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云南盛产农资大零售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于平平 2022/9/4 9:05:14
为什么云南盛产农资大零售? 在云南调研过程中,很多平台商都提到了一个名词—大零售! 什么是大零售? 尽管没有人给我概念,但是我感觉大零售应该是有不错的销量,有自己的运作理念的零售商。我们以元谋县盈丰农业为例讲下大零售为什么能做大? 市场需求大 先说市场需求。 由于元谋是天然的温室,所以反季节蔬菜(冬早蔬菜)是它天然的优势(错峰上市,相对其

为什么云南盛产农资大零售?

 

在云南调研过程中,很多平台商都提到了一个名词—大零售!

 

什么是大零售?

 

尽管没有人给我概念,但是我感觉大零售应该是有不错的销量,有自己的运作理念的零售商。


我们以元谋县盈丰农业为例讲下大零售为什么能做大?

 

市场需求大

 

先说市场需求。

 

由于元谋是天然的温室,所以反季节蔬菜(冬早蔬菜)是它天然的优势(错峰上市,相对其他区域投入成本较小)。

 

据《元谋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元谋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1万多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占一半。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为18.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3万亩。


12-1.png

 

今年元谋的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黄瓜4.2万—5万亩,西红柿4万亩左右,甜玉米4万亩左右,菜豆类2万亩,及一些小品类蔬菜。

 

虽然种植结构由蔬菜一枝独秀转向蔬菜、热带水果和花卉三足鼎立,由番茄为主变为黄瓜、番茄为主,但是,底层的消费逻辑仍在。

 

一个新变化是原来黄瓜的底肥多用鸡粪,去年元谋县政府已经明确禁止调运和施用生鸡粪。这给生物肥料带来了新的生机。

 

另,由于长期复种,元谋的根结线虫的防治、土壤调理及生物肥料的需求还是比较明显的。

 

做深作物大市场

 

靶标黄瓜、西红柿,布局水果,是盈丰农业对作物的选择。

 

据介绍,黄瓜一个生长周期(当年8月至来年4月)全部投入在2.7万元左右,农资投入大概8000/亩。底肥及药30004000/亩(复合肥+微生物肥料+防地下害虫的药),追肥及药4000/亩。元谋县仅黄瓜的农资需求就在3.2亿元左右,整个黄瓜产业链产值达20亿—30亿元。


12-2.png

 

选对作物,是经销商做好的基本条件。

 

做出品质,做出特点,能解决关键问题,就成了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种植者看到的是种植的利润,盈丰农业负责人文红燕看到的是背后的隐忧:随着黄瓜种植面积迅猛增加,产量节节攀升,盲目跟风种植、不合理水肥管理、土壤问题突出、根结线虫病害严重等诸多问题纷至沓来。

 

所以,即便是和部分种植者意见相左(是投入好产品种出好品质还是按原来的种植方式种植),文红燕还是坚持做高品质、可持续黄瓜种植。

 

增量的路径,卖给更好的客户

 

存量时代,如何增量?

 

有三个路径:卖给更多的客户、卖更多给客户、卖给更好的客户。

 

盈丰农业走的应该就是第三条路径。因为,她没有去找更多的客户,也没有增添更多的产品,反而是选择服务的客户,只想服务好种得好的那部分人。为这部分种植者做全程的方案,帮他们解决问题,降低成本,提升作物品质,和他们一起做可持续发展。

 

持续经营不是要赚快钱,而是和长期主义一起同行。

 

文红燕介绍,目前元谋黄瓜种植户中有一部分年轻、意识好的将会是未来元谋黄瓜产业的主力军。这部分人对作物品质要求高,对土壤保护的意识好、有需求,视野开阔,愿意为了品质种植去花更多的钱。

 

服务好种得好的这部分人,进而影响更多的种植者,是很多大零售成长的路径。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很漫长,但有时候,变化就在突然之间。

 

答案永在现场

 

最开始,为了解决根结线虫问题,文红燕一直在找合适的产品。找到了之后就是推广,文红燕带着她的技术人员每天都跑基地,自费给种植者做实验、示范,挖根给种植者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终究不会亏待一个矢志不渝者,运气偏爱坚持。文红燕团队的坚持有了成效,赢得了部分种植者的信任,收到了种植者的复购及拉新。

 

在种植者群体中做出口碑之后,优势资源如ICL、安道麦、阿道姆、拜耳、特佩雅、江门植保、慕恩、龙灯等国内外知名或者潜力肥料、农药产品和技术支持便接踵而至。

 

现在,她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问题,去做不同的营养以及全程方案。

 

文红燕表示,接下来,将会举办黄瓜种植评比大赛。优选营养方案,提升大家对品质种植的积极性。

 

阻碍我们增长的不是市场环境的艰难,而是我们的思维和认知。

 

要以更好的状态,更认真、更努力、更积极、更韧性,做得比别人更好,经销商终将找到农资增量的新生机,走向增量的星辰大海。

 

 

小结:

 

云南是个好市场。

 

作物种类多,种植水平高,市场容量大,有增量的基础。

 

云南的经销商从来不用依赖某一个作物,所以即便是某个作物价格跌宕,对经销商们影响也不是很大。

 

云南作物的优势从来不是产量,而是品质和错峰。

 

即便是今年上半年,农资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我们也能看到,市场上一些特色作物的种植者对产品效果的执着大于价格。厂商、种植者对品质都是有要求的。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重绘云南市场的增量地图?

 

找到新的增长点(新市场)或者新的路径!

 

抢占品类赛道,抓住机会性的红利产品。

 

有时候快速增长,仅仅是抓住了一个机会性的红利产品!在云南,随着种植者对品质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功能性产品、微生物肥料、防治根结线虫的农药等或将有更强的增长力。


做深作物大市场,每一个作物都有深挖的潜力。

 

无论大田还是经作,只要扎根作物,以技术为基础,用产品护航、技物的配套,做优方案,让种植者获得更大的收益的厂商,都能活得很好。不怕市场没增量,就怕没有绝活儿、不专业。

 

开辟特色经作市场。除了蔬菜、核桃、沃柑这些大宗产品,葡萄、花卉、蓝莓这些特色种植,云南还有很多诸如潞江坝脆柿、华宁蜜橘、元谋黄瓜、蒙自石榴、文山万寿菊等区域性地标产品。找到看似边缘的特色作物并深耕,就能创造大市场。

 

善于利用新媒体做传播。目前兴趣电商已经打开了从兴趣到购买的“任意门”,能让传播更低成本、更高效地触达。有人在抖音平台聚焦作物做技术的传播。凭借新媒体渠道,直接从零做到了上亿元的流水。

 

给自己定位,重新匹配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是做品质产品匹配品质经销商、种植者?还是做低端走量产品?心中要有清晰的定位,和产业链的各方协同共生,互相赋能。

 

市场一直在那里,你得确定要切入的产品和找得到释放影响力的通道。

 

当然,若不好好学游泳,换到哪个池子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