的区域产生大零售的原因。

 

优势特色作物的种植者,成为新的消费圈层。我们都知道,现代种植者和传统种植者的需求不同。现代种植者对服务的需求更高。和传统的种植者需要的服务内容不同,他们希望得到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更多的优质服务,甚至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对传统的渠道又是一种考验:对技术要求太高,一般的零售商做不到;而对于经销商而言,这些特定作物的服务需求又太散,服务不容易。

 

所以,市场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群体来服务这些新的消费圈层。一些有技术、有品牌的零售商就脱颖而出了。

 

“市场容量大、有特色作物,是大零售商产生的基础条件。技术服务能力强、信誉好、影响力大,是大零售商产生的必要条件。”意大利普罗蒂欧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赵云和博士表示,其实每个地区都有大零售商。市场容量大的地方,特色作物加技术使部分影响力大的零售商崛起,催生了千万级大零售商的出现。

 

“海南、云南比较多,但是每个地区都有大零售商。像蔬菜种植多的地方、特色作物多的地方,都会有大的需求。”赵云和介绍,“广西有种柑橘叫脆蜜金橘,在北京的售价超100元/斤,服务这个作物的零售商就非常牛。眉山彭州是柑橘优势区,那里有个大零售商,他凭借一袋一袋地零售,就能将销售额做到800万元/年。他们凭借深耕作物技术和经营信用,形成品牌。”

 

可以说,新消费圈层的出现拉动了大零售,大零售又促进了当地作物及新消费圈层的繁荣,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如果追溯起来,业内最早出现大零售萌芽的,可能就是在西瓜和草莓这些游种(种植者可能会更换种植地点、区域,但是种植者不变)特质明显的作物上。

 

由于这些种植者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质量过硬的农资产品及完备的方案,所以会选择让原来在老家做专业解决方案的大零售商继续做服务。对于种植者而言,这种互信机制(有诚信,有技术沉淀,有种植者资源和产品资源)非常重要。

 

对于大零售商而言,服务新的消费圈层,互信机制是成功基础。聚焦作物,沉淀出不可替代“技术+资源”对接的能力是在众多零售商中脱颖而出的法宝。

 

东莞一翔营销总监杨依凡认为,大零售商群体出现的原因还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产品供应链端信息比以前更加透明,大零售商有条件去拿到很多好的产品资源,助其做大;户均面积增加,用户更需要技术,就会更加依赖于一些技术服务商。

 

杨依凡表示,大零售商跟传统的小零售商不同,他们的产品资源更丰富,甚至直接跟厂家对接,服务的后续面积更大,所以他们的体量也更大,各方面的能力更加综合,更加能够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市场走访中,也遇见过不少大零售商,各具特色,但基础都是聚焦作物。

 

专注作物,突出做小做散优势

 

在服务专业作物方面,在渠道创新方面,大零售商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大零售商从一开始都是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的渠道创新?笔者的假设一说出来就被击碎!

 

西班牙西罗葛拉集团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剑认为,大零售不可能是主动设计的,而是被动出现的。

 

“在新疆,你卖农资给3000亩的种棉农户,你算批发还是零售?我有个朋友,原来在哈尔滨做批发,一年几千万元的销售额,现在他的客户全变成了种水稻的大农户,依然是做几千万元的销售额,但是身份好像已经改变了。”李剑认为,在作物足够集中的地方,大种植户的出现,致使农资流通中间的批发环节失去了生存环境,就很容易被动出现一些大的零售商。


“而做草莓、葡萄、樱桃等经作的专业解决方案的大零售商,属于半被动性的,做大批发不具备竞争力,切换赛道聚焦作物就显得比较合适。”李剑表示。


4-2.jpg

 

无论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出击,新的消费圈层出现了,大零售商出现了。

 

有时候你不往前走,市场和潮流会裹挟着你往前走。不往前走,就可能失去客户与发展的机会。

 

说句实在话,一直以来,有很多企业、很多经销商说聚焦作物,但是距离种植者最近的零售商行动起来的不多。

 

零售商的优势是什么?当然是服务小散种植者了。

 

当“聚焦,创造新业态;创新,以满足种植者的需求”成了迫切的事的时候,零售商的优势就彰显出来了。一旦零售商会技术、懂服务,也就没有其他竞争者什么事儿了。

 

张海涛在宾川一众零售商中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专注葡萄赛道,专注妮娜皇后的全程技术,且不断丰富迭代;元谋大零售商文红燕,也是因为其开创性地服务当地的黄瓜商帮,服务新消费圈层而影响力日渐增长;蒲江的徐春林专注柑橘种植解决方案,“实柑农服”逐渐被更多人知晓;开封的张变云专注豆角的全程方案,越来越多的粉丝在抖音上找她解决实际问题……

 

谁能想到,曾经他们都在迷茫中找方向,不断试错,一点一点地学习、丰富、沉淀自己的技术?

 

选对作物,是做好的基本条件。

 

做出品质,做出特点,能解决关键问题,就成了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其实,对于零售商而言,什么是长期主义?

 

应该就是一直致力于将更丰富的产品以更方便的方式带给客户,给用户带去更多价值。

 

目前大零售群体包含:有技术的零售商,顺势聚焦;区域作物单一的经销商;企业端(特别是中小特肥企业)直接做大零售,服务特定作物、特定群体。

 

的确,没有人会去做(成为大零售商)这样的设计,没有人会压制自己做大做强的欲望。也许,大零售商只是过渡,未来他们将不是目前的模样。

 

目前大零售商之所以成为大零售商,因为他们选择了专注作物赛道,专注技术服务,也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做批发商。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最初的大零售商是被动发展而来,而现在,一些零售商想发展成大零售商也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找到能服务的作物,找出突破口,突出做小做散优势,一样可以成功。只要方向正确,就能到达。

 

渠道格局的转折点?

 

未来渠道格局如何,现在说还为时过早。

 

但是,大零售的出现,将改变农资行业的渠道格局,这是毫无疑问的。

 

大零售商涌现,且带来大批的优质资源(市场增量、优质种植者、优势作物),厂商肯定会改变政策去支持。

 

“相当一部分中小特肥企业都下沉到乡镇大零售了,这是个很正常的情况。特肥企业和农药企业做大零售是方向。”广西富特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献平解释,经作区渠道的表现,就是越来越下沉。有时候下沉也是不得已,客户群体、消费群体都在乡镇一线,下沉相互之间能更好地配合,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利润空间也更大,推广方式也会更灵活;大零售的据点,不一定在乡镇,也可能在村里;大零售的渠道,不一定是传统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大零售商呈上升趋势。

 

赵云和也认为,未来行业的渠道会产生大变动。目前大渠道不缺产品,很多厂家对渠道商又恨又爱,既爱他们有能力、有优势去服务渠道,又恨他们拿着区域经营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下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未来下沉去做终端的特肥企业和农药企业将会增多。

 

很多人都认为,大零售、大品牌可能是最优的选择。

 

但是,实际情况中,可能双方考虑的都是资源匹配度。


有些中小企业考虑渠道下沉,因为下沉和他们现阶段的发展匹配,且空白市场多。

 

但是大企业可能要谨慎一些,大企业会从市场情况、品牌忠诚度、库容缓冲能力、经营弹性上去考虑。

 

也有人指出,零售的游戏规则跟批发不同。


4-3.jpg

 

为什么目前大企业下沉到大零售的少?大企业刚开始做大零售的话,可能也会有蜜月期,因为出货量大,在一个乡镇超越同期销量非常轻松。但是这种繁荣经不起任何考验。

 

有业内人士表示,品牌经销权对经销商而言,是厂商合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谈判砝码,但是对大零售就未必是。“你最有份量的东西对他来说是最没有份量的东西,”有人这样说,“他们卖谁的货都赚钱,未必非要卖你的。如果厂商之间所有的互动机制都不存在,企业没有任何可以制约、吸引(大零售)的手段,那还怎么玩?”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如果大零售成普遍现象,大企业真的愿意失去这一群体吗?

 

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都需要考虑如何和大零售相处!

 

也许未来渠道会是另外的形态,也许未来厂商能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

 

但是,现下,可能中小特肥、农药企业更有精力去帮助大零售商开拓、深耕市场。也许,对大零售商和中小企业而言,这都是一个可以超越的机会。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我们的意愿如何,农资大零售时代已经来了。至于作为农资人的我们要做些什么,每个企业只能自己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