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化行业未来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4/2 9:45:49
世界农业强国的定义不同。 按出口量而言,美国、荷兰、以色列、巴西算是农业强国了;按品质来算的话,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算农业强国;按土地生产率、农业生产率、农业现代化、技术转化率、农业装备率等综合因素评定,那可能又是新的排名了。 我国农业强国的定义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供给保障安全可靠 解决吃饭问题,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 未来一个时期,

世界农业强国的定义不同。

 

按出口量而言,美国、荷兰、以色列、巴西算是农业强国了;按品质来算的话,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算农业强国;按土地生产率、农业生产率、农业现代化、技术转化率、农业装备率等综合因素评定,那可能又是新的排名了。


10-1.jpg

 

我国农业强国的定义

 

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供给保障安全可靠

 

解决吃饭问题,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

 

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

 

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即确保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同时,树立大食物观,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增强储备调控能力。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存在不少差距

 

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根本是科技。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核心种源、关键装备等领域还有不小差距。

 

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等设施装备还待完善

 

设施装备是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支撑。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设施、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装备,智能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产出稳定性。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还不高,农业机械装备仍有短板,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依然滞后。要注重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弥补水土资源先天不足。


10-2.jpg

 

国际竞争力不强

 

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有较强的规则制定权、产品定价权、资源掌控权,是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实力的直观体现。

 

未来一个时期,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大。

 

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优势农产品和农业技术装备市场,积极稳妥利用国外农业资源,深度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加快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

 

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立以产能为依据的补充耕地核算机制。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人均一亩高标准农田、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使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综合利用盐碱地,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强化耕地用途管控。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

 

以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带动整体创新能力跃升,推动农业科技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一批航母型种业领军企业,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加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基因编辑、生物工厂、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突围突破。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现代寒旱农业、戈壁生态农业发展,探索发展植物工厂、垂直农场和立体养殖,建设海洋牧场,推进空间立体利用,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田园和智慧农场。

 

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强化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护农业生物资源,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净化产地环境。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

 

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培育服务主体。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主体,引导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推动农民合作社兴办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小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培育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

 

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引导企业到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对外合作关系,实现更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推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新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培育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协同布局。

 

深化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多双边农业合作,稳步提升对外农业贸易投资水平。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全球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共同制定国际标准规则,增强我国农业国际影响力。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