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斌:理性对待发展和创新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3/6/18 10:00:35
毫无疑问,每个企业都需要创新。 创新能带来差异化,创造独特的价值。 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在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创新点,即便是颠覆性的创新做不了,那么能否在效率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系统创新上力争有一方面的突破?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创新,正变得越来越难。可能,有时候,创新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策略。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就认为,技术的突破是你

毫无疑问,每个企业都需要创新。

 

创新能带来差异化,创造独特的价值。

 

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在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创新点,即便是颠覆性的创新做不了,那么能否在效率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系统创新上力争有一方面的突破?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创新,正变得越来越难。可能,有时候,创新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策略。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就认为,技术的突破是你追我赶的,很容易被赶上。要理性对待发展和创新,做项目前要先评估自身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有没有优势,再去解决该怎么办的问题。


12-1.jpg

 

回归到很难过的日子很正常

 

“你们怎么看最近的市场?”笔者一行刚到三宁化工的办公室,就被反问了。

 

其实,到企业先聊市场,也算是惯例。毛国斌不疾不徐的语速,给聊天营造了一种松弛感。


真诚,务实,理性,博闻强识,这是笔者对毛国斌的第一印象,他一直说不能夸大事实,不能向外界传递不切实际的语言以及实施不了的想法。

 

“现在回归到很难过的日子也很正常。”毛国斌认为,在全球通胀的情况下,中国肥料的季节性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对于市场前景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肥料的需求在增加,因为我国的作物播种面积是在增加的(如长江流域增加冬播油菜,鼓励双季稻,等等)。价格的博弈仍然存在,但是复合肥的刚性成本也在增加,价格很难回到从前。

 

毛国斌表示,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变化,作为企业首先考虑的一定是客户、市场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谈及自身经历,“最先干过生产,干了十几年”,毛国斌一语带过。

 

和其他企业领导不同,毛国斌对市场更加了解,不仅仅因为他说的“围绕这个事业干了这么多年”,也不仅仅是看了营销数据之后的运筹帷幄,而是结合了实地调研、了解用户需求的笃定自信。“复合肥行业从重营销慢慢转变到回归产品价值本身。未来随着种植大户的增加,对成本的要求,对产品的需求也会变化。”毛国斌认为,未来企业间的常规产品比拼或将变成有效物及价格的较量。

 

懂产品,善销售,知需求,这可能是三宁化工能一直保持进化的原因吧。

 

企业都是“杀”出来的

 

企业能发展起来,都是“杀”出来的。毛国斌说:“20世纪60年代,全国氮肥厂有2000多家,到现在全部加起来才100多家,包括磷肥的集中度也在提升。在几千家化肥厂里,能存活下来、能发展的是少数。”

 

就像吴晓波说的那样:“只有在不断的卷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优胜劣汰,诞生真正的幸存者。”


企业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质量要在行业里做到前面,淘汰的时候才能幸免。

 

第二,要有确定的长期、短期发展目标。

 

第三,要有适应发展的要素。(资金,决定了你的装备水平工艺能否跟得上升级的节奏;人员,是决定一切发展的最基本元素。)

 

第四,要有资源保障企业稳定。

 

毛国斌认为,这四个方面决定了企业今后能走多远。但即便是四个方面齐全,未来化肥企业还将经历考验,因为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必然的。

 

大企业走大企业的路,特色小企业走聚焦的道路。

 

近十年来,三宁化工主动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坚守主业,多品种拓展煤化工产品链,多形式推进磷化工向精细化发展,多元化延伸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链,同时加强三条主链的耦合共生。

 

当笔者询问三宁化工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毛国斌笑道:“现在这个层面上,工艺、技术已经非常稳定,企业哪里还有绝活?可能资源的保障是比较重要的。”


12-2.jpg

 

捕捉变化,突破创新天花板

 

做企业的基础就是做产品。

 

需求永远都在,企业要做的就是捕捉变化,不断用创新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什么有的领导者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答案都在捕捉变化里。

 

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三宁化工一直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和时代一同进化。

 

2016年开始,三宁化工就高举“取代进口”大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与进口肥对比示范活动,成绩斐然。


在农化服务层面,三宁化工以“取代进口”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高效环保、节本增效的高端肥料,普及土壤改良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宁化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和不同的粮食作物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专用肥料。如,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金钛能玉米、小麦专用肥;与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研究所合作,开发了金钛能油菜、花生专用肥等。

 

谈及创新,毛国斌认为:“目前中国的装备水平、工业技术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欧美国家的水平,肥料创新几乎到了天花板。”

 

说到装备水平和工业技术,笔者不由得想到了三宁化工的5G智能化工厂,它的确已经是目前化工产业天花板的高度了。


12-4.jpg

 

占地近2000亩的厂区很难寻到人的踪迹,机器人及智能化工具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模式,重塑生产流程。双氧水装置打造全流程智能控制,实现全国首个该装置“黑屏操作”。生产速度和人均劳动效率大幅度提升,“工艺稳定、管控精细,带来能耗降低、产品提质”。据统计,这座智能工厂每年节能降耗2%左右,生产成本降低4000多万元。


12-5.jpg

 

基于用户需求的匠心

 

即便创新很重要,但是,毛国斌认为创新是有天花板的。肥料真正的创新是从化学的角度(譬如氮、磷的结构)来改变生产方式,从而降低成本。但是,大多数企业技术研发投入还不够,产业变革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肥料创新的情况虽然有,但也不多。

 

“技术的突破是你追我赶的,很容易被赶上。”毛国斌表示,我国肥料的创新无非几种形式:配方的差异化创新,譬如作物专用肥让肥料更有针对性;助剂的创新;药肥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等等。

 

行业营销的创新也已经做到了极致。“从分工的角度讲,渠道的价值在于服务,生产企业的优势在于成本和制造(创造),各司其职就好。”毛国斌表示。

 

市场更喜欢的创新,是基于用户的,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创新。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国斌也在做一些应用技术的创新,去年他的“直播油菜优质丰产机理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3.jpg

 

内部造血能力的提升

 

比尔·盖茨说,微软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

 

毛国斌说,单位全是老员工不利于创新,需要引进新的高层次人才。有发展空间、旨在创新的企业,有新鲜血液输入才能保障活力。

 

据了解,三宁集团将新建集办公、科创、商务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及配套设施;打造集研发、销售、供应链金融等于一体的研发基地。建成后,将从事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将引进高端智能装备、智能信息设备,购置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等分析检测仪器。

 

这个消息也得到了毛国斌的证实:“我们计划把整个业务板块和研发中心都搬到武汉,占地75亩的基地目前正在建设当中,就是为了招募更多人才。”

 

确实,武汉的就业环境要比枝江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当然,这些高学历者,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在这里做贡献,还要看实际的工作能力。”毛国斌虽然这样说,但是对于引进人才,他还是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三宁化工每年投入研发资金3亿元,研发人员600余人,实施近30项科研项目。目前拥有自主研发有效专利523项、软件著作权9项、科技成果8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4项。


12-6.jpg

 

下游经销商的扶持计划

 

如果说做产品是做势能的话,那么,做渠道就是做动能,可以减少产品在推广中的阻力,尽可能多地覆盖用户。

 

要提高市场动能,需要厂商同频、打造利益共同体,谋求市场的共赢发展。

 

三宁化工一直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厂商共同的事业、看待双方的合作。“我们是要长期做下去的,我们需要的合作伙伴也一定是要具备持久性、成长性的。”毛国斌表示,“厂商都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把质量做好,成本降下来。经销商为用户做好服务,让用户离不开他们。”


在销售中,97%的时间都在建立信任感。经销商需要通过服务增加上下游的认同感:增加一揽子的服务,让下游客户出了问题想得到、找得到你;让上游厂家相信经销商有长久干下去的打算,有谋求发展的意向。业务拓宽了,信任问题也解决了,就会越做越好。

 

毛国斌认为,县级经销商是最有优势成为作物服务商的。因为有优势的品牌、网络关系的传承,服务半径最有效,更贴近市场去做精细化的服务。

 

“我们会加强对经销商的筛选、培训、灌输理念等,找到共同点。”毛国斌表示,三宁化工已经着手把志同道合的经销商培养成综合服务商。


12-7.jpg

 

 

不去工厂,你永远想象不到工厂的变化。

 

在三宁化工,我们见识了大化工企业的产业规模。高端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化工具的应用,产业协同、循环经济的应用,产业集群的配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企业的实力以及制造业的变化。

 

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小而美的企业只能心无旁骛、拒绝长大。因为资源及储备限定了一些企业的成长空间。

 

毛国斌表示,三宁化工从开始发展到现在,是一群对农业有情怀的人的共同努力,到目前已经有两代、三代人的传承了。

 

谈及梦想,毛国斌说:“让企业在行业里面永远待下去。目前我们的技术、装备都已经成熟,我们要持续练内功,利用我们的磷矿资源稳步做大。”

 

未来三宁化工将围绕化肥、化工两条产业链,做细做优。

 

“把现在的局面稳住,保障员工的收入水平能到行业的前列。”笔者很惊讶毛国斌会用这样朴实的语言来描绘企业的发展。他发现笔者眼中的惊讶时说:“不能用一个很美好的、无法触及的蓝图去忽悠年轻人,做企业还是要以稳定为主。要理性地对待发展。因为,企业终究还是要踏踏实实、长期健康地生存。”

 

或许,这就是三宁化工,这就是三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