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大展拳脚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张港港 2024/6/23 10:15:23
农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也随着人类的生活需要而发生改变。不同于小农户种地的自给自足,新经营主体发展了我国的种植形式,逐渐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不断向市场输送优质蔬菜水果,“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也有了更加具体的答案。随着科技融入农业,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化成为特色智慧农业的新方向。新型经营主体成倍速增长我国人口众多,小农户占大多数,所以“大国

农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也随着人类的生活需要而发生改变。


不同于小农户种地的自给自足,新经营主体发展了我国的种植形式,逐渐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不断向市场输送优质蔬菜水果,“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也有了更加具体的答案。随着科技融入农业,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化成为特色智慧农业的新方向。


新型经营主体成倍速增长


我国人口众多,小农户占大多数,所以“大国小农”的基本情况长期未改变。但是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在持续增长,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主体数量看,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家庭农场393.4万个、农民合作社208.6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07万个,分别是2018年的6.11倍、1.10倍和2.89倍。近半数家庭农场从事粮食种植生产,粮食生产类专业合作社占比超1/4。


16-1.jpg


从经营规模看,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土地总面积6.98亿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3亿亩,同比增长17.1%,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7.6%,平均每个种粮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48.8亩,同比增长2.6%;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总面积19.7亿亩次,按综合托管系数计算经营土地面积约5.06亿亩,托管服务率达24.8%。


从产品供给看,2021年仅家庭农场粮食产量就超过1.3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在粮食主产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粮保供作用更加明显。


强力输出优质农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相较于小户和散户,专业大户能够整合当地土地资源进行大规模种植,这样既提高了土地流转率,也带动了当地种植经济。笔者在一线走访时了解到,河南省内某蔬菜种植基地流转土地200亩,以温室大棚为主进行反季节和应季蔬菜种植,包括彩椒、番茄等。相较于市面上的产品,基地内蔬菜在外形上极具特色,颜色更鲜艳,口感更好,品质更高。在品尝番茄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股熟悉而又浓烈的“小时候番茄的味道”在鼻腔间迸发开来。


除了蔬菜,基地里还有甜瓜品种博洋61和哈密瓜。


据负责人介绍,基地内的蔬菜和瓜果采用最新颖的种植方式,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管控都采用物理方法,保证果实的干净和健康,并且全程使用有机肥料,既能够保证作物有充足的营养,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土壤的污染。种植一季之后会让土地休整一段时间,等地力恢复后再进行种植,保证了大棚内作物的高质高产。


16-2.jpg


走进大棚内可以看到棚内所种瓜类每藤只留了一个瓜。基地负责人向笔者解释道,所有营养都供给这个瓜以保证结出精品瓜,并且为了保证瓜形好看,所有瓜藤都是吊起来的,这也有效降低了瓜果的病虫害感染率。在生长过程中为了保证瓜果的品质,大棚内只在最顶端开了通风口,这是为了减少虫子飞进来对瓜果造成影响。收益方面,正常情况下棚内一个瓜为4-5斤,亩产可以达到7000-8000斤。随着上市时间的早晚收益会有所差别,五一之前每斤可达2—3元,五一之后则每斤1.5-1.6元。并且博洋61的价格比哈密瓜还要高0.4-0.5元。在市场逐渐开始转变口味,更加倾心不太甜的水果的情况下,基地的博洋61和哈密瓜口感既清甜又脆,成为强力优势农产品。


除了社旗县,在走访长垣时也有类似基地,其温室大棚内种植的彩虹西瓜,在口感上也明显比市场上早一批下来的小吊瓜更甜。


特色智慧农业的新方向


河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对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进行深度解析后表示,面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可推进不同的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家庭农场要以提升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加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实现最佳效益为目标。详细考察家庭农场规模和设施,对于粮食主产区、农业示范区的家庭农场应积极匹配相应的智慧农业系统。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全程生产托管的智慧农业服务,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农场类型定制方案,保证家庭农场从种到收,从病虫害管理到肥料供应,都能够全程省心。针对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可以组织力量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无人生态农场技术应用模式的适用性标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要载体,优先支持规模以上的粮食、蔬菜等类别农场或入驻企业(合作社)批量建设国家无人农场示范基地。鼓励社会资本围绕“新基建”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目标,参与农场 5G 网络、数据中心、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产品数字供应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批量建设智慧田园、智慧植物工厂、智慧果园等并凸显示范效应。


笔者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建立了番顺西红柿产业融合示范园。该示范园区内有温室大棚46座,由河南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社旗建设、生产、运营。据该区域负责人表示,河南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现代新型高效循环设施农业的发展。在这个示范园区内温室大棚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从水肥一体化,到温湿度环境调控、病虫害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操作,1—2人便可管理整个园区,实现数据监控精准管理。


16-3.jpg


而距离番顺西红柿产业融合示范园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盛康家庭农场。在交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该家庭农场共计流转8000亩地,主要以种植主粮玉米、小麦为主,厂区内随处可见大型农用机械和无人机等,粗略算下来包括农资在内每亩地的成本在800元左右。农场负责人戚秋阳表示,他们引进了中化现代农业MAP平台用于管理农场,闲时管理这几千亩地只需要两个人。


笔者进一步向农场的MAP平台负责人王文杰了解到,该平台以智慧农业实现现代化农场管理为核心,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大田、经作等提供精准种植,像盛康这种亩数多但是有碎片化地块的情况也能够完全覆盖监测到。在种植过程中,平台前期会对土壤以及种子质量进行检测,符合标准才可进行播种,播种后会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智能配肥,定制植保方案,实现精准高效放心用肥,实时实地防控。王文杰还表示,MAP还包括收获后对粮食的收购,农场潜在的风险也有对应的保险保障,实现了农场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道长且艰


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蓬勃发展,但是制约因素过多。这也是小农户群体过大的原因。


例如家庭农场是2012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一直以地方实践为主。尽管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生产实践经验,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流转不规范等,导致家庭农场的扩大积极性并不高。在发展过程中,有的农场不是由家庭成员组成,或者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有的农场碎片化土地过多,在劳动过程中依然存在无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此外,融资难、土地流转不规范、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经营能力风险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土地流转困难,流转率不高等造成专业大户无法扩大体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服务项目单一、种植户需要意识不强等问题也都在不断地敲打着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如何更好带动“小农户时代”走进“职业农户时代”,让职业农民成为种植主力军,是始终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长垣市的调研过程中,笔者无意中了解到区域内一家庭农场两个人管理500亩地,但是并没有实现智慧化。这个家庭农场的优势在于500亩地属于滩地,能够全部连成片,但是由于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不够并没有走在前端。这就暴露出了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过程中,种植户的思想才是发展最大的引线,只有思想与时俱进,才能跟上现代农业的脚步。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我国粮食供应、市场食物结构等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农资产品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虽然小农户体量大,市场布局可观,但是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开始倾向于服务大农户,从播种到收获提供全程的农资供应方案保障高质高产。随着现代农业脚步的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一定会逐渐加大市场份额,成为农业发展主力军。