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应用“智慧农业”? ——听听智慧农业行业大咖怎么说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任保才 2023/12/2 16:03:08
11月23日,在中原农谷.2023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大会期间举办了一场一场“智慧农业”论坛的圆桌讨论会。讨论的议题是:“智慧农业是否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参与讨论的企业除了大家熟悉的世界500强的京东集团,还有聚焦农业种植产业的丰农控股,以及在智慧农业细分领域的安徽易刚和农政齐民,还有从事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芸博士。投资大农业赛道的投资机构既有仅成立一年,就管理了10亿资金的伟石投资,

11月23日,在中原农谷.2023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大会期间举办了一场一场“智慧农业”论坛的圆桌讨论会。讨论的议题是:“智慧农业是否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参与讨论的企业除了大家熟悉的世界500强的京东集团,还有聚焦农业种植产业的丰农控股,以及在智慧农业细分领域的安徽易刚和农政齐民,还有从事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芸博士。投资大农业赛道的投资机构既有仅成立一年,就管理了10亿资金的伟石投资,也有已经成立60多年的的全球顶尖的投资管理企业弗罗斯特沙利文。


1.jpg


本次圆桌讨论会中第一个围绕的话题是:智慧农业如何因地制宜的顺应趋势发展?我们从各位的发言观点中可以了解在农业产业中,我们是怎样来发展智慧农业?怎样应用和借力未来的智慧农业服务?

 

“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京东从溯源、金融、消费端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京东科技解决方案总经理 赵婕

 

2.png


因地制宜非常重要,要结合自己当地适合什么样的产业,山地比较多就发展高端的食材,可以打一些概念,例如全喝山泉水的牛在山上跑的鸡,把相应的品牌打造出来。

 

如果当地在过去时一直发展地道的中药材,中药材也是今年的主题,因为我们和京东建科销售进行有效的联动,在后疫情时代也发现药材尤其是中药基于大家对于保健品对身体保健有更深的认识之后,中药材也的确价格一而再的往上翻,怎么把特色的道地中药材打出来,把当地的特色产业带打出来这非常关键,要因地制宜去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这可能才是未来打品牌的关键点。”


在农业领域,京东2020年提出未来三年带动农业实现万亿的产值。京东的能量就是销售侧,在京东平台上有5.7亿活跃用户,有3000万个PLUS会员,怎么一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把优质的农产品带给消费者,京东的消费者同时有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大家很关心身体健康,怎么把优质的农产品找出来带给消费者,其实也是做这些东西的起源。在寻找产地产业带,已经从京东的零售去找蔬菜、水果、鸡、牛、鸭、羊这些大家日常在吃的,同时也扩展到刚才所提到中药材,这一块都是怎么去把好的农产品带给相匹配的消费者,再通过线上化精准的营销,精准的客户的画像,把他们所需要的推给他们,这一块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时还通过反向定制,通过消费者的数据,再指导去生产,生产是什么样包装,什么规格,什么品类,这样双方共同去促成,这是我们一直在做也是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对京东来说,除了在消费端能力比较强外,我们在科技方面的能力,以及金融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但同时在硬件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也非常地希望能够跟大家谋求在这一方面的合作。因为京东做一整套的生物资产的数字化平台,要想把农产品全链路溯源出来,从品质生产再到品质销售再到品质消费把链路打通,必须把数据采集上来,就依赖优质的硬件厂商去跟我们一起去合作,这一块也是合作点。


因为过去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相对比较高,大家会看到刚才我介绍的链路,怎么去把金融活水引入到产业当中来,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升,金融活水也就会跟着京东作为第三方科技监管平台,金融活水引进来的可能性额度,每个农户的额度,每个合作社的额度就会得到有效提升。会后刚才有合作方立即找到我们,怎么通过数据化把农业金融问题突破,把农业金融方面突破,对当地农产品产值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时候对品牌影响是巨大,前期推广铺垫都打了水漂,后续希望跟大家一起去努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

 

“用科技的手段监测、管理种植的全过程”——丰农控股CTO 李宇炫


3.png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看天吃饭,跟作物品种息息相关,因为有一些品种可能对气候包括即便在同一个纬度不同的海拔可能适应性都不太一样,首先得从品种上去了解这一个品种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气温、光照的强度、海拔等各种的条件。当然现在其实也会有各种的科技手段,来去不断地监测,去做预测,帮助一些品种在各地区都可以种得很好。但是,发挥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域优势,不但提高品质或者提高产量,在打造区域品牌打造上面也可以发挥作用,这是一块很重要的方面。

 

丰农控股非常深度聚焦垂直在农业种植板块,从人才体系,包括线上产品,线下的工厂等等,提供一整套全链路的服务。目前劳动人口有一个痛点,一个是人口老龄化,二是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他们再过多少年就种不动了,现在年轻人更多地希望去城市务工不是乡村里去耕田,所以能去种田这些劳动力越来越减少,这个趋势是不可逆。


我们就会去想着在这么大的趋势下能够去做些什么?这里有一个好处,中国现在其实都是小农经济,有了这个趋势之后,可以更多地把土地集中出来,土地集中出来连片去做作业,很大地提升效率,可以有更多的农服企业参与进来,去接管流转下来的推动,而且也可以更高效地去做种植,对于农服企业他们管理更大一片的土地,他们遇到各种的问题,管理上的问题,技术上的落后,很多在做一些更小规模没有遇到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一些智慧农业方式来去帮他们类似管理或者是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即便今天来看智慧农业很多农户,或者说小的B端,尤其是性价比不高,放眼到更长远的时间,土地流转到大田面积种植,智慧农业就可以很大的发挥作用,去做到降本增效。

 

“不是追求极致高精度,而是解决核心问题”——安徽易刚创始人 查海涅

 

4.png


  智慧农业的因地制宜是与农业发展阶段有关系,智慧农业实际上也分很多阶段。农业4.0叫智慧农业,但是农业3.0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这一块工作没做好,因地制宜第一步先判断目标是什么,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像我们的农田自己承包的地,刚刚建设完善是这时候把基础设施做好,把应该做的外围去做好,在东北做的机械化已经达到95%以上,更多地关注每一块农田标准化,智慧到底在哪一个层级,农场一个厨房,还是一个农田一个处方,每个树有一个解决方案,还是每一个果园一个方案,每个区域一个解决方案就解决问题,追求如果极致精准或者极致高精度,这时候反而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经济效益是边际递减,因地制宜很重要,根据你当前情况,根据你的目标,反推决策过程,再决策哪些东西需要上,哪些东西不需要上,反而不是很多项目上了很多各种智能装备上了一堆,围绕这一块还是需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耕地盐碱,还是土壤退化还是作物施肥养分管理问题,第一找到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再来讲智慧化,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化。


智慧农业目前的研发实力跟企业产业化以及农户利用情况是不太对称。第一,高校研究水平是比较高深,而且很多很细致的研究,比如讲做某一块的产品,某一块的传感器包括材料、算法,包括后面的集成工艺做的很细致,但是到企业并不一定能够把技术转换过来,包括之前转换的专利,很多专利都是围绕某一块很具体的内容,来做具体的问题来作解释,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模型只是针对东北,但是实际上又有南方的水稻,这些模型的问题不一定普世性,现在用什么样的模型,最后落地也还有很多问题,因为生产产品农户不一定接受,现在搞研究生培养模式,搞科技小院模式,就是学生直接到生产一线到农民家里面吃住,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把发现问题跟企业去反馈,企业跟高校一起联合,这样真正实现产学研真正实现产品的分析,高校针对的技术痛点和难点去搜索各种的文献去找思路解决,最后把成果核心的散发和能力对企业进行转化,通过专利许可,企业去产业化。


高校产业化肯定不行,因为学校研究是导师制小组制,一个小组也就是五六人,学校实力很强,有几千个方向,每个方向是五六个某个领域特别深的东西,你这个方向需要跟哪个团队进行合作,最后落地时跟所有的组装合作,用户要的是解决方案,而是某一个产品,从技术到产业到商品,这其实很复杂。这些年做下来,联合产学研模式还是可行,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也在不断地探索。

 

“根据投入产出比,大田机械化,室内环境可控”——农政齐民科技总经理 高上 


5.png

  

够用就行,有的地方大田作物可能大部分的东西以机械化的为主。再有像室内环境可控环境,需要上的精度更准一点,不同的环境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环境会创造不同的价值,要考虑最终的结果投入产出比。


目前畜牧业包括种业,在国内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渔业上还有非常大的空间,目前水的隔离度是水的产品养殖过程无法实现可视化,可视化部分目前在水产养殖行业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是基于传统的养殖水的透光度比较弱,有的水有30至40公分的可视就结束了,必须有很通透的水底,但是悬浮物的基本差不多,基本上先有工厂化的形式才能得到水体,水下的摄像机,包括水下的待计算的形式芯片就会少一点。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市面上一开始找不到,没有办法就自己研发,最终发现技术上没有那么难,最主要是封装一定要保证不透水,长期泡到水体里,后来经过多次测试成功。水下的可视化状态。在2022年就已经研发成功,应用到养殖鱼虾就已经很成功,就开始做量产化的测试,在现在的系统当中正在养殖像鱼类的东西,大西洋的龟等等这种形式都可以,海水比内陆地区的鱼菜共生系统更简单一点,因为有一部分的大型的藻类更好管理一些,对阳光的纯淡水要求可能会不一样。


在此过程中,包括解决用离子配水的问题,用人工还原纯海水的问题,还有一些新的品种海水淡水转化问题。如果淡水的鱼菜共生是第一个台阶海水和淡水之间是无缝转化,到目前刚刚站上第二级台阶,希望还是能够一直冲到最前线。

 

“逐步向共享的大数据、大集约、大协同靠拢”——弗罗斯特沙利文合伙人 张葛建 


6.png 


从全球来看以色列跟荷兰不管是智慧农业还是智慧育种一个非常大的园区人数可能只有5到10人在管理,在中国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国外实现智慧农业可能有三大。一是大数据,二是大集约,三是大系统。

 

中国很多地方大数据采集也出现问题,采集也不共享,大数据、大集约、大协同还需要跟国际化接轨的程度。因地制宜跟国际上达到那种程度,慢慢地根据方案里在某些地区集约化,在某些地区不需要细到每一个植物都有传感器,可以一个区位慢慢地市场中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做到。包括我们之前的客户飞鹤,在北纬37度黄金奶源带,包括黑龙江土地相对来说遇到土地肥料土地的问题,有一些因地制宜计划,包括龙江计划包括其他的计划。因地制宜对于智慧农业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除了像京东阿里最顶尖的公司在智慧农业做的非常深入,也包括西门子海外企业,在农业领域在国际的交流和国际互动的比较好,西门子的设备再加上我们的软件,SAAS再加上互联互通,对于中国本土的企业,我们研究了荷兰和以色列他们智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看中国智慧农业,从发展历程来看,目前中国因为小农经济还有大量的劳动力,虽然劳动力锐减,相比其他国家有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在此情况下目前要做先构建基础的平台和设施,因为国家已经推出不断地发展农业数字化政策,可以想象中国数字化在农业的经济占比里面8%不到,其他的行业、工业、服务业都占了30%至40%,中国种植玉米,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5到10倍,有很大的发展机遇,从科学第三方调研角度来看,中国任重而道远中国很重要的事情是先把基础设施搭建好,需要本土化公司赶紧把中国大量,因为中国农村负责多的机遇跟潜力把大量地传感器包括一些其他的在农业使用的摄像头,还有其他大量地铺开,再把大数据做到不同县市贡献慢慢地开始布局,这样中国智慧农业能够发展到非常好的未来场景。

 

“智慧农业的硬实力是扎扎实实的做好农业应用技术”——芸播士首席战略官 温星懿  


7.png


各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光、温、水等都不太一样,农业发展阶段也不一样,首先农业是一个大的联合体,现在都是靠政府来主导。政府在产业政策、人才、技术、资本上面的一些配套等都需要做一些引导,要在当地找到特色,在今天中原农谷打了非常好的品牌,小麦品牌就叫中国第一麦,是河南的主产区跟茅台酒形成联合,打出这个品牌来,这也是因地制宜的案例。


在2016年国家上层这样的战略,在这些年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前沿的技术,赋能人体的应用场景,像大农业细分赛道,在应用过程中,政策端、资金端、人才端,包括服务提供方等等,不同的参与方都有不同的认知以及洞察。


不管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技术怎么发展,落到农业板块里,就是扎扎实实农业应用的技术,比如说生长模型,芸播士天然之前做过生长模型,生长模型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冯教授的基础上迭代2.0,用自己的农业模型去做,而不是国外的农业模型。


第一,算法是国内。第二,数据不会出国外,所以这里面会有精准做国内农业模型。农业模型是依托于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再迭代社会和经济的因素在里面,就会再回归到种植环节里,从规划这块地,分哪几级地,应该怎么去播种,应该有什么样的播种,深度的行距,我们的模型就会做智慧方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施肥的情况,不太一样。比如说灌浆期就大量的补肥,在这里面给到很精准的建议。


最后在收购环节,可以根据AI遥感技术,可以看到不同成熟情况,收购的路线等等。这些都是讲得实实在在,不玩虚。这样可以让农民看得到技术和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有农事操作病虫害的防治,水和肥的灌溉,包括后期的建议,都会给他们。

   

最终给他们出个报告,今年用了我们方案,水和水,相对比之前整体降低多少,一般是降低5%到10%,这是我们确确实实做得比较扎实的地方。至于大模型现在还是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更多是一个语言交互,更要提到AI,AI在智慧农业是用得非常深,人工智能利用,提高灵敏度、图像的识别度,整个人工智能的迭代,加速技术的迭代,还有很多技术要迭代。我深入地研究拜耳公司,其实在变量施肥、变量播种,精度确实高很多,不仅在算法在装备上人家比我们牛,我们在追赶阶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算法和装备,在座的都是智慧农业同行,共同把行业做得更好。


现代智慧农业行业也过了探索萌芽的阶段,从创新理论来看,智慧农业领域在整个农业里面营收占比,超过5%,过了这个曲线到了大量的探索,尤其过了13.4%我们一直期待这条曲线不断地往上走,也期待在座的各位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得更扎实一下。

 

“智慧农业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伟石资本创始合伙人 吴晓伟


8.png


智慧农业作为植物育种,还有遗传性出现又一次农业新技术的革命,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使农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阶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以及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最终目的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希望在座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行业的嘉宾,共同在大农业大健康赛道不断地促进行业蓬勃发展,逐鹿中原,逐鹿中国逐鹿全球。在智慧农业的赋能之下,中国农业能够迎来崭新的面貌,优化甚至颠覆固有的生产方式,让大国农业的未来更具想象力。

 

(作者简介:任保才:《农资与市场》传媒 副总编辑,农业信息化平台负责人;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研究员、河南省农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委员;智慧农业话题讨论微信:renbaocai2014;投稿:58430819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