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快速回暖, 马铃薯如何持续种好卖好?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0/4/8 15:10:13
经过2016、2017、2018年三年马铃薯产业冰冻期,2019年马铃薯产业快速回暖,马铃薯价格一路走高,一直持续到2020年春天,给了我们马铃薯从业者们不小的惊喜。其实这个惊喜是有迹可循的,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之后,马铃薯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种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国际的接轨非常迅速,种薯分类越来越细,比如鲜食的、加工薯条的、加工薯片的、加工全粉的,新品种无论是从产量、薯形,

经过2016、2017、2018年三年马铃薯产业冰冻期,2019年马铃薯产业快速回暖,马铃薯价格一路走高,一直持续到2020年春天,给了我们马铃薯从业者们不小的惊喜。

其实这个惊喜是有迹可循的,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之后,马铃薯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种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国际的接轨非常迅速,种薯分类越来越细,比如鲜食的、加工薯条的、加工薯片的、加工全粉的,新品种无论是从产量、薯形,还是从口感、品质上都更贴近市场。专业的种植户、农场主越来越多地涌现,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生产的马铃薯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端的认可;马铃薯的消化渠道、消费群体、消费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稳定性提高,消费市场也稳定扩大。

但现实还有,我国马铃薯种薯缺口大,质量层次不齐,平均单产低,土传病害越发严重,后端加工市场原料对接时而断档,鲜食市场品质也是鱼龙混杂……

种植面积缩减,2019年价格一路走高

中国是全球的马铃薯生产大国,总种植面积8000万亩左右,总产量1亿多吨,均居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但是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并不是很高,维持在1吨左右,排在马铃薯主产国的倒数第3位。很多人对马铃薯整体的认知是有误差的,北方一作区相对产量较高,大约都在3吨以上。再往西北、西南、华南地区,产量非常差了,有很多农民散户种植,他们的产量基本上维持在1吨左右。而美国、欧洲在原有品质4–8吨/亩的均产情况下,依然有15–25%的增产潜力,这说明了我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我国马铃薯产业也是名副其实的大产业。根据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我们可以估算出来整个产业的规模达5600亿元左右,其中,种薯规模400亿元,商品薯生产1200亿元,商品薯流通2000亿元,食品加工500亿元,加工销售600亿元,种植服务900亿元(概算,交易环节有重复)。

目前,全国马铃薯生产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产区域沿着黑龙江—云南的狭长斜线横贯全国南北。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马铃薯种植面积排名前十的有贵州1095万亩、四川1016万亩、甘肃856万亩、云南711万亩、内蒙古526万亩、重庆501万亩、陕西464万亩、湖北326万亩、河北245万亩、黑龙江237万亩。

但是受薯市连续低迷,以及连作重茬造成土传病害严重适种土地逐渐减少,同时国家引导土地轮作和区域性限制种植面积(坝上一作区)的影响,近几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减。2018年北方一作区整体种植面积减少,产量跌幅19.58%,中原二作区总面积明显缩减。秋薯生产也逐渐形成“非优势产区萎缩、优势产区基本稳定”的格局。据了解,近1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甘肃定西等马铃薯传统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非优势产区内蒙古包头播种面积25万亩,比2017年减25.4%;甘肃陇南播种面积20万亩,比2017年减35.2%。

而随着近几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持续缩减,口感、品质更贴近市场,消费市场稳定性提高,加之2019年部分产区因种薯、天气等受害减产,窖存少,受疫情影响马铃薯耐运输、耐储存的优势凸显,国际部分主产区马铃薯欠收等等一系列的因素,2019/2020年度马铃薯价格一路走高,这给了我们马铃薯从业者们不小的惊喜。

那么,我国马铃薯2020年价格能否持续坚挺呢?

改革开放后,我国马铃薯第一个行情爆发是1998年,马铃薯价格暴涨一倍,种薯价格更是暴涨2-3倍。因为基数比较低,价格暴涨之后,直接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扶摇直上。第二个爆发年份是2010年,马铃薯价格普涨50%,以费乌瑞它为代表的国外品种大行其道。两次行情暴涨之间长达12年,现在距离上次爆发已经10年了。

再来看美国马铃薯,正常地头价格每吨900–1000元人民币,暴涨一倍的年份在1964年,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这两者之间相差足足55年,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而价格是随供求关系和马铃薯消费、加工、销售市场而定的,因此后市价格我们无法断言。但只要马铃薯种植户能够冷静对待,直面现状,合理控制规模,摒弃投机心理,重视管理种好马铃薯,把握需求卖好马铃薯,马铃薯行情应该会在当下行情的基础上趋于稳定。

此外,我们研究马铃薯产业不要单纯研究行情,行情可遇不可求。总之,做好自己的事情,至于行情我们静等花开。

1625728339(1).jpg

消费方向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马铃薯的消费量只有19公斤,美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61公斤。通过这个数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马铃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近几年,我国马铃薯的需求端口在增加,需求量也在增加,这无疑将为市场行情提供强力支撑。

而且,随着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能够进入商超的马铃薯品种越来越多,加工薯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整体的消费方向在转变,整体布局也更加合理化。

在美国,加工薯和商品薯的比例是7:3,而我国仅仅是2:8,以鲜食为主。FAO数据显示,中国马铃薯消费主要是食用消费(60%)、饲用消费(23%)、加工消费(8.7%)、种用(3.2%)、损耗(5%)和其他消费(0.3%)。

未来,我国鲜食薯的比例会逐渐有所缩减,而加工薯的占比会提高。随之会有很大一部分产能将向加工薯转变,也就是产能会向加工业传导。据了解,几个大的加工薯外企在未来2–3年内都有扩增产能的计划,且扩增幅度很可能达一倍之多。同时,我国的类似企业也在不断上马,例如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就已经与当地的蓝威斯顿产能持平,未来2–3年,产能还会有所超越。

加工端需求的增长,将会吸引一大批大规模的种植户向加工薯转变。因为加工薯的种植大多属于企业的订单农业,按照企业规定的方案种植,在品种选择、交售时间、品质方面有合同约定,产品的质量、价格、销路都十分稳定,种植户的风险也就降低了,不需要再提心吊胆。

这部分种植大户的转变,将会导致未来几年商品薯的产量将持续减少,市场更加细分,改善以往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格局,从而推动行情向好。

我国商品薯也一定会朝着减量提质方向转型。我们在各类的马铃薯产销情况报道中,发现山东滕州产区马铃薯货源,因质量佳,比较受客商喜欢。而大部分的客商也都表明,现在就是以质论价,品质好的马铃薯出货快、价格好。而且专业的种植户、农场主越来越多涌现,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越来越高,马铃薯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端的认可。

而消费者也日趋成熟,已经由简单的生活需求提升到心理需求。我国消费者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只关注马铃薯大小和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家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关注均匀度、颜色、芽眼;进入21世纪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开始关注口感、皮色、肉色、包装、抗氧化等。以226为代表的白心高产品种价格从2019年10月份至今平稳略涨为主,以V7、希森6等品种干物质更高一些,色泽和口感更好的品种涨幅更大。由此消费者还是认可高品质品种。

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从消费终端到产地的时间,企业、种植户更容易了解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喜好,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已经明显转变。譬如,近几年涌现的新品种,它们无论是从产量、薯型,还是从口感、品质都更贴切市场,更能满足消费者对马铃薯的需求标准。

因此,未来种植公司和种植户只有越来越专业,注重品质提升才能站稳脚跟,持续发展。

1625728454(1).jpg

种好是解决产销矛盾最简单的方法

我国马铃薯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总产量高,但是销售后端加工市场原料对接时而断档,鲜食市场品质也是鱼龙混杂,产销不平衡。

因此,目前解决矛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原料薯、鲜食薯的品质。

至于如何种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来说。

1.合理匹配种植面积。马铃薯是一个高资本、高人工、高流动资金的产业,水、电、肥、药、地租、人工、机械、仓储等方面资金投入非常大,比如坝上地区种植1000亩马铃薯,每年投入就达到300万左右。因此要根据人力、资金、风险、销售能力、整体掌控能力等条件,合理匹配种植面积,这是能够提升品质,增加收益,降低风险的前提。

2.选择好土地。选择好土地至关重要。一旦选到合适的作物的土地,完全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好土地至关重要。除对土地产区资源、气候环境等进行选择之外,还要对土壤本身条件进行考察,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pH、EC、土质、除草剂残留、前茬作物、土传病害情况等等。

然后,我们根据土壤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土质为例,沙性土壤要全营养多次补充,半沙土壤要多补充有机肥,黑土地要少用复合肥、氮肥,红土富磷选肥要选低磷的,壤土要用普通全营养+有机质。再如前茬作物是人参、地黄、三七等中草药,就要增加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此外,有专家表示马铃薯有75%的病害源自土壤。而近几年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升高,比如东北区域的疮痂病,坝上地区粉痂病、枯萎病,陕北地区疮痂病、线虫病,广东的疮痂病,福建粉痂病等等,这些土传病害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薯性,以粉痂病为例,会造成每斤2–3毛价格差,严重的只能以淀粉薯销售,淀粉薯平均700元/吨(2019/2020年略高大约900元/吨),而商品薯最低也能达到1300–1400元/吨。而解决比较头疼的疮痂病、粉痂病、枯黄萎病等重茬类病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倒茬,而且最好是与禾本科倒茬,避开吸收营养较多的作物,有利于减少致病菌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均衡土壤营养。种植马铃薯一般3–5年倒一次茬。据了解2018年已经逐步开始全国范围内硬性轮作倒茬。此外,还可以选择相应的抗病品种,如V7就较其他品种抗粉痂病,然后增施有机肥,从沟施开始提早做好防控。

而目前所面临土壤问题,都可以通过清、调、活、补进行土壤修复,即清是通过化学药剂压低致病菌基数;调是通过使用有机肥、菌剂类产品、聚谷氨酸等调节土壤pH以及菌群环境;活是指通过菌肥、微生物菌剂等激活有益菌、活化有机质、灭活有害残菌;补是指补充土壤缺乏的中微量元素以及有益微生物,回复土壤土壤团粒结构。

3.根据市场选好适销品种。竞争往往从品种的选择就已经开始了。近年来,一作区马铃薯品种结构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趋势是在朝着高产、薯形好、芽眼浅、黄皮黄心等几个方向发展。种植户要认真分析市场需求,依据所在种植区域气候条件,以及消费者需求薯型好、口感好等,选择更加适合目标市场的马铃薯品种。

那么,具体来说品种应该怎么选择?

首先,品种选择要紧跟市场趋势,市场需要什么品种就种什么品种。目前,鲜食薯市场主要还是以黄皮黄肉,芽眼浅,薯皮光滑的品种为主,价格较高的品种有V7、希森6号、华颂7、中加2号等;个别市场还要个头大的,代表品种226。

其次,不盲目、不跟风,评估自己与种好该品种相配套的土地、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只有相匹配,才能保障田间管理顺利,才能种好马铃薯。

再者,多品种种植,分解压力。根据不同用途,种薯、加工薯、商品薯按照一定比例种植,比如种植60%的订单加工薯提前锁定市场。根据销售进度,早熟晚熟搭配错开销售时间,或选择仓储性较好的品种,借助仓储错开销售时间。但是,一般种植大户种植的品种也不要超过3种,因为种的品种较多,管理也会相对增加难度,每个品种的管理方法都不太一样。

最后,新品种要提前考察,提前预定,提前做示范种植。种植户一定要冷静思考,调研一下市场对于品种的接受情况,不要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品种。

此外,如果前茬发生了土传病害,要选择抗性品种,如疮痂、粉痂病,V7就是一个比较抗病的品种。

4.选合格的脱毒种薯。不管选哪个品种,前提是必须选择合格的脱毒种薯。其实土传病害最早就是种薯传到土壤里的。

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种薯产业市场缺口比较大,种薯质量参差不齐。按照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计算,每年需要脱毒种薯1000多万吨左右,而实际供应链仅为350万吨,国内脱毒种薯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这与其他马铃薯主产国家脱毒种薯的应用比例为90%以上,有极大的差距。而且全国马铃薯种薯产业非常分散,供应链规模400亿元,商业化正规的只有90亿元,排名前十二的种薯企业产量约占总量13%,中小型企业种薯生产量达260万吨,占比达到87%。

而脱毒种薯利用率低是我国平均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种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问题比较严重,甚至还带有危险性的病虫害(如粉痂病、腐烂茎线虫、环腐病),我们每年都能听到一些种植户因为使用不合格种薯造成损失的案例。

因此,种植户一定要在有实力、信誉高、售后服务跟踪到位、手续齐全的正规种薯企业购买种薯,做好催芽、切种(切刀一定要消毒)、种薯拌种等处理,避免种薯携带病虫害传播蔓延。

5.科学规范种植。选好地块和种薯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好的品种如虎添翼,赔赚关键还是看种植管理技术,如果没有种植技术保驾护航,其它都是纸上兵空中阁。

好种植管理技术完全可以起降本增效、提质增产的作用,谁能科学地标准化、规范化进行种植管理,把控不确定因素,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规范种植,合理灌溉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平衡施肥,防治病虫是马铃薯高产的保障;及时收获,科学贮藏是保障种植效益的重要措施。

因此,种地前要做好土壤、水质检测,了解前茬作物病害情况,针对性的做好水肥、植保方案,要注意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种植方式、播种深度、沟施药剂、滴灌管铺设及安装、施肥比例、施肥量、施肥方法、灌水标准、灌溉方法、灌溉时间等等这些细节工作。此外,尽量选用优质的种子、农药、肥料,

以灌溉追肥为例,苗高10厘米左右,滴灌追施剩余的1/3氮、钾肥,分8次施完,苗期至盛花期每次施尿素2–3公斤/亩,盛花期至生长后期每次施硫酸钾4–5公斤/亩。施肥时,前一小时滴清水,中间2小时滴带肥料的水溶液,后1–2小时再滴清水。

6.找好合作伙伴。想要一个人做好以上这些事情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风险很大。所以就需要找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不仅要信誉好,还要实力强,比如专业的作物服务商可以基于上游采购商诉求制定标准化种植模式及服务模式,大型果蔬商超和经销平台可以基于消费者诉求制定标准化的采收,如大小、薯型、薯色、残留、干物质等,确保种植户安心省心放心实现最佳投入产出比管理。

1625728488(1).jpg

打通后半段产业链,补齐短板

很多种植户只顾生产,关于销售后端、终端市场,他们都是无奈的观望。

那么,目前马铃薯产业链后半段的现状是什么?田间收获了,一部分从田间直接进入市场,这种直销混乱、粗放;主流的北方市场因为要考虑霜冻的问题,收获之后要迅速入库,然后慢慢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链后半段混乱,或者说是缺失的,缺少分级、精选,没有分类包装,缺少主流品牌,物流也没有标准化流程,市场是以各自主顾为主的混乱市场。

有时候这也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尤其是高端市场,一些消费者花高品质的价格买回来的马铃薯就是普通农贸市场的品质,导致高端市场不高。

因此发展产业,就要打通后半段产业链,补齐这些短板。因为完美的产业链才能助力产业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档次消费。

那么,如何打通后半段产业链,补齐短板?

1.建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是品牌化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建立从入库、出库,到分级、精选,再到品牌、包装,再到物流的产业链后半段的标准化流程。只有马铃薯从田间收获之后到消费者手中每一个环节无缝链接,才能尽量减少人工的应用,减少损耗,提高从业者的效率,使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挣到钱。

以仓储为例,现代气调库,可以把检测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调控成最适合马铃薯储藏的条件。但种薯、商品薯、加工薯的仓储解决方案都是不同的,比如种薯的最佳储藏温度为2–4℃,加工薯则要控制在8–12℃。因此对于入库前的注意事项,入库后的技术管理手段都要有标准化的操作方案。

2.有效地进行产销的专业对接。一直以来种植业就是社会民生当中相对传统的行业,马铃薯行业跟中国的大多数农产品一样,都是分散种植,分散消费,产销衔接不畅。

很多大规模生产者在技术团队、田间管理及储藏和运输方面已经建立了明显的优势,现在还需要提高的是营销能力。马铃薯的销售是一个抛物线,我们必须要掌握这个曲线,高点出手是资产增值的手段。

为此,种植户要全面关注和布局收购商、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特色网商等销售渠道,适时出手,不赌行情。因此,我们建议种植户要么积极与销售平台合作,优势互补;要么和周边种植户朋友一起做成小团体;要么加入到联盟或者协会。

最终销售好坏的关键在需求上。现有所有销售方式商超、大市场等,都是建立在有需求的情况下。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生产信息、质量信息和消费信息的更加点对点、扁平化和快捷化,从而促使“生产—销售—消费”协调、健康发展,信息不对称的困境明显转变。加之物流的完善,缩短了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空间距离,促使以销定产定、按需发货、论质卖价成为现实。

因此,商品薯的销售要按需求销售,如南方人喜欢黄金薯的口感脆、甜,北方人喜欢马铃薯的面、香,要有针对性的销售。在服务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分级、分拣以及包装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

3.提升加工转化。纵观全球马铃薯产业,加工转化是主流。

全球马铃薯加工中,北美和欧盟是马铃薯加工业的领导者,其加工转化率为60–70%,加工体系完整、集中度高、品种丰富、生产规模大、自动化水平高、工艺、设备先进,综合利用率高。

而我国马铃薯加工转化率仅为10–12%,鲜食消费市场一直在主导乃至深刻影响着整个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加工转化率低是目前制约或导致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不稳定、产值不高、市场无法有效对接的最大困局。

目前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市场500亿元,加工销售600亿元。淀粉薯市场空间非常大,但是缺少淀粉薯专门的品种,加工企业原料供应不足,成本高。

避免薯贱伤农和产能过剩现象,种薯企业、种植大户要做好结构调整,考虑加工转化这个“篮子”。因此,首先建议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将商品薯和加工薯“两薯”协调发展。商品薯受市场波动性很大,丰收了不一定盈利。如果与龙头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种植淀粉加工薯,种好了肯定挣钱。2019年秋季,华北地区淀粉含量在18以上的加工薯每吨900元,西北产区一度高达1100元。其次,建议种薯企业引进及培育高淀粉含量的加工品种。

小结:

我国马铃薯产业一直在路上,发展空间巨大。现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进行。马铃薯生产正在从关注种植产量转变为关注品质(薯形、薯色、口感),重视科学管理方案;从种植高产思维转换为提质高收益思维;从计划种植再找销路向依需定产种植转变。而且产业链后半段短板也正在逐渐补全。

马铃薯产业正在不断积累、沉淀,未来将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