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姜大光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0/10/14 15:11:19
姜大光是个名人。在沈阳辽东区的一个小巷子里,一个卖烤玉米的大叔指着姜大光对记者说:“经常看他直播,是我们这疙瘩土生土长的名人,没事就来我这吃烤玉米!”姜大光是个俗人。在沈阳大光科技的公司礼堂里,姜大光用一口俗得掉渣的东北话给慕名而来的200位专业种植户讲课。种植户说:“就爱听他讲课,不做作,关键是他整的技术好使!”姜大光也是个忙人。忙到啥程度呢?从大年三十那天算起,截止到今年7月16日,姜大光一共

1626246773(1).jpg

姜大光是个名人。

在沈阳辽东区的一个小巷子里,一个卖烤玉米的大叔指着姜大光对记者说:“经常看他直播,是我们这疙瘩土生土长的名人,没事就来我这吃烤玉米!”

姜大光是个俗人。

在沈阳大光科技的公司礼堂里,姜大光用一口俗得掉渣的东北话给慕名而来的200位专业种植户讲课。种植户说:“就爱听他讲课,不做作,关键是他整的技术好使!”

姜大光也是个忙人。

忙到啥程度呢?从大年三十那天算起,截止到今年7月16日,姜大光一共在快手上直播讲课近300场,每天两场直播,雷打不动。他的铁杆“追光族”粉丝蹭蹭地往上涨。

姜大光更是个好人。

看看姜大光这几年获得的称号:中国科技部科技“二传手”,中国科协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团中央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2001年、2003年、2006年连续三届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十大杰出农村青年。2018年10月,姜大光光荣地被授予“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并且在年底又参加了辽宁电视台“好人盛典”。

在青岛苏贝尔作物营养有限公司的极力推荐下,记者专程赶往沈阳,一定要与这位“辽宁好人”面对面交谈。

“名人”姜大光,其实是个“明白人”

与其说姜大光是名人,不如说他就是一位生在农村长在黑土地,自学成才,在东北一带颇具影响力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是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2019年春节,姜大光开通了快手,他坚持每天5:30-6:30,20:00-21:00进行快手直播,棚户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与姜大光连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快手直播让更多的农民隔空聚到姜大光身边,姜大光现在的粉丝团有5万多人。辽中区潘家堡镇李红、营口市大石桥市官屯镇于长启、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白腰村刘秀荣等等,都是大光技术的受益对象,也都是大光科技的传播者。

姜大光在快手直播的同时,经常进大棚里亲自指导。进棚一身汗,出棚冷风吹,有时候午餐都没有时间好好吃,就吃一碗泡面。但是,姜大光从来没让棚户们失望过。

在棚里,姜大光会发现更多问题,给出更多建议,细致到做垄的方法,黄瓜落秧不要接触土,该不该打叶,摘黄瓜前怎样浇水等……姜大光还会指出棚户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错误,比如滴灌管的根数和位置错误,保温被卷起、放下的时间错误,浇水间隔期错误,冲肥超量错误等,让棚户们学会了更科学地管理大棚,为丰产做出保障。

姜大光用自己的行动打造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更让自己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名人。

“俗人”姜大光,做事半点都不俗

除了那满嘴的东北味儿听起来好像有点“俗”,其实“俗人”姜大光做的那些事一点都不俗。

1997年,村里推举姜大光到县职教中心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姜大光种植大棚变得得心应手。姜大光在实现了农技知识的“原始积累”以后,把自己掌握的农技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让大家共同富裕。

2002年4月4日,协会开通了“农业110”服务热线,17年来,这条热线已成为农民的解忧线、致富线。

姜大光还为农民编写了两万字的《黄瓜栽培技术问答》, 深受农民欢迎。

姜大光自费印刷了《最新产品利用及大棚蔬菜实用技术简编》等10余种科技资料,出版多期《大光科技简报》,编写了无公害蔬菜实用栽培技术的《口袋读本》10套,无偿送给农民。

2011年4月,姜大光在为农民指导技术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只能躺在病床上一年。姜大光利用这段时间,忍着病痛把20多年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农业技术进行收集整理,出版了共20万字的《科普惠农实用技术丛书》。被誉为“用大众的语言为农民讲授农业科技,是一部难得的农业技术实用教材,是一位‘土专家’的实践经验手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这些年,姜大光共编写出版70多本(种)农业技术书籍,花费100多万元。

 2015年开始,姜大光开设微信公众平台,每年发布科技信息10多万条,各种农作物都有多个群,仅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群讲课就达500多场,姜大光五个微信号有微友2万多人,视频解决难题5万多个。

为开阔农民视野,增强农民种植绿色蔬菜意识,姜大光多次举办“大光科技北京行”活动,即在北京邀请国家级专家授课,免费请水稻、花生、西瓜、葡萄、 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大户去北京游学,既使农民增加了见识,又直接聆听到了专家的讲课。接受了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理念,提升了种植管理水平。仅2018年,姜大光就组织北京游学8次,受益人数1286人。这个活动目前还在进行中。

姜大光一直秉承与环境友善的理念寻找好产品,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挪威雅苒、以色列ICL、西班牙艾益农以及国内青州苏贝尔、江西新龙生物科技、杭州小太阳补光灯等公司合作,引进无公害农资产品,用好的产品引领农民减肥减药。

姜大光先后建立大光农业生产基地1000余个,注册了“姜大光”牌农产品商标,认证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9个国家级无公害食品。姜大光的目标是带动更多农户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绿色产品,让农民的产品更畅销,卖出更合理的价钱。

2020年5月4日,大光科技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协议,启动“大光惠农贷”,低利率,随借随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想选用好产品或扩大生产的资金问题,5月8日,第一批贷款48万元发放到10户农民手中。


“忙人”姜大光,其实是真忙

姜大光有多忙?

约好一起去大光科技采访的青岛苏贝尔市场总监杨秀霞在沈阳桃仙机场一见到记者就“约法三章”:“郭老师,能不能在两个小时内结束采访?因为姜老师下午还要给农户上课。”

事实上,姜大光是真忙!

每天两场直播的事情前面已经过说了,雷打不动,这里就不提了。

2002年,姜大光应营口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的邀请,为广大农民听众解决疑难问题。这项工作一干就是15年。

从2003年起,姜大光做客辽宁广播电台的《今日黑土地》栏目,直播解答农民朋友们提出的各种技术难题。

2004年,姜大光当选为沈阳市农村科技讲师团副团长、辽宁省农委金农热线“12316”首席专家,他带领协会免费为农民测量土壤成分,诊断疑难问题。

2005年3月,沈阳市农民经纪人协会发起了“大光科技百村行”活动,从此讲课就没有停步,姜大光为家乡父老的致富和乡村振兴,走遍了松辽大地主要经济作物区,不分昼夜地宣讲农业科普知识,共讲课2000余场,惠及三十万余人。

姜大光培养“姜大光”式的科技传播者近百名,涌现出中国农资首届百强讲师2名,金农热线“12316”专家2名。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等10余个省。

从职校里走出来的姜大光,还把他的农业技术知识传送到大学的校园。他被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15年,他站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在农业精英面前传授知识。

2018年9月,姜大光被聘为凌源市人民政府科普顾问,凌源市“科普惠农·双减增效”试验示范项目技术支持,姜大光为当地葡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多种果蔬做出了全程作物解决方案,从育苗到采收结束,步步跟进,引导当地棚农使用绿色无公害产品防病防虫。

这个工程已于2019年9月17日升级为省级科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凌源示范工程”。

姜大光的名声越传越远,慕名咨询的农民越来越多,姜大光不忙谁忙?

“好人”姜大光,好在哪里?

姜大光是“辽宁好人”,当之无愧!

吃过“百家饭”的姜大光,懂农民的不容易,更懂得如何感恩。

20年初心不改,姜大光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儿童读书;到特教学校送温暖;与法库教育局携手搞科学种田“一带十”致富工程,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葫芦岛市南票区台集屯镇英房子村低保户赵素芳,丈夫卧床八年,姜大光免费为她提供肥料等农资,让赵素芳的花生玉米增产增收,实现了有尊严的致富。

辽中区满都户镇宁家村诸葛瑞伟患有严重类风湿,妻子轻度智障,女儿读小学,家境贫寒,姜大光通过扶贫办知道此事后,来到诸葛瑞伟家为他家的花生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每年免费提供底肥、菌剂和后期叶面肥等,使之成为当地花生种植丰产户。

辽中区供销社下岗职工石万庆和妻子身体都不好,孩子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却无力筹集学费,姜大光与其孩子签订了资助协议,每年资助学费五千元,直到毕业。

姜大光还与法库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精准扶贫一带十致富工程”,依托大光科技的技术,在百亩示范区内,豇豆、花生、玉米等多种作物实现稳产丰产。

2019年8月,姜大光与沈阳市辽中区供销社合作“科技惠农,双减双增”项目,技术扶持辽中区农户。

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子兰家屯村示范户李素凤的大棚着火,损失达到15万元以上。姜大光听说这个消息后,义务组织了捐款活动。

姜大光还牵头成立了农民互帮互助协会,丰收受益的农民成为先进技术的推广者,互助会包括各种果树、蔬菜、瓜果等种植,统一标准化生产、包装、标识,实现让农民增收、让市民吃到绿色健康农产品、让政府满意的多赢局面。

今年疫情保春耕期间,中心出动车辆100车次,行驶50000多公里,配送急需农业投入品500余吨,服务农户和商家100余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10月,姜大光光荣地被授予“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并且在年底又参加了辽宁电视台“好人盛典”。

2019年1月23日,辽宁电视台辽宁新闻中播放5分钟姜大光专题片《科技财神上门来》。姜大光还被《共产党员》杂志选为2019年2月下半月刊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