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高温酷暑农业生产应对措施请查收!
盛夏酷暑,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易发多发,对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增多。高温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高温灼伤、产量受损、品质降低等,易引起畜禽热应激,出现明显的生长缓慢、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等现象,还会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各类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甚至引发日射病或热射病致死,这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极为不利。本期,我们为大家安排了高温天气农业生产应对攻略,农民朋友们快来查收。
(1)夏季田间如何管理
水稻
抓好水浆管理,当前多数田块已超过穗数苗,需要搁田控苗,建议采取轻搁田和灌跑马水相结合的方法,切忌搁田变烤田。
茎叶化除,药剂要选对选好,水量要足,傍晚用药。
控制施肥,高湿烈日叶色易退淡,但需沉住气,控制用肥,特别是要严格控制接力肥施。
蔬菜
选择耐热、抗病蔬菜品种进行栽培。降低大棚温度,高温时可打开大棚通风口进行日夜通风,可使用黑色遮阳网、棚膜上喷涂立凉涂料或甩稀泥等方式在晴朗高温白天进行遮光降温,阴雨天、早晚和农产品上市前3-5天可打开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宜选在凌晨,避开中午。最好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可采用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技术。
茶叶
加强茶园旱热害监测。喜阴的茶树在夏季生长面临高温干旱的严重威胁,35℃以上高温骄阳持续7天以上,茶树易出现旱热害症状。旱热害症状始于冠面的叶片,受害叶出现赤红色焦斑,界线异常分明,一般先出现在成叶上,接着新梢停止生长,嫩叶萎蔫,出现焦边,继而成叶泛红,从而使整叶焦枯脱落。生产者须加强茶园旱热害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茶园灌溉。水源充足且有条件进行灌溉的茶园,应启用滴灌、喷灌、流灌、浇灌等方法进行灌溉抗旱,可起到补水兼降温的作用。灌溉应在清晨或傍晚时进行。如茶园有开裂的地块,建议松土后再进行浇灌。或者采用架棚、冠面覆盖、遮阳网等方式,实现茶蓬遮荫降温。
茶树行间铺草。对幼龄茶园抗高温干旱效果最为显著。草料可用生稻草、生绿肥、生豆科作物的植株,铺草厚度5-8厘米左右,以不见土为原则。
小贴士:农药喷施
注意施药时间和天气,应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切忌中午前后施药,风力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不宜施药。
杜绝超范围、超剂量用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遵守安全间隔期施药,提高鲜食农产品农药使用安全水平。
施药人员需具备安全用药知识,做好个人防护和清洁工作。因地制宜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和高效精准施药机具,尽量减少人背机器进田施药。
使用植保无人机要确保飞行安全、施药安全和防治效果,防止药液漂移。可以选择病虫害
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
(2)畜牧生产防暑降温指导意见
做好隐患排查。及时加固畜禽圈舍,防范大风、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对低洼处的畜禽圈舍要开好排水沟,提前备好排水设备,避免养殖场积水或被淹。高温季节往往是用电高峰期,要做好停电应急准备,有条件的规模场应自备发电机,防止突然停电造成重大损失。
加强饲养管理。高温季节及时调整日粮配方,适当增加豆粕等蛋白质饲料比例,减少玉米等能量饲料比例,补充饲喂青绿饲料,改善日粮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供畜禽充足、清洁饮水,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缓解热应激。做好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除圈舍内的粪便和污水,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定期对栏舍进行消毒灭源和灭鼠灭蚊蝇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从源头杜绝随意丢弃畜禽的情况发生,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3)夏季水产养殖抓好这几点
加强养殖管理。做好池塘管理,整理、加固池埂,检查进、排水口,清除进排水渠中的淤泥、杂草等,确保水流畅通。夏季尽量提高水位,稳定水温,增加水体容量。坚持每天巡塘3次以上,注意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活动与摄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尽早采取防范措施,在台风、暴雨期间要多巡查。做好投饵管理,实行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加强水体监测和水质管理。养殖前,应做好水体消毒等工作,杀灭各种有害病原。适当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注水量控制在20-30厘米为宜,加水时务必注意外源水质。定期监测养殖水体情况,关注水质变化;定期改底,降解池底残饵和粪便;定期投放有益菌,改良水质;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浓度在合理范围内。
做好病害防控。高温季节,水产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随着投饵量增加,残饵、代谢物增多,加之天气多变,易引发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等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做好苗种、工具、食场、水体消毒工作,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饲料,及时清理残饵。已发生的疾病应准确诊断和对症规范用药,及时捞取死亡水产品并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
及时捕捞。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水产品有效供给,养殖户要时刻关注市场供求信息,结合自身情况适时捕捞上市,同时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项防控措施。为更好利用养殖空间,可采取轮捕轮放、捕大留小等方式。捕捞前应减少或停止喂食,拉网前要要注意调节水质,拉网后要注意水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