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将打造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0/5/13 10:06:21
2019年8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围绕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打造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河南各地均有涉及。到2020年,优势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一批规模化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4900亿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粮经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

2019年8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将围绕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打造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基地,河南各地均有涉及。

到2020年,优势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一批规模化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4900亿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粮经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结构由2018年的65.9∶33∶1.1调整到62∶36.7∶1.3。到2025年,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6500亿元;产业结构基本适应市场需求,粮经饲结构调整到59.1∶38.5∶2.4;基本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建设优质小麦基地

在豫北强筋小麦适宜区和豫中、豫东强筋小麦次适宜区72个县(市、区、农场),豫南沿淮弱筋小麦适宜区8个县(区),引导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到2020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力争发展到150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2000万亩左右,基本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

提升生产基础条件,优先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布局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成区,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重点向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域倾斜。强化示范带动,在优质专用小麦适宜区建设一批示范县,推广小麦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和统防统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小麦烘干、专仓收储、节水灌溉、物联网、现代植保、绿色防控等装备,推进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延伸小麦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建设优质花生基地

以沿黄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区32个县(市、区)和豫南、豫西、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区40个县(市、区)为重点,发展花生产业。到2020年,全省优质花生发展到2300万亩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发展到200万亩,建设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300万亩,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到2025年,全省优质花生发展到2500万亩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发展到750万亩,建设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00万亩,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左右。

建设一批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逐步提高高油酸花生良种供应能力,推动高油酸花生大面积种植。开展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建设一批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推广花生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止黄曲霉素污染、节水控膜降耗等标准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建设优质草畜基地

加快优质草畜重点县发展,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做优奶产业,做大羊产业。支持优质草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制种供种能力。到2020年,优质饲料作物发展到300万亩左右;到2025年,优质饲料作物发展到600万亩左右,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草畜生产基地和牛羊肉、乳制品加工销售集散地。

建设优质林果基地

以豫西、豫西南、豫南山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苹果、猕猴桃、核桃、油茶、杜仲、油用牡丹等经济价值高、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林果产业。到2020年,全省苹果、猕猴桃、核桃、油茶、杜仲、油用牡丹分别发展到260万亩、30万亩、360万亩、90万亩、60万亩、50万亩;到2025年,分别发展到280万亩、60万亩、450万亩、110万亩、120万亩、90万亩左右。

建设灵宝等3个优质苹果基地;以西峡县为中心,辐射带动淅川、内乡、南召、桐柏、卢氏等县的优质猕猴桃基地;以卢氏等12个县(市、区)为重点的高标准现代核桃基地;以新县等8个县(区)为重点的高标准现代油茶基地;以荥阳等17个县(市、区)为重点的杜仲基地;以孟津等15个县(市)为重点的高标准现代油用牡丹基地。

建设优质蔬菜基地

以内黄、扶沟、社旗等50个蔬菜大县为重点,稳定蔬菜面积,提高设施蔬菜装备水平,提升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0年,全省设施蔬菜发展到44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450万亩左右,冬春季节蔬菜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示范带动,打造内黄县“三平台一基地”(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平台、博览园科技展示平台、果蔬城产品销售平台和放心菜工程基地)、扶沟县“两园一基地”(科技示范园、交易物流园和绿色菜生产基地)示范平台,建设一批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露地蔬菜规模化示范园区等,改造或推广应用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机械卷帘等设施装备,组织开展名优新品种、机械化示范,应用生态栽培和绿色防控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提高集约化育苗水平。

建设优质花木基地

以鄢陵等27个花木大县为重点,大力发展观赏绿化苗木和月季、牡丹、菊花、蜡梅、玉兰等优质特色花木生产,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到2020年,全省花木发展到23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300万亩左右。

建设优质茶叶基地

以信阳等茶叶优势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桐柏、内乡等县(区)发展优质茶叶。到2020年,全省茶园发展到24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250万亩左右。建设一批千亩以上的集中连片高标准茶叶示范基地,改造老茶园,发展无性系茶园、生态茶园等。加快茶叶结构调整,合理调配绿茶高、中、低档比例。

建设优质食用菌基地

以卢氏、西峡、泌阳等37个食用菌大县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到2020年,全省食用菌年产量达到580万吨;到2025年,达到700万吨左右。

发展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一批面积不低于150亩(立体种植的品种按种植层数折算成面积)的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控、田间预冷、烘干设备水平。

建设优质中药材基地

以卢氏、嵩县、淅川、新县等42个县(市、区)为重点,发展优质中药材。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发展到50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600万亩。

加快推进大宗中药材及濒危名贵中药材发展,建设一批种植规模在千亩以上的大宗、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提升苗种繁育能力,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苗种繁育基地,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推动融合发展,支持中药材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的联结机制。

建设优质水产品基地

以信阳、沿黄稻区为重点,在全省22个稻田生态宜渔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以大、中型水库为重点,发展以净水、生态、休闲为主的水库绿色渔业;对省级水产良种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优质苗种生产能力。到2020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到100万亩,建设水库绿色渔业示范基地12个,苗种自给率由60%提高到75%;到2025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力争达到150万亩,实现大型水库绿色渔业生产全覆盖,苗种自给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