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正式成立!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1/11/9 9:44:08
10月29日,磷复肥会期间,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成立大会暨2021中国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农业绿色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粮食生产的核心,也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随着不断增长的农业粮食体系、工业体系的需求,以及日渐增长的人口,土壤出现严重的

1.jpg


1029日,磷复肥会期间,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成立大会暨2021中国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农业绿色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粮食生产的核心,也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随着不断增长的农业粮食体系、工业体系的需求,以及日渐增长的人口,土壤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目前,这一现象对食品安全、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农业绿色发展与土壤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艰巨任务,需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2.jpg

 

集聚优势资源,促进新发展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七届二次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旨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工作,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各地在绿色种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土壤改良方面,研发推广了不少新技术和新产品,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表明,土壤改良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表示,这次成立的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将为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增添新生力量,我们对新机构充满新期待,希望增强新活力、促进新发展。


陈生斗就做好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的工作提了几点要求:

 

一是主动作为,强化创新。要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工作要创新,技术要创新,产品要创新,服务要创新。分会要结合行业发展实际,细化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实行具体措施,组织开展有关技术研讨、工作交流、发展论坛、产销对接等活动,增强协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是集聚人才,强化支撑。要打牢发展的根基,分会在筹备期间,吸收了一些会员,包括新洋丰、根力多、金必来、河北硅谷、丰山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为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分会成立以后,进一步重视会员发展工作。分会业务领域宽、产业基础好,发展会员环境条件优越。特别要吸收热心农业绿色种植、农化科研生产实力强、农资服务好的企业和专家及有关人员的加入,发展壮大分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是规范管理,强化服务。要加强自身建设,这次会议将选举产生分会领导班子成员,包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希望分会加强规范管理,全体会员要严格遵守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会员义务,严格行业自律。同时,要加强会员服务,搭建会员学习交流合作平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扩大宣传推介,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行业发展。


3.jpg

 

积极响应,39家企业入选理事会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首席专家辛景树向大会报告分会筹备情况,并介绍分会理事候选人、领导机构候选人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等。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提升了3.5个百分点,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耕地质量提高了0.35个等级,种养循环水平得到了提升。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的问题仍然存在,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粗放,耕地用养结合还不充分,土壤退化和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全国耕地存在土壤退化和障碍因素的比例超过40%。耕地土壤有障碍层次的占9.6%,酸化占比14.7%,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占8.3%。农业绿色种植和土壤改良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相关企业、组织、研究机构都在绿色种植和土壤改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各自为战,沟通交流不充分等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积极倡导组建相应的分支机构,在今年6月召开的七届二次理事会上正式形成决议,增设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


4.jpg

 

根据决议,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依托《农资与市场》传媒筹备,分会筹备工作得到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专家的积极响应,共收到39家企业(个人)申请。经过参加会议各位代表选手举手表决,选举出了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

 

新当选的分会会长赵程云表示,围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战略需求,分会将以绿色种植和土壤改良为发展目标,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秉承共享融合的理念,强化创新,强化支撑,强化服务。我们将与各会员单位一起积极行动,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全面开展农业绿色发展。重视以土壤改良相关的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围绕肥料增效技术、肥料防控技术、微生物协同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开展技术研究、配方开发、产品创新、公益化以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工作,为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改革、促进作物绿色种植提供技术产品支撑。

 

2.组织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分会将聚焦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形体,全力开发作物,重视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特殊配方施肥、植保、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智慧农业服务等,形成高效推广模式,为现代农业产业提出坚定的解决方案。

 

3.搭建政、产、学、研、用、推等单位合作与交流平台。分会将积极整合政府、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资推广企业、新型新闻媒体等单位资源,促进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业绿色种植和土壤改良在全国的深度落地。

 

秘书长冯卫东向大家介绍了分会2022年度工作计划:分会将在协会的带领下,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创新思路、发挥优势,着力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广和宣传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的理念。分会将通过图文、视频、论坛等多种形式不断宣传、推广和深入践行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的理念。

 

2.成立专家组,制定土壤改良方案。分会专家委员会将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制定不同土壤改良方案,分会将联合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开展土壤改良试验示范。

 

3.推出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万里行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开展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分会在土壤改良技术推广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助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职业种植者赋能。

 

4.加大会员单位的成果展示。分会将编辑出版“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的成果展示”,将会员单位在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上所取得的成果一一展示,为分会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5.组织开展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的农技焦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系列调研报告。通过会议论坛、技术研讨、现场观摩等形式,扩大学术交流范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土壤健康,倡领绿色种植

 

中国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成立大会结束之后,就是以“聚焦土壤健康,倡领绿色种植”为主题的2021中国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发展论坛。

 

论坛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土壤改良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

 

燕国胜:生物·有机·矿物的土壤三维修复模式


5.jpg

 

当下,农业面临土壤酸化、盐渍化、土传病害、连作障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其中,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导致土壤对盐渍化、重金属污染、养分缺乏等胁迫因子的缓冲作用下降。

 

化肥与有机质、微生物是互补关系。化肥提供植物的组成元素,构建功能酶的活性中心;有机质形成碳骨架,提供能源和小分子活性物质;微生物物质转化功能,植物界与无机界协调的中介。

 

与此对应,土壤改良三大途径也就是:1.矿物质,主要是酸碱度、氮磷钾、中微量元素;2.有机质,主要是改良土壤疏水性、透气性、保水性、排水性;3.微生物,主要是激活有益微生物,改良微生物环境,促进有机质分解,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现代肥料的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围绕着土壤的需求做文章。根力多围绕着农作物种植的土壤营养需求,对微生物及其微生物肥料、有机矿物肥料等新型肥料产品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开发。以微生物肥料研究开发为例,第一阶段是增效促生复合菌株;第二阶段是耐胁迫环境(盐)菌株筛选;第三阶段是靶标功能菌的筛选与应用,以K01菌株为例,经历分离、保藏、作物示范,到2020年命名贝莱斯芽孢杆菌,它就是靶标生防功能菌(菌核病、稻瘟病、根腐病)。

 

颜晓元:“常规措施+生物炭+能源捕获”有实现农田净零排放的潜力


6.jpg

 

碳中和有三个概念,一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净零排放,一个组织的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CO2-e)排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达到平衡。三是气候中和,一个组织的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产生净影响。

 

农业是重要稳定的碳排放源,农林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占8.32%。而且随着清洁能源替代,其比例将增加。

 

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组织启动了“千分之四土壤增碳”计划,试图以每年增碳千分之四抵消碳排放。

 

但是目前大规模土壤增碳可行性低,千分之四的NPK需求量:9.8亿吨N4.23亿吨P116亿吨K79.4亿吨CO2

 

然而,在农田土壤增碳可行性却是很高的。19802011年,我国农田土壤0-20cm土壤有机碳年均增加0.45%,年增加量6160万吨CO2,这接近于第三次国家信息公报中的6604万吨CO2

 

其中,温室气体CH4N2O是土壤微生物作用下的产物。可以对应实施减排措施,如土壤N2O减排措施:科学的氮肥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氮肥深施,避免不必要的灌排);施用高效氮肥(控释肥、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

 

除了减排之外,关键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常规措施具有比较大的固碳减排潜力,但不足以完全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中和的终极大招是将生物碳生产过程的bio-oilbio-gas纯化后发电,进行能源替代。然后,常规措施+生物炭+能源捕获:土壤固碳,生物炭还田(66%秸秆碳化还田);稻田CH4减排,水分管理,秸秆碳化;优化施肥,氮肥减量-15%N2OCO2减排);能源生产,CO2。采用这一综合措施,各省减排比例可以达到95%118%,整体实现碳中和。由此可见这种模式有实现农田净零排放的潜力,但还是要克服技术难题。

 

孔令猛:微生物及有机产品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7.jpg

 

我们都知道,农作物秸秆中还有大量氮磷钾,而秸秆还田也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措施。秸秆还田有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和原料化等5个方向,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而且这些微生物具有多种功能。

 

微生物产品的作用:

 

有机质的分解(有机物料腐熟剂):提供养分供应能力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能量转化和养分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氮作用(根瘤菌肥料、自生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氮,氮气进入根瘤菌体内,在根瘤菌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终转换成谷氨酰胺以及谷氨酸等。

 

解磷作用(解磷细菌:芽孢杆菌属、欧文氏菌属、单孢菌属、土壤杆菌属、沙雷氏菌属、黄杆菌属、肠细菌属;解磷真菌:青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镰刀菌属、AM菌根菌):酸溶作用,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酸盐被这些酸类物质溶解;酶溶作用,产生磷酸酶类物质,在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使磷酸酯或磷酸酐等有机磷酸盐水解转化为可溶性磷。

 

解钾细菌(硅酸盐细菌):土壤中 95% 的钾元素是以钾长石和云母这两类矿物的形式存在,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钾含量不超过土壤中钾总含量的 2%。解钾细菌 (硅酸盐细菌)是一种胶质芽孢杆菌,能将含钾矿物中的难溶态无效钾转化为可溶态有效钾。

 

微生物产品的其他作用: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逆性、降解有害物质、抑制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产品的应用方法:

 

做基肥、追肥和育苗肥、拌土、拌种或浸种,菌剂加适量水浸泡、喷淋种子,或直接掺拌到营养土中。

 

灌根、冲施。按 1100 的比例将菌剂稀释,搅拌均匀后灌根或冲施。

 

蘸根、喷根。蘸根,液态菌剂稀释 1020倍,在幼苗移栽前把根部浸入蘸湿后立即取出即可。喷根,当幼苗很多时,将1020倍稀释液喷湿幼苗根部即可。

 

叶面喷施。在作物生长期内可以进行叶面追肥,把菌剂稀释500倍左右或按说明书要求的倍数稀释后,选择阴天无雨的日子或晴天下午以后,均匀喷施在叶子的背面和正面。

 

于长志:增值肥料可以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


8.jpg

 

肥料利用率=作物吸收肥料提供的养分/肥料提供的总养分×100%

 

在肥料总养分一定的情况下,肥料利用率取决于作物吸收肥料提供的养分。而作物吸收肥料提供的养分受肥料养分的释放特性、作物吸收养分的特性、作物生长的土壤特性影响。

 

单独调控肥料,肥料利用率提高幅度是有限的,只有对于肥料、作物、土壤进行系统的综合调控,才能更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使作物的产量更高,农产品品质更好,作物抗逆性更强。

 

于长志表示,增值肥料可以对“肥料—作物—土壤”进行综合调控,延缓释放、抑制氨挥发,减少磷被土壤固定,调控作物根系,优化根际土壤,更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增值肥料利用生物活性增效载体与肥料科学配伍,制成的增效肥料新产品。中国农科院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经历近20年的持续研发,研发出锌腐酸、聚安速、禾谷素、聚核酸等一系列肥料增效载体。

 

我国特种肥料整体需求处于较快增长状态,预计未来5年将以1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增速较快的集中在增值肥料、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生物刺激素等领域。

 

其中,增值肥料是传统肥料产品升级的良好途径,成本增加少,肥效提高明显。据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统计,2019年仅联盟成员企业增值肥料产量已达到540万吨。

 

李季:有机土壤与有机农业的机遇


9.jpg

 

中国有机农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但有机农地占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中国有机市场世界排名第四,有机食品份额0.8%,年人均消费有机食品不足世界一半。

 

李季表示,经过有机农业长期定位研究,我们发现:

 

1.有机农业是可以高产的。

2.有机土壤是最健康的,有了健康的土壤,才会有健康的植物,才会有健康的动物和人类。

3.有机土壤病害发生少。大自然提供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机器土壤可使作物具备抗病性。该机器只有在土壤富含腐殖质时是活跃的,而在缺乏腐殖质的瘠薄土壤和施用化肥的类似土壤中则会失去活性。

4.有机农业环境风险低。

李季表示下一步需要研究重点:养分平衡包括NP,地下水硝态氮潜在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病害减少及原因分析,土壤碳饱和及碳截留。

建议:中国农业生态应转型,完善有机、绿色、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确立农业转型目标及指标(10%50%);实施生态农业绿色清单补贴政策。

 

【结语】

农业绿色发展和土壤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艰巨任务,需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绿色种植与土壤改良分会的正式成立,将汇聚各方力量,聚集各方人才,共谋耕地保护与土壤改良大计,共同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