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下的蔬菜产业:被疫情掐断的供应链
2020年的春节,很多“蔬菜人”没有想到,普通的大白菜还能卖到60多元一棵,白菜终于不再“白菜价”了。
虽然卖白菜的大商超市随后被罚款50万,但也由此揭开了蔬菜涨价的序幕。被疫情隔离在家的居民,也开始把重心从口罩放到了“抢菜”上:部分电商平台的蔬菜订货量暴增,一些绿叶菜甚至秒下架;大型商超的蔬菜区也人山人海,戴着口罩的人们抢购蔬菜如同“打仗”。
到了种植端,因为疫情影响,冷库被封,道路被堵,地里的菜收不上来,运不出去,不少菜农遭遇着“蔬菜卖不出去”的春劫。
这场席卷全国的新冠炎疫情掐断了蔬菜产业传统的供应渠道,却也催生了新的买菜场景和卖菜渠道。对这个产业上的所有链条,从消费者到渠道商到菜农,再到农资产品的提供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20年的蔬菜行业出现了同往年热火朝天开局不一样的景象。
蔬菜产业遭遇“销售难”和“用工难”
此次疫情,正值春节这一蔬菜销售的旺季,对于蔬菜行业影响较大。
1.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一些地方对外地瓜菜运输车辆实行管控,收购商、运销商进村难,瓜菜运不出去。
2.运输成本增加。由于疫情控制,进入部分地区的司机,要隔离一段时间才可再运输,直接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同时,也有部分司机无法或不愿工作,影响运输行情。
3.很多地方的收菜冷库被封,蔬菜无人收购;纵使有收购商前来收购,地头收购价格也大幅度下降,菜农收益受损。
4.餐饮业停业,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工推迟,导致蔬菜需求下降。
5.受农民工返乡、居家隔离、疫情心理恐慌等多种因素影响,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部分菜田缺少管护,人手严重不足。
6.因为封路导致农资、秧苗运输困难,阻断农技人员和作物以及农户之间的链接,后茬蔬菜种植受到影响。
7.工人、农资的涨价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影响当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运输不畅,无人收购,蔬菜卖不出去,是蔬菜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海南的网友留言说:“我们在海南种的毛豆也是受到很大的影响。过两天就可以摘了,但现在没人摘,也没人收购,往年都是收购商早早地就定好收购合同了!唉,上千亩地,每亩成本都要3000多元,真的是亏不起!”
海南是全国有名的冬季“菜篮子”,受疫情影响,外地运输车辆进村难,瓜菜运不出去,海南农产品正在遭遇农产品销售难题。
今年的第五周(1月26日—2月1日),海南全省冬季瓜菜出岛量为3.99万吨,比上一周减少2.48万吨,降幅达36%。往年同期每天发往内地的瓜菜运输车有800多辆,今年只有600多辆,下降20%。
据海南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军介绍,目前,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258万亩,已收获200万亩,产量140万吨,出岛近100万吨。今年海南冬季瓜菜上市高峰期预计在2月中旬至3月底,届时每天的上市量将达到5万吨左右。如果到时运输和收购问题还是难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农产品销售,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云南也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产区,是南菜北运的基地之一。但是由于收货冷库被封,村里道路被堵,农户蔬菜无法交易,只能砍在地里当肥料。
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安乐村瑞泓祥农资周玉梅告诉记者,在昆明及周边的蔬菜主产区,由于收货冷库被封,村里道路被堵,导致收菜的车辆进不来,棚内本已成熟的蔬菜拉不出去,冷库的蔬菜也运不出来。
在通海,虽然也有收购商在收获,但人数较平时少了很多;蔬菜交易市场也暂停交易了,蔬菜造成部分积压。玉溪天净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陈诚表示,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几天,蔬菜卖不出去,影响就大了。
在云南元谋、山东寿光、河北唐山、河北保定等地,均有种植户表示,不是蔬菜没有销路,而是车辆被限制下高速,被限制进村,拉不了菜,导致蔬菜积压很多。
因为卖不出去,很多蔬菜的价格都较节前有了明显下跌。据网友介绍,山东兰陵的黄瓜,春节前还是3.5—4元/斤,节后曾一度落到四五毛钱,成本价都到不了。济阳曲堤的黄瓜,年前价格能收到6块钱一斤,中间曾一路降到2毛钱一斤,并且还没有人收,后期随着运输的放松及需求的地增加,价格涨到了1.5—2元/斤左右,但还是不及往年价格。
蔬菜价格的波动,从农业农村部监测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的走势图中也能体现出来。2019年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呈现出“节前增长,节后平稳”的状态。春节期间,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呈现波动性上涨的态势:1月23日之前为疫情初发阶段,主要受年底春节假期效应影响,对蔬菜生产没太大影响,蔬菜市场销售价格小幅上升;从1月23日武汉市宣布封城时开始,疫情进入暴发期,对蔬菜产业影响开始逐步显现;1月23日后一周,农产品批发价格开始快速增长;1月31日之后,“绿色通道”制度开始执行,蔬菜的上市量在增加,菜价连续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开始掉头向下。直到2月4日以后,蔬菜价格才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
农户亏损,没有购买欲望,农资经销商日子也不好过
不仅仅是当茬的蔬菜卖不出去,后茬的蔬菜种植也因疫情受到了影响。
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种植的豆角远近有名,目前正是冷棚豆角育苗、定植的时间。如果种植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后期豆角成熟的时间及商品价,但是由于封路,农户购买不到种子,只能望路兴叹。
“错过了时节,就不用下乡送货抢种冷棚了。我在群里讲了课,产品却送不到。农户都说不管价格,能送到就行,可是送不到呀。”据当地的经销商张变云介绍,种子送不出去,耽误的就是一个季节。
“前两天,一个基地客户给我打电话要肥料,说准备平地种菜。肥料还没能送出村,又打电话说不要了,说整地的工人出不了村,买的秧苗也送不到,种不了。”周玉梅告诉记者,疫情之下,所有的菜农都受到了影响,蔬菜卖不出的,肯定是亏损了;菜卖出去的,工人短缺,苗子因为封路到不了,后茬种植接不上,也有影响。
后茬蔬菜生产跟不上,进而影响到农资销售。据周玉梅表示,晋宁这边主要是叶菜和花卉种植,菜农和花农都盼着冬季的菜和花赚钱呢;往年都是2月份就开始边卖货边备货,3月份进入用肥高峰;今年她从正月初三就开门了,但由于蔬菜卖不出去,很多菜农都没有了购买欲望,菜还小的,还施点肥;菜大了的,直接就放弃了,销量较往年减少了一半左右。
云南齐瑞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绯也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周边所有冷库都封了,农民有菜也没办法卖,花农的花也卖不出去,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资产品的销售。目前来说,昆明周边市场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用肥的小高峰了,公司2月3日开业,生意有,但货拉不出去。对于企业来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微信平台,给种植户传播产品和种植经验及注意防护措施。
农户蔬菜卖不出去,是因为今年春节,蔬菜产量过高,市场供大于求吗?
当然不是,在终端的消费市场,买菜难、买菜贵是今年春节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障蔬菜供应,农业农村部还专门召开蔬菜生产保供给会商调度会,督促7个南菜北运大省和3个设施蔬菜重点省,扩大冬春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供给量,为当前防控疫情保障“菜篮子”供应。
年产量接近8亿吨,但有效需求不足
今年的春节正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保障蔬菜供给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但是从生产端来看,作为一个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2019年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年产量接近8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500公斤。这个冬春季节,气候条件总体对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越冬蔬菜生产有利,我国在田蔬菜面积预计有8400多万亩,产量1.7亿吨,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左右。
不管是蔬菜生产总量还是品类结构,我国的蔬菜种植完全可以满足人民的正常需求。
云南是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产区之一,也是南菜北运的基地之一。201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约1800万亩,产量约2440万吨。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预估,2020年春节后一周,云南省蔬菜在田可收面积约65万亩,预计产量为98万吨,可调运量约为52万吨;节后一个月在田可收获面积约152万亩,预计产量为250万吨,可调运量约为139万吨。
当前,河北蔬菜生产以日光温室和中小拱棚设施生产为主,主要蔬菜种类有番茄、黄瓜、茄子、青椒等喜温类果菜,以及韭菜、菠菜、油菜、芹菜等耐寒叶菜。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近期日光温室和中小拱棚蔬菜在田面积112.7万亩,预计2月至4月上市量537万吨,另外还有大白菜、萝卜、大葱、土豆等冬储蔬菜,总量552万吨,未来三个月蔬菜供应总量可超过1000万吨,日均供应量在10万吨以上,除满足本省市场需求外,每天还有4万多吨可销往京津、东北等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产区,山东的蔬菜供应能力也不容小觑。其中,兰陵县每天向长三角地区供应300吨新鲜蔬菜,县政府出资采购了200吨大蒜,100吨黄瓜、辣椒、茄子、土豆等蔬菜捐赠武汉;莘县蔬菜日产量约50万斤,在保证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等地供给的同时,已储备“爱心蔬菜”100吨,可按指令随时发往湖北。
“蔬菜之乡”寿光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供应,已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调配蔬菜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进行交易。已累计捐赠1120吨新鲜蔬菜的寿光(含潍柴集团从寿光购买,由寿光组织调运供货)表示,以后将每天提供600吨质优价廉蔬菜,持续供应武汉10到15天,保障武汉蔬菜稳定供应。也就是说,在短短半个月,寿光能为武汉提供超6000—9000吨新鲜蔬菜。此外,还能满足北京、上海等地及省内蔬菜供应。
就算是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湖北省,也在从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通过各种形式调运各类大宗蔬菜,保障疫区人民日常生活所需。
不考虑几乎不能往外运输的湖北蔬菜, 南方的露地蔬菜和北方的设施蔬菜生产形势稳定,市场供应足以满足全国人民的蔬菜需求。那为什么市场上还是出现“抢菜难”和“卖不出去”同时存在的现象呢?
疫情掐断传统供应链
之所以出现“抢菜难”和“卖不出去”同时存在的现象,是因为疫情导致消费者的消费逻辑变了,蔬菜产业传统的供应渠道被从中掐断。
线下转向线上,消费者买菜场景变了
每年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的居民,都得吃点蔬菜解解腻。今年春节,因为被隔离在家,大家对蔬菜的渴求更甚。
“为了防控疫情、减少走动,只能多囤点儿菜”“我们村要封村一周,不让出去,今天就先去超市买了一大堆菜回来”“啥也不说了,先把冰箱塞满才是正事”,当钟南山院士建议“居家隔离14天”的消息传来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囤货,不管平时做不做饭,米菜粮油先买回家再说。
虽然有超市贴出了“不要抢菜”的友情提示,但是随着疫情防控的升级,为了减少出门次数,从一次一顿饭的购买量增加到一次一天甚至好几天的购买量,消费者的囤货意识也在增强,购菜需求大大增加。
疫情也在改变人们的买菜场景,因为害怕感染,口罩不够用,不想出门,或者是小区不让出门等诸多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买菜。通过手机下单,即可配送到家,人们可以减少外出,降低风险。
据公开数据显示,饿了么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外卖买菜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商超订单也同比增长超2倍;盒马过去一周广州、深圳、成都等地订货量达到平时的5—10倍;每日优鲜除夕至初四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预计春节七天总销量将突破4000万件;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前月增长超300%……
消费需求增加了,商家的备货量却没有随之增加,随后又因为疫情运输不及时,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买菜难”的现象。
从To C到To B,收菜渠道变了
而“销售难”的出现,除了运输不畅的因素外,还有收菜渠道的变动。
在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传统的蔬菜批发市场出摊率下降,蔬菜供给大部分的压力都集中在蔬菜电商及大中型连锁超市上,而电商平台和大中型商超的蔬菜采购主要来自供应商和蔬菜基地,少量来自于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需求骤减。
因为疫情防控,餐饮业停业,学校推迟开学、企事业单位延迟开工,这部分的蔬菜需求基本为零。在全国各地,就有不少直接供应中央厨房学生餐蔬菜的种植基地,因为学校不开学,菜都快要烂在地里了,原本To B的互联网供菜平台也开通了To C的便民通道,向个人和家庭卖菜。
有能力的种植基地还可以自救,但是那些原本供给蔬菜批发市场、饭店这些渠道的菜农,都是收购商前去地里收购蔬菜,运输、包装等环节不用过多参与。但是因为疫情,对外地运输车辆的管控,收购商进村难,原有的销售渠道中断,又和新的收菜渠道搭不上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蔬菜滞销以至烂在地里。
线上销售成为行业破局点
疫情改变了大家的买菜场景,传统菜市场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场所,线上买菜则成了突破口。尽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但是经历这次疫情之后,这个习惯还会被深度发掘,比如网上买菜,更多的人将习惯于在网上买菜。
从场景体验角度来讲,未来的蔬菜采购一定绝大部分都是在线上完成的,即便是顾客会去线下超市或商店去看,交易也会在线上进行,比如手机当场下单,由快递送到你家里。
这次疫情为蔬菜行业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变革,给产业带来改变的契机。
不少种植基地负责人表示,这次疫情也算是给公司一个沉思的机会,未来将会拓宽销售渠道,加大线上市场开发力度,考虑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或者培养自己的线上销售团队,线上线下两手抓,以增加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解决市区市民买菜不便和农村菜区农户卖菜困难的问题,沂南县金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通了“无接触配送蔬菜套餐” 服务,采取订单模式,收购农户蔬菜再经过初加工,开发箱装配菜,内有韭菜、黄瓜、芸豆、辣椒、西红柿、茄子等六七个品种,根据订单再专车集中送货。
河南商丘的懂菜网目前也开通了社区配送的服务。据虞城县金丰公社赵万民介绍,原来是做中央厨房、学生餐的懂菜网,有着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客户是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食堂经理和餐饮店老板。因为学校不开学,饭店不营业,蔬菜造成了严重的滞销。为了消化蔬菜库存,同时也是响应政府号召,懂菜网现在开始向个人或家庭提供平价蔬菜配送。
此外,还有不少种植户选择在朋友圈、在社群卖菜,提供到家服务,虽然较之前的客商收购繁琐了一些,但也开辟了一个新渠道。
从保供应到保春耕,蔬菜产业继续考验“供应链”
不仅仅是卖菜的场景从线下转向了线上,为种植端服务的农资供应链条也在从线下转向线上。
疫情导致蔬菜价格下滑和部分品种滞销,影响果农和菜农的投入积极性,管理出现疏忽;同时也受种、肥、药等农资短缺和出行等限制,影响后茬蔬菜种植,这是所有蔬菜产业链料每一个人都在担心的问题。
蔬菜作为老百姓“菜篮子”里的需须品,如果后茬种植跟不上、运不出去,很有可能导致市场上供应不足,出现短缺、抢购的现象,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开放流通渠道,在病毒防疫和蔬菜保供应、保春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的日常供应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成为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抓好冬春蔬菜生产,摸清供需底数,制定应急预案,加大生产力度,千方百计增加产量,配合有关部门保障蔬菜顺畅供应,保持市场充足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和下发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要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加强宣传引导,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在产业上游,各地化肥、农药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保障农资有效供应;部分地区已经放松交通管制,保障农资产品优先顺畅通行;渠道商也在尽力恢复开工,积极协调物流资源,将种、肥、药等产品顺利运送至农民手中,确保下一季蔬菜的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