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益下的荔枝产业概况
中国人的水果摊上,向来都是东西混搭。
本土的枇杷、蜜桃、柿子和枣儿,外来的西瓜、葡萄、苹果和石榴……轮番登场,平等共存。
然而,每到初夏,荔枝登场,总是在水果店里占据C位。
荔枝被誉为百果之王,在中国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足见古时的荔枝是多么受欢迎。
荔枝盛产于我国南方,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得益于货运物流的发展、保鲜技术的革新、耐储品种的选育,荔枝这以往的珍稀佳品得以走进百姓家。
我国荔枝面积保持在800万亩
荔枝主产于南、北纬17°~23°的两条狭长的生态气候带内,荔枝生产区域高度集中,全球约95%的荔枝产于东南亚地区。
荔枝主产国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泰国、马达加斯加、南非和澳大利亚等。此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色列、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也有少量种植。
目前全球荔枝总面积约1200万亩。其中,我国是世界上荔枝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荔枝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第一大水果,在全国水果中排第5位。
2019年,荔枝产量居首位的是中国,年产量约184.83万吨;位居第二的是印度,年产量达67.7万吨,位居第三的是越南,年产量达38万吨;第四、第五的是泰国和孟加拉国,年产量分别达4.8万吨和1.2万吨。
我国荔枝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800万亩左右,2020年种植面积810.46万亩,产量255万吨,产量占全球60%以上;2021年我国荔枝种植面积为792.61万亩,产量预计281.41万吨,除福建、四川减产之外,其他主产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广东为第一大产区
荔枝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范围内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栽培面积最多,产量也是最高;广西次之,其次是海南、福建、四川、云南;此外重庆、浙江、贵州及台湾等省地也有少量栽培。
广东、广西是我国荔枝最为集中的两大产区,两地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面积的88.44%、85.84%。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绝非虚言。
广东是中国分布荔枝最多的省,2021年广东荔枝投产面积394.93万亩,占比约49.8%,产量预估将达143.71万吨,占51.1%。广东荔枝遍及全省80多个县市,重点产区为茂名、广州市郊的从化、增城、花都区及新会、东莞、中山等,其次为新兴、惠东、深圳、惠来、普宁、高州、电白、琼山等县市。
其中,茂名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广东省首位,2019年茂名市荔枝种植面积为135.54万亩,产量为43.82万吨;湛江市荔枝种植面积为25.88万亩,产量为14.13万吨;汕尾市荔枝种植面积为20.77万亩,产量为10.14万吨。
广东大宗品种有妃子笑、白糖罂、桂味、黑叶、糯米糍、怀枝等6大类,还有挂绿、仙进奉、宾利、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等一批特色品种。
产期重叠度高,销售压力大
我国荔枝品种多元化,目前市场上容易买到的就有十几个品种,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广东和广西的荔枝品种最为丰富,如广东荔枝品种有三月红、玉荷包、妃子笑、黑叶、桂味、挂绿、糯米糍、怀枝、尚书怀等;广西荔枝品种有丁香、黑叶、大糙、水荔等。
2020年中国荔枝品种妃子笑产量最多,为54.39万吨;其次是黑叶,产量45.46万吨;再次是怀枝,产量18.1万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预测,2021年主栽品种各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妃子笑产量将达57.02万吨,黑叶51.22万吨、怀枝19.24万吨、桂味15.85万吨。
我国荔枝产期长,2010~2018年全国荔枝平均上市期126.5天,2018年从4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达159天。
在主栽品种中,最早成熟的为三月红,于4月10日前后上市,最晚熟的为马贵荔,于8月25日前后上市。妃子笑由于种植区域最广,成熟期预计从4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大宗品种黑叶成熟期在6~7月,在6月中旬达到集中上市高峰,怀枝成熟期比黑叶略晚,成熟高峰在7月初。
此外,四川产区荔枝晚熟优势明显,绛纱兰、带绿、泸州桂味、楠木叶和马贵荔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30日期间。云南产区荔枝品种包括早中晚熟品种,产期自4月中旬至8月下旬。
虽然,荔枝各个主产区成熟期呈现梯度递进,比如海南南部、海南北部、广东西部、广东中部、广东东部,上市期大致衔接。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荔枝的产区还是非常集中的。如,广东大部分荔枝品种集中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熟,在不足1个月内要将上百万吨荔枝鲜果销售完毕,难度极大。
此外,一些产区的荔枝产期重叠也比较高,而且主栽品种产量高,上市时间接近,荔枝的销售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广西和广东的妃子笑、黑叶、怀枝的产量都较高,成熟上市期重叠度也较高。再譬如,优质品种桂味、糯米糍和鸡嘴荔产区重叠,上市时间比较接近,主要集中在6月,面临着较大的鲜销压力。其他品种如钦州红荔、无核蒸、贵妃红、灵山香荔等,产期也集中在6月。
消费增长潜力大,但风险挑战上升
我国荔枝面积大、产量高,且需求量较高,所以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我国荔枝上市期从4月中旬至8月末,消费以鲜食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95%。当前我国荔枝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2公斤,为苹果、梨等传统大宗水果消费量的十分之一。
荔枝在产区和非产区的消费比例约为7∶3,东北市场主要消费荔枝青果,各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主要消费荔枝熟果。
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为北方消费者品尝到高品质的荔枝提供了便利条件,扩大了荔枝的销售半径。而优良荔枝品种的广泛推广,也不断地刺激荔枝消费需求。
然而,荔枝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在逐渐上升。
效益大幅提升,投入成本上升
由于单产的大幅提升,我国荔枝效益均有提升。
根据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查到的数据,2020年规模化荔枝基地中,糯米糍亩均效益最高,亩均成本2783元,亩均效益达11851元;其次是桂味亩均成本3134元,亩均效益9939元;接着是妃子笑、白糖罂、黑叶、怀枝。
荔枝经济效益与品种成熟期、品质、丰产稳产性、农艺、农资投入水平密切相关。
近年来,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被调查的近73%的果农平均每亩盈利3637元。
荔枝效益大幅提升的同时,种植成本也在快速上升。
近5年全国荔枝种植平均成本1700~2100元/亩,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是影响总成本投入的两大重要因素。
其中,福建闽东地区人工成本最高,每亩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5%,从而导致投入成本过高;云南保山地区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约占总成本的60%;海南地区土地成本较高,每年600~1000元/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广东湛江地区化肥和农药投入较高,每亩化肥农药总投入约占总成本的40%。
人工成本、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都是越来越高,造成果园总体管理成本高。若是碰上价格低迷,就会严重影响果农积极性。
保鲜难是行业共识
荔枝保鲜难已是行业共识。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香色味尽去矣。”全程需要有专业的冷链设备运输,才能保证荔枝的新鲜度。
但是,大多数区域冷库拥有量都比较少。如,广东荔枝量多质优,但冷库拥有量较少。据统计,广东省冷库总容量仅560万吨,其中低温库所占比例高,保鲜库少;肉类冷库较多,果蔬类冷库较少;存储型冷库多,大型现代化仓配一体化冷库少。
而且,目前大多数农产品还处于“伪冷链”阶段。荔枝易腐烂,自然保鲜期只有几天,而大规模的商业储运还停留在传统的树叶保鲜阶段(带叶采摘装运),较好装运保鲜条件也仅为泡沫箱加冰袋。荔枝的采后贮运保鲜技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真正成熟的冷链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
当前很多荔枝产区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的难题尚未破解。田间冷库,更是短板。长期以来,广东省90%的果蔬缺乏冷链保障,在荔枝、龙眼、菠萝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上市期,缺乏田头预冷、产地中心仓等冷链仓储,无法延长保鲜期,更无法长距离运输,增产不增收时有发生。
2021年,广东将补田头冷链短板提上日程。3月8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成立了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联盟;3月23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田头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座谈会……落地有声,层层推进。
深加工发展落后
荔枝主要以鲜果形式销售,可开发加工产品种类较多但加工占比较小。加上前文我们说的荔枝保鲜的问题,世界各国荔枝均以内销为主,2018年鲜果国际贸易量接近40万吨,仅占世界荔枝总产量的近9%。
我国荔枝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1%,且加工品种单一,目前最简单的加工就是荔枝干,其次是荔枝罐头,第三就是荔枝酒、荔枝醋、荔枝果汁等。总之,荔枝初级加工品为主,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链短,增值能力弱。
此外,荔枝加工还有一个最大的通病问题,就是人工的成本高。我国的荔枝主要靠人工采摘,采摘成本较高,且速度相对较慢。而且荔枝加工的前处理也需要大量人工,比如剥荔枝。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很难大规模批量进行深入开发加工,荔枝果汁、荔枝罐头就做不成。”业内人士表示。
大小年现象突出
整体来讲,目前经济效益较好且稳定的主栽品种有妃子笑、白糖罂,其他品种年份间波动较大,尤其是桂味、糯米糍受“大小年”影响波动巨大。
通常“大年”市场价格较低,“小年”市场价格较高,“丰年果贱”的现象时常出现。
今年是荔枝大年,且春天两广区域天气干旱少雨,没有台风骚扰,荔枝开花坐果率大大提高,原来不结果的老树,如今果实都挂满了枝头。有专家预估今年荔枝整体增产在30%以上。
一般来说,产量的提高是荔枝价格跳水的主要原因。今年从刚上市的三四十元一斤,到五六元一斤,荔枝半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多次价格跳水。
5月产地妃子笑收购价格已经崩了,行情一度跌至2~3元/斤,由于客商采购积极性不高,产地不仅面临着行情下滑,还面临着有价无市,无人收购的销售困境。
6月初,广东省黑叶1.5~1.8元/斤,白蜡2.5~3元/斤。具体价格还要根据荔枝的品相决定。关于荔枝未来的行情走势,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仍然不容乐观,早熟荔枝已经崩盘,后期晚熟荔枝大量上市,价格走势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进口荔枝冲击越来越大
此外,来自国际市场进口荔枝对国内的荔枝冲击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为止,我国荔枝进口数量大于出口数量。2020年中国鲜荔枝出口数量为1.8万吨,进口数量为2.4万吨。
中国荔枝进口主要地区为泰国和越南。2020年中国从越南地区进口荔枝2.3954万吨,占总进口数量的98.1%;从泰国地区进口荔枝460吨,占总进口数量的1.9%。
越南荔枝较国内荔枝早上市,且劳动力成本低,荔枝价格低,给国内荔枝市场鲜销带来一定冲击。
市场机会多,产销都好才是好
荔枝的行情好坏与每年的总产量密切相关,每年价格高低都会随着市场供需变化而变化。此外,由于荔枝品质造成的价差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利润收益方面,在市场价格稳定的基础上,自然是亩产量越大,精品荔枝、优质荔枝占比越大,荔农的收入就越高,因此提高荔枝的产量,提升品质很是关键。
但是要想提升荔农收益,只是种好优质高产还不行,还要做好销售端。
所以,如何将荔枝种好、卖好,提高荔农收益,是产业生命的根本,也是荔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产端:提升品质是关键
目前广东、广西等主产区,荔农以小荔农为主,大多数为20亩以下,小农经济仍是主流,管理粗放。老荔农多是凭经验种植,大多难以熟练掌握全程的管理技术。而且,果园设施建设少,道路建设落后,荔农对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接受度不高,大型化、高性能、多功能农机具应用不足。
同时,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农资投入品使用过频、过量,导致农资支出在荔枝园总成本中占比高达35%,加之荔枝行情波动较大,让荔农对于价格十分敏感,这就间接抬高了有机肥等高质量投入品的推广门槛。
目前,肥料方面,大多数荔农以大化肥(尿素、复合肥)、农家肥为主,少量使用水溶肥,特种肥料市场有限。
农药市场潜力非常大,荔农全年用药8~10次,用药成本较高。但目前,荔枝用药登记种类不均,用药短缺依然存在,这就导致部分果农乱用药,盲目加大剂量、增加使用次数,未按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虽然,荔枝的产量会限制大宗品种的价格上限,国际市场进口冲击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只要荔农管理得当,品质优质稳定,即使是大宗品种也能卖出好价格。
首先,综合的或者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生产端保质保量的基础。
病虫害防治方面,以荔枝最难防治的“两虫两病”—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荔枝蒂蛀虫和荔枝蝽象为例,对它们的防控应该贯穿整个栽培管理过程,而不能仅仅是“见病”“见虫”之后再打药。比如拜耳“更好荔枝方案”通过更多创新产品方案解决植保问题,他们还将联合政府、合作伙伴、水果采购商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广方案,帮助果农种出高品优质荔枝,并助力销售卖好价。
营养管理方面,投产后栽培管理重心,既要力争当年果实丰收,又要兼顾翌年及往后的丰产。荔枝施肥的三个重点是促花肥、壮果肥和促梢肥(亦称采果肥)。
“其中,秋梢期占30%,以氮磷钾元素为主;花穗发育期占40%,有机质肥结合全量元素,包括所有大、中、微量元素肥料;坐果与果实发育期占30%,以氮磷钾为主。”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在2020年培训讲座中建议。
其次,专业化技术服务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任何时候,任何作物,专业化技术服务对于产业发展的推进作用都是巨大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服务者很难满足种植者的真正需求,经销商只管提供肥料、农药,缺乏为种植者提供标准种植方案、技术指导和增值服务的综合能力。
荔农需要的是对荔枝树的物理化学防控夏梢和保果、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等,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开花、坐果和品质管控技术措施不断链。
如通过“合作社+荔农”模式,成立荔枝专业合作社,以科技为依托,从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环节为荔农提供指导服务,提升品质,帮助荔农建立荔枝品牌,提升当地荔枝产品竞争力。
销售端:制订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然而,对荔农而言,要想提升收益,将价格卖到数十元一斤,不仅需要种植管理好优质的差异化品种,更要懂得如何打造品牌、营销品牌,甚至需要一点运气。
而面向大市场,就要拓宽荔枝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
比如,鼓励荔农使用“互联网+”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如微信、淘宝、社区团购等平台销售荔枝,不仅大幅增加了荔枝的销量,还提升了荔枝品牌知名度。
再譬如,可以建立订单农业,整理物流资源,建立稳定、高效、安全的供应连系统。
此外,还可以对主要大宗品种制订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如 《2021年全国荔枝生产形势分析》一文中建议,妃子笑要重点攻克北运和出口,桂味(包括糯米糍、仙进奉、井岗红糯等高品质品种)重点攻克线上销售和高端制干加工,黑叶和怀枝重点推动出口和酿酒、果浆加工。
针对于此,广东已亮出一套“12221”打法:建设一个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两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两个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两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一揽子目标。
当然,荔枝销售也要将品质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能支撑价格,也能保持市场对荔枝的消费欲,避免出现销路不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