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市场5大掘金风口值得关注
水稻是植保用药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占农药使用总量的18%,蕴藏着千亿级的市场容量。尽管水稻用药占全球作物用药市场的份额不足10%,但其产品种类丰富,并不断有新产品上市,同时在研产品也不在少数,市场潜力无限。
粮食安全是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工作,带动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粮食价格稳中有升。要保证水稻等粮食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尤其是随着大户时代的来临,种子处理剂、封闭性除草剂、长效杀虫剂以及杀菌剂、植调剂成为新一轮机遇期下厂商关注的5大掘金风口。
所以,水稻种子处理剂、重点病虫害防治,抗性草害防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将得到更好发展。主要体现在:水稻种子包衣,增强水稻抗逆性,促进生根壮苗,减少病虫害危害,提升品质和产量;长江中下游水稻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近两年有偏重发生的趋势,带来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产品市场增长;随着机插秧、机抛秧田的推广,华中、华东及东北水稻区适合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除草剂具有广泛的市场,特别是优秀的水稻封闭除草剂,能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人工和用药成本。
种子处理剂将成最具增长潜力的蓝海市场
我国主流的水稻栽培方式,需要提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如果提前使用种子处理剂,将会因为成分流失而导致效果大打折扣,这一度限制了种子处理剂在水稻上的大规模使用。但是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直播稻栽培模式的流行和稻农种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难全苗、易倒伏问题的出现,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的和连年重茬导致土传病害的逐年加剧,都为水稻种植处理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一跃成为中国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
据悉,全球种子处理市场容量在80亿元左右,水稻种子处理剂市场仅占整体的10%,未来国内市场容量将高达20亿元。据广州苗博士总经理盛广为介绍,截止到2020年底,国内登记水稻种子处理剂285个,其中105个农药企业拥有161个种衣剂制剂登记证件,2010年以后登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基本以种衣剂为主。两个水稻种衣剂登记高峰在2008—2009年和2015—2018年,仅2015—2018年登记种衣剂证件达到97个,占比超过60%,是水稻种衣剂登记的暴发年,为水稻种衣剂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从水稻种衣剂登记类别及复配情况上来看,登记数量方面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数量方面单剂>二元复配>三元复配。水稻种衣剂杀虫剂成分仅为8个,仅噻虫嗪一个成分登记数量就超过50%,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三个有效成分登记总数超过85%;水稻种衣剂杀菌剂成分为25个,主要以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为主。
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是水稻种子处理剂的三大主要制剂类型,占比分别为42.81%、15.44%、14.74%,其中可湿性粉剂、乳油登记比例逐年下降,悬浮种衣剂成为当前水稻种子处理剂的主流产品。
拜耳、先正达、爱利思达、诺普信、正邦作物、吉林八达、陕西标正、湖南新长山、湖南大方、明德立达、陕西美邦、六夫丁、青岛奥迪斯、安徽丰乐、济南仕邦、广州苗博士、山东惠民中联等都是国内水稻种子处理剂市场的有力竞逐者。
江西正邦作物查顺清表示,现水稻种衣剂市场容量在稳步上升,但总体容量相对小麦、花生市场量偏小。而水稻种衣剂用量较大的还是在北方,主要以东北水稻区和宁夏水稻区用量较大。随着种植大户的兴起,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南方水稻区市场,市场在扩展,但目前主要以低端产品如浸种剂和丁硫克百威等为主。高端种衣剂南方市场量在增长,但总体容量不大。现在新型种衣剂主要是以杀虫成分噻虫嗪为主,杀菌剂主要是咯菌腈、精甲霜灵、苯醚、噻呋酰胺、氟唑环菌胺成分为主的复配制剂。正邦作物目前水稻种子处理剂主要有良多(27%苯醚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5%(精甲咯噻虫胺悬浮种衣剂)两个产品。
“现在国内水稻种衣剂技术及产品开发热点有新型高分子成膜剂的开发应用,驱鸟剂在水稻种子上的应用、微生物菌剂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开发应用、种衣剂与生物刺激素的结合使用、微胶囊种子处理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氯虫苯甲酰胺、异噻菌胺、氰烯菌酯、氟唑环菌胺、等是未来2~3年内较新颖的种衣剂开发剂型。”盛广为表示,水稻种衣剂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种子处理技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防病治病的功能,更在于向种苗健康领域的价值延伸。
抗性杂草逐年上升,封闭除草剂渐成市场主流
当前,水稻种植大户的需求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抗性杂草的防治,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起来压力大,抗性逐年增强。而推广使用封闭除草剂是一大趋势,能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二是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只有提升品质和产量,种田大户才能提高投资回报率。
毋庸置疑,水稻田杂草抗性问题日益凸显,逐年加重。1990年以来,我国累计报道杂草抗药性43例28种杂草(禾本科11种、阔叶类17种)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2005—2019年,有研究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有9种,其中,抗ALS抑制剂的有7种;在稻麦连作区的水稻田有6种,包括稗、硬稃稗、西来稗、千金子、异型莎草、耳基水苋等。而稗草是水稻田第一大恶性杂草,危害面积有1亿多亩。
研究表明,江苏、安徽、湖北、浙江稻田部分千金子种群已对氰氟草酯产生了抗性;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水稻田均发现抗五氟磺草胺稗;浙江、江苏、上海地区水稻田耳基水苋对苄嘧磺隆产生了抗性;湖南水稻田异型莎草对吡嘧磺隆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
正邦作物查顺清表示,当前的水稻病虫草害管理的主要痛点首先是种植户除草压力较大,杂草抗性的快速迭代使得用药成本逐年增加,这也是当前厂商之间的竞争焦点所在。湖南大方总经理李明军也直言,杂草抗性的持续走高,导致农户用药成本越来越高,严重挤压了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成本。因此能够减少杂草基数,降低用药成本的防治方式或者药剂会是未来几年的趋势。
杂草不仅会对除草剂产生抗性,而且会产生交互抗性、多抗性,这也向水稻杂草防治带来挑战,因此除草剂的使用量也在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7月28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显示,水稻登记农药产品共有9163个,其中除草剂产品2477个,占比27%。单剂1398个,混剂1071个,二元复配多于三元复配;登记的剂型有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液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等。氰氟草酯、丁草胺、五氟磺草胺、丙草胺、草甘膦、双唑草腈、二氯喹啉酸、双草醚、敌稗、苄嘧磺隆是当前的热门登记有效成分。
科迪华、拜耳、清原农冠、正邦作物、广东中迅、广西田园、江西众和、江西新龙、山东先达、湖南新长山、湖南大方、吉林八达、安徽众邦、合肥星宇等企业是当下水稻除草领域的佼佼者。
现在水稻除草上是不缺产品的,但都是常规产品为主,老产品居多,缺的是新作用机理的革命性产品。湖南新长山除草剂项目组组长兼水稻田除草剂产品经理颜益宇表示,除草剂领域未来3~5年内没有新的作用机理的化合物出现,应科学混用除草剂,延缓抗性重在多样化。在没有新的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出现前,封杀结合是最佳选择。苗前封闭处理,成本低,效果好;“一封二杀三补”是目前水稻田除草中最实用的措施。所以未来,水稻田封闭除草剂或将成为市场主流。
这两年在我国推出了很多的水稻田除草剂产品,其中土壤兼早期茎叶处理剂包括:拜耳的氟酮磺草胺,防除禾阔莎草;湖北相和的双唑草腈,防除禾阔莎草;中农立华的嗪吡嘧磺隆,防除禾阔莎草;拜耳的噁嗪草酮,防除禾阔莎草;富美实的SH6129,防除禾本科杂草,目前正在登记。茎叶处理剂包括:日本住友的丙嗪嘧磺隆,防除禾本科杂草;科迪华的氯氟吡啶酯,防除禾阔莎草;日本史迪士的双环磺草酮,防除禾阔莎草;清源农冠的三唑磺草酮,防除禾本科杂草;先达的吡唑喹草酯,防除禾本科杂草,目前正在登记;中旗的精噁唑甘草胺(FG001),防除禾本科杂草,目前正在登记。
抗性杂草治理将成为厂商攻坚的重要课题,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谁掌握了水稻除草剂抗性的解决方案,谁就掌握了除草剂的未来。
抗性二化螟爆发,长效杀虫剂是趋势
近年来,水稻三虫稻飞虱、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也逐年加重,特别是抗性螟虫呈现出爆发的态势,也让一些农资厂商找到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就像李明军所说,抗性螟虫是水稻田多年来的痛点问题,从2015年起,抗性二化螟问题在水稻区日渐严重,且呈现日趋严峻的趋势。再加上未来3~5年内将不会有新的高效螟虫专利化合物的上市,所以能够解决抗性螟虫的抗性产品或产品组合将会是未来的趋势。
其实,纵观近几年针对水稻虫害的用药情况,国内杀虫剂产品单一,多年来大量重复使用毒死蜱、吡虫啉等杀虫剂,导致虫害的抗性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国内对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害虫高效的新型药剂品种较为缺乏,且国内企业也未能开发出与之相应的新型有效成分。
截至2021年7月28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显示,水稻杀虫剂登记产品共有4063个,单剂2773个,混剂1290个,剂型有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等。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杀螟丹、氟虫腈、乙酰甲胺磷、噻虫嗪、噻嗪酮、呋虫胺等是当前的主要产品。
湖南新长山杀虫剂南方项目组长刘志冲表示,目前,国内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相竞争的过程中,国内常规的水稻杀虫剂有效成分缺乏突出的卖点和研发优势,竞争力疲软,短短几年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外企一些较好的杀虫剂产品在国内还是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如美国杜邦公司的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康宽、奥得腾等。
一直以来,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在国内都是备受关注,2021年3月20日到期后,国内农药企业也都紧抓机遇,积极开启了登记热潮,抢占市场。在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可知,截至2021年7月28日,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在登记有效期内的产品共计23个,其中单剂13个,混剂11个,可见,目前国内已登记的制剂中,单剂和混剂数量相当,没有原药登记。涉及剂型有水分散粒剂、颗粒剂、悬浮剂、可分散有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种子处理悬浮剂。
制剂登记包括广西田园、诺普信、标正、瑞德丰、安徽辉隆银山药业、上海悦联、河北冠龙、江门大光明、连云港立本、燕化永乐等,登记热潮已经来临。但是,氯虫苯甲酰胺在部分区域也出现了抗性问题,也必须关注。
除此之外,这两年,省工节本的长效杀虫剂也日渐受到市场和农户的认可。六夫丁董事长陈诺表示,虫情反弹快,持效期短,导致打药次数偏多,是水稻种植大户面临的最大痛点。对于一些小户、散户来说,打1次药也许很简单,但对于1000亩的大户来说,打1次要好几万元,代价太大,不仅费工而且药效不一定好。在江苏地区,一个生长季节4~5遍药已经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能让用户少打几遍药,能让农药药效期更长一些,势必成为农药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的重要方向,这也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陈诺强调,减少打药次数,一是应用技术,二是产品技术。应用技术很简单,最关键是一定要早用,见虫不打药,没虫才打药,让用药时间比虫情预报还要早一些。现在很多农药成分都有内吸传导和杀卵破壁的功能,只要把卵解决,就能为以后少打药奠定基础。另外就是要巧用,用药技术时刻都在进步,千万不能迷信以往的用药经验。产品技术上,一是关注传导技术,将农药的有效成分更多地传导到害虫取食部位,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二是关注阻断技术,通过干扰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阻断交配产卵。
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现在六夫丁在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水稻的钻心虫防治上,过千万元的战略大单品有钉丝、掠食者、炼钻、新一代六夫丁、黑久等。并在2020年重磅上市了双刀手®、九把刀®、小钻封®等氯虫杀虫套装新品,产品更迭可谓迅速。
烯啶虫胺+吡蚜酮、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阿维菌素+茚虫威、杀虫单+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等复配药剂杀虫广谱、虫害抗性低,又能兼顾持效期,竞争力强,是当前国内企业进行水稻杀虫剂登记的新方向。
而套装杀虫或将可能是未来治理抗性害虫的新趋势,一方面能给种植者提供更全面的虫害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具有核心技术和差异化卖点,更适合渠道的长期经营推广。
老、新病害交织,杀菌剂成增量新高地
水稻杀菌剂市场向来也是农资厂商厮杀最盛的新高地之一。
在水稻田病害上,现在是老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和新三大病害(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交织,尤其是稻瘟病,发生面积均在几千万亩以上,也是逐年加重的态势,防治药剂市场机会大。
截至2021年7月28日,水稻杀菌剂登记产品有2479个,纹枯病登记1244个(占水稻杀菌剂50%),稻瘟病登记1003个(占比40%),稻曲病登记208个(占比8%)。嘧菌酯、三环唑、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己唑醇、稻瘟灵、烯丙苯噻唑、春雷霉素、丙环唑、戊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嘧菌酯是水稻用杀菌剂市场的第一大产品,登记产品有184个,而在登记数量上,三环唑产品最多,为330个。
近两年部分企业开始着重于生物制剂的登记,如枯草芽孢杆菌(登记产品37个)、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嗜硫小红卵菌HNI-1、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等。
正邦作物查顺清表示,虽然,近几年水稻种植户收益不高,同时在水稻除草以及螟虫和稻飞虱防治方面用药成本趋高,导致许多种植户为节约综合成本减少了对病害防治的投入,使得水稻杀菌剂近几年市场低迷。但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的调整,近十来年种植户在纹枯病的防治上有了很大的认知提升。
查顺清介绍,华东以及东北区域的种植户对稻瘟病的预防意识也很强烈。但从最近几年看来,稻瘟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远远高于纹枯病和稻曲病,同时水稻苗期立枯病和恶苗病等也在蔓延。因此在稻瘟病方面正邦更倾向于三病统防,减少复配,因此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化合物出品更多,推广力度会更大一些。
相比除草剂和杀虫剂,水稻杀菌剂在产品的更迭上也在加速,不仅新老产品衔接较好,而且新产品上市不断。既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拉新,三唑类杀菌剂产品线的延伸,又有目前比较热门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杀进。
同时,近年来在水稻上登记的创制杀菌剂品种逐渐增多。如丁香菌酯•戊唑醇、毒氟磷、氯啶菌酯及氰烯菌酯等。丁香菌酯•戊唑醇是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于2013年取得的首个丁香菌酯混配登记,登记病害为水稻纹枯病。氯啶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独家登记、生产,登记病害为水稻稻曲病和稻瘟病。氰烯菌酯为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自主开发,对由镰刀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可知,在水稻上登记杀菌剂中,防治常发病害的登记数量多、品种多;新增病害或局部发生的重要病害,防治产品较少,种类单一,甚至没有登记。如,在细菌性穗枯病和穗腐病上无已登记药剂;稻粒黑粉病上只有2个已登记药剂;防治胡麻叶斑病有11个产品,有效成分均为福美双。这也折射出,新增病害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亟待厂商去捕捉。
植物剂迎来提质增产新机遇
水稻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低温冷害、倒伏减产两大问题,而具有抗逆、增产、提质功能的植调剂产品地位凸显,再加之,肥药减施的背景加持,植调剂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
截至2021年7月28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水稻植调剂登记产品有186个,从登记数量来看,植调剂在农药登记产品中仅占2%,占比较小,但基本能满足水稻生产需求。其中,赤霉酸登记数量最多为52个,其次是多效唑,登记产品为35个,第三是芸苔素,登记产品为31个。另外,乙烯利登记产品20个,烯效唑登记产品13个,吲哚丁酸9个,S-诱抗素8个,调环酸钙3个,糠氨基嘌呤1个。
云大高科、江西威敌、中农立华、江苏龙灯、云大科技、郑氏化工、济南仕邦、江门大光明、四川国光、成都新朝阳、江西新瑞丰、浙江世佳、四川兰月、河北中天邦正都在深耕这个市场。
据江西威敌果好迈高级产品经理余铮介绍,目前我国在水稻植调剂应用水平较低,以长江流域水稻为代表来说,农户对植调剂认知处于起步阶段。经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概有以下四种:
1.生长延缓剂:主要是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等,用于抑制水稻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2.生长促进剂:主要是芸苔素内酯和赤霉素,以芸苔素内酯为主,应用面积较广;
3.生根类产品: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用在水稻苗床,特别是东北水稻苗床期用量较大;
4.抗逆:S-诱抗素用于抵抗低温、高温、干旱等。
余铮表示,在水稻植调剂热门品类的更迭方向上,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矮化控旺产品更迭中,经历了矮壮素至多效唑先逐步大量进入到烯效唑或者调环酸钙;二是增产类产品以芸苔素内酯为主,目前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开始接触芸苔素内酯+赤霉酸A4+A7或者S-诱抗素类产品,用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对于当前水稻植调剂发展的痛点,余铮透露,水稻植调剂发展中用药药害风险极低,制约水稻植调剂发展很大因素还是用药成本。厂商要想在这个市场实现上量,还是要做好立体布局。威敌就布局了专门针对水稻(根、茎、叶、花、果)等关键部位精准调控的产品线;比如果好迈、28-高芸苔+吲哚丁酸、28-高芸苔+烯效唑、28-高芸苔+S-诱抗素;以及大量的营养产品板块。
未来要想制胜水稻植调剂市场,厂商首先要做好行业自律,在资源整合、技术服务和自主创新上多下功夫。要遵从生物调节剂和绿色高效化学调节剂的源头创新和全链条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研制安全高效、精准靶向的新制剂;关键以解决稻农痛点问题为本,开发合理的产品组合,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品服务,尤其是技术服务。
仓廪实,天下安!
水稻,这个成熟的农资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行业利润也在步步压缩,但需求永远都存在,机会永远都有。尤其是进入大户时代,新需求升级催化出新的机遇窗口期,病虫草害防治都重塑延展出新的赛道。
这是一个趋势干掉优势的时代。市场和农户需要的不再是低价,而是性价比,实用的技术服务,直切痛点的解决方案。所以,未来竞逐这个作物市场,技术、产品、方案、服务都要创新升维,价值赋能,方可构筑起新的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