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大会】封洪强: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3/3/25 16:00:11
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封洪强病虫测报是指导防控的基础。病虫测报是政府赋予植保机构最重要的职能,是植保公益性质的最集中体现,是国家重大植保项目投入的重点;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植保投入品生产贮备的重要依据;精准测报是农业经营者适时科学防控病虫害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农药减量行动的根本出路,更是实现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病虫趋势预报包含病虫害是否发生、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确定要不要防治,什么时间防治,

封洪强25.jpg

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封洪强

病虫测报是指导防控的基础。病虫测报是政府赋予植保机构最重要的职能,是植保公益性质的最集中体现,是国家重大植保项目投入的重点;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植保投入品生产贮备的重要依据;精准测报是农业经营者适时科学防控病虫害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农药减量行动的根本出路,更是实现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病虫趋势预报包含病虫害是否发生、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确定要不要防治,什么时间防治,采用什么措施防、防几次;通过准确测报,可指导及时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初发状态,防早防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病虫预测预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已经研制出自动的虫情预测灯、遥感检测等。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这一问题。随后我们把问题进一步梳理、工程技术难题分析及产业技术问题解读等。

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的主要进展

  1.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手段由过去费时费力的人工手剥目测,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和智能化自动化监测设备相结合的阶段。

  2. 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模型日趋完善。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来构建病虫害遥感监测的预测模型,大大提高了遥感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迁飞昆虫三维轨迹分析平台

封洪强573.jpg 

气象因素、寄主植物、迁飞、化学防控等因子趋动的棉铃虫种群动态模型

基于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的病害AI预测模型。研发基于传感器的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构建了具有自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小麦赤霉病等作物病害的布点成网、精准预测。

封洪强693.jpg 

耦合遥感机制和病虫迁飞扩散机理的动态预报模型。建立了耦合病虫害多尺度监测与病虫害流行迁飞模式的遥感动态预报模型与方法,实现了病虫害主要发生区和迁飞路径的动态预测。

3.病虫害监测与预报法制化进展顺利。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生物安全法》从制度安排层面,肯定了监测预报工作的公益性职能。

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发生规律未掌握,预测模型缺根基。

  2. 数据获取存难题,开放共享不可及。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应用验证、规范性有待统一,尚未实现开放共享。

  3. 人才培养有缺陷,人员短缺已突显。

  4. 财政投入显不足,企业创新难持久。

加强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报领域基础研究和集成创新。

封洪强1003.jpg 

2.建立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加快统一标准及共享平台建设。

封洪强1034.jpg 

3.强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各类高等院校、研究、推广机构应该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其当做一门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应用科学。

4.加大财政支持,推动资金投入多元化。呼吁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封洪强1149.jpg 

微信图片_20230325085555.jpg

2023智慧农业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